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木兹海峡危机:2000万桶石油命悬一线,全球物流濒临崩溃

2025-07-19跨境物流

Image

霍尔木兹海峡依然是全球贸易的关键命脉。每天约有2000万桶石油经此转运,相当于全球消费量的五分之一。全球约20%的液化天然气运输也依赖这条水道。此外,通过阿联酋杰贝阿里港、阿布扎比港等波斯湾港口的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3300万标准箱,占全球集装箱运输量的3%以上。
图片说明

尽管近期伊朗与以色列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出现导弹袭击能源设施事件,但海峡货运至今保持基本畅通。外媒数据显示,6月15日仍有111艘货轮通过海峡,较此前一周的116艘仅小幅下降。航运业保持高度警惕,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等组织多次强调该通道对全球能源物流的不可替代性。新媒网跨境注意到,作为伊朗石油的重要贸易伙伴,保持海峡畅通对区域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航运成本显著攀升

局势波动已直接影响运输经济。波斯湾至亚洲航线的超大型油轮基准运费单日暴涨超20%,中东至欧洲的成品油轮运费涨幅约30%。单批柴油或汽油货物的运输成本已从330-350万美元跃升至约450万美元。

保险市场反应同样剧烈。战争风险保费激增300%-400%,保险公司对经霍尔木兹的航程每桶原油加收高达8美元的附加保费。以单艘载运200万桶原油的超大型油轮计算,仅保险成本就增加约1600万美元。船舶租赁费率也持续高位运行,船东在动荡环境下普遍惜租。


全球供应链暗流涌动

海峡潜在风险正以更隐蔽方式冲击全球物流网络。红海-苏伊士运河短期内难以恢复全负荷运转,中东集装箱运输持续受阻。船公司可能跳过波斯湾港口转卸他处,或面临船舶滞留风险。

这直接导致船舶周转效率下降。自2023年底红海航线改道以来,亚洲-地中海航程已延长8-10天。如今若霍尔木兹通行受阻,将进一步挤压运力。部分船舶采取减速航行策略,刻意选择白天在海军舰艇护航下通过敏感水域。


空运市场压力隐现

海运不确定性正推升替代运输方式需求。当海运时效难以保障时,部分货主开始转向空运。区域航空物流已初显紧张态势。以色列主要机场在导弹袭击期间暂停民航起降,进出空运一度中断。

伊朗与以色列领空限制持续存在,加上区域电子干扰频发,迫使航空公司绕道飞行。约旦等国领空偶有关闭,进一步加剧航路复杂性。新媒网跨境获悉,越来越多货主选择经迪拜中转的"海空联运"模式,但这条路径当前同样脆弱。若更多急货转向空运,可能推高中东、欧洲及南亚枢纽的空运价格。


物流网络悄然重构

霍尔木兹的潜在风险正推动全球港口格局调整。若迪拜杰贝阿里港——这个区域最大中转枢纽的连通性减弱,印度蒙德拉港、肯尼亚蒙巴萨港等可能承接分流货物。航运联盟或重组航线,将印度西海岸港口设为新的中转节点。

分析人士指出,若海峡完全关闭,承运人可能依赖孟买那瓦舍瓦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枢纽,通过支线船衔接中东与远东货物。但这可能引发替代港口的拥堵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苏伊士运河角色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虽然红海风险迫使船公司绕行好望角,但若霍尔木兹关闭,部分波斯湾至亚洲贸易或需折返红海航道。沙特阿拉伯已启用通往红海的输油管道,阿联酋也运营着通达阿曼湾富查伊拉港的管线系统。


供应链韧性面临大考

当前局势正检验全球供应链的应变能力。依赖中东石油、石化产品的企业纷纷启动应急预案。亚洲石油进口国准备动用战略储备应对潜在断供。以海湾国家塑料、铝材为原料的制造商正提前备货。

新媒网跨境预测,若危机持续,区域航运企业可能主导中东内部贸易,国际班轮公司则聚焦安全的长途航线。这场海峡危机本质上是全球物流体系的压力测试。迄今为止,系统仅出现轻微震颤——局部航次延误、临时附加费上涨。但若局势恶化,全球贸易版图或将迎来更深层次重构。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5687.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全球贸易关键命脉,每日转运2000万桶石油,占全球消费量五分之一。尽管伊朗与以色列紧张局势升级,海峡货运仍基本畅通,但航运成本显著攀升,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
发布于 2025-07-19
查看人数 1839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