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X射线市场爆发:2035年达47亿,中国占64%份额

2025-07-21跨境电商

Image

亚太地区的非医用X射线市场正迎来平稳发展期。据外媒IndexBox最新报告显示,该区域市场容量预计将在2024至2035年间保持+0.3%的复合年增长率。新媒网跨境获悉,到2035年,市场总量有望达到36.5万台,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的市场总值将攀升至47亿美元。

市场前景稳健上行
当前亚太地区对非医用X射线的需求持续释放动能。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维持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稳定在+0.3%水平。价值层面同样呈现积极信号,年均增幅预计达+0.4%。这种稳健步伐反映出工业检测、安检设备等应用领域的技术迭代正在稳步推进。

消费格局深度解析
去年亚太地区非医用X射线设备消费量跃升至35.4万台,较前年增长17%。虽然整体消费曲线相对平缓,但部分国家表现亮眼。新媒网跨境观察到,中国以22.8万台的消费量占据区域总量的64%,相当于印度(5.8万台)、马来西亚(4.3万台)两国总和的1.6倍。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人均消费量达每百万人口1276台,远高于区域平均82台的水平。

从市场价值维度看,去年行业总值达45亿美元。中国以30亿美元规模领跑,马来西亚(4.02亿美元)和印度分列其后。技术升级带来的设备溢价使中国单台设备价值达到13.2万美元,较区域均价高出约三倍。

产能分布高度集中
2024年区域总产量稳定在34.5万台左右。中国以24.7万台的产能成为绝对主力,占亚太地区总产量的72%,相当于马来西亚(5.4万台)、印度(3万台)产能总和的2.8倍。这种产能格局既体现中国制造业的集群优势,也反映出区域产业链分工特征。

贸易流动呈现新态势
去年区域进口量增长12%至6.8万台,印度以2.8万台的进口量成为最大买家,占区域总量的41%。中国虽然在进口数量(1.2万台)上位居第二,但808亿美元的进口额却占总值44%,折射出其对高端设备的强劲需求。进口单价差异显著,中国设备均价达7万美元/台,而马来西亚进口单价仅8500美元。

出口领域出现结构性调整。在连续四年增长后,去年出口量回调至5.9万台,但出口额逆势增长至140亿美元。中国(3.1万台)、马来西亚(1.6万台)、日本(约1万台)构成三大主力出口国。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设备出口单价高达5.9万美元/台,技术溢价优势明显。

未来机遇与挑战
新媒网跨境预测,随着制造业质量管控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容,工业检测设备需求将持续释放。特别是半导体制造、新能源电池检测等高端领域,将推动高精度设备进口增长。与此同时,区域产业链重构可能加速产能转移,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设备本土化生产值得关注。

技术迭代带来的价值提升已成明确趋势。去年出口单价同比激增108%至2.5万美元/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通过技术升级成功实现出口增值。这对中国制造企业既是挑战也是启示——唯有突破核心部件技术壁垒,才能在价值链条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Market Value (billion USD, nominal wholesale prices)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5838.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太非医用X射线市场稳健增长,预计2035年达47亿美元。中国主导区域消费与产能,高端设备需求推动技术升级,马来西亚等国产能转移值得关注。
发布于 2025-07-21
查看人数 1695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