美国新规重击中国船舶,航运业成本恐暴涨!
近日,国际航运业发生了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也就是大家熟悉的BIMCO,推出了一项新的标准合同条款。这件事背后,与太平洋彼岸传来的消息有关。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项条款的诞生,源于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一项通知。该通知提出计划对停靠美国港口的特定船舶征收额外费用,涉及范围包括中国制造、中国船东或运营的船舶。消息一出,在航运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面对这种新的不确定性,BIMCO行动很快。六月初,他们就召集了一批人。这批人可不简单,都是法律和商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了一个特别小组委员会。大家意识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通知,可能给航运公司的财务和日常运作带来实实在在的压力,所以这件事被排到了很高的优先级。新媒网跨境获悉,这个专家团队来自不同的航运细分领域,力求条款的适用性更广。
BIMCO的副秘书长兼合同总监斯廷妮·泰格·伊沃(Stinne Taiger Ivø,丹麦籍)在谈到这项工作时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必须让来自不同航运领域的专家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确保条款真正反映行业需求,具有实操性。”她强调,广泛的代表性是快速制定有效方案的关键。
外媒报道中提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举依据的是所谓的“301条款”调查。该调查主要针对中国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的一些做法。根据目前透露的拟议规定细节,收费对象不仅限于与中国直接相关的船舶。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美国境外建造的汽车运输船,未来进入美国港口也可能面临这笔额外费用。
航运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从船东、运营商到货主,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成本上升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大家也在盘算,新的监管要求会带来哪些操作上的麻烦。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成了业内讨论的热点。毕竟,航运业是全球贸易的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
BIMCO文件委员会主席尼古拉斯·费尔(Nicholas Fell)对此表达了谨慎的乐观。他认为,目前围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通知具体实施方式还存在很多模糊地带,这给实际操作带来了挑战。但他也预测:“一旦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开始正式实施其措施,经过最初几个月的磨合,许多操作层面的疑问有望逐步找到答案,不确定性会相应减少。”他的表态,某种程度上也给业界吃了一颗定心丸,意味着眼前的混乱可能是暂时的。
新媒网跨境认为,BIMCO此次迅速反应,推出针对性条款,展现了国际航运组织在应对贸易政策变化时的务实态度。其核心目标很明确:为会员提供清晰的法律工具,帮助他们在新的规则环境下管理风险、维持运营。这提醒着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航运企业,保持对政策动态的敏感度,并善用行业组织提供的专业支持,是穿越风浪的重要保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