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亿关税大战引爆!海运暴跌24%,全球供应链告急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期国际货运市场的变化正引发广泛关注。据外媒报道,关税因素开始在美国消费者价格中显现,6月份的通胀率上升至2.7%。过去五年间,进口商们从疫情、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位于埃及)、战争冲突以及极端天气中积累了经验,纷纷采取提前装运策略来缓冲风险。这种做法一度延缓了价格冲击,但现在库存缓冲已耗尽,全球供应链面临新的压力。
外媒最新消息显示,欧盟正酝酿对价值约8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一动向恰逢美国计划从8月1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商品征收30%关税之际。这种连锁反应可能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但企业界正积极调整策略,以维护供应链稳定。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提醒各方,合作与对话才是长久之计。
海运市场方面,尽管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航道中断仍在持续,但需求下降导致运费承压。淡季效应使现货价格迅速下滑。上周数据显示,亚洲至美国西海岸的运费下跌24%,降至2369美元每标准箱;东海岸运费下跌5%,至4888美元每标准箱。亚洲至地中海航线运费也下降4%,至3802美元每标准箱,但亚洲至北欧航线却逆势上涨4%,达到3509美元每标准箱。面对这一趋势,航空公司迅速响应。据外媒透露,跨太平洋航线的运力已削减近四分之一,显示出行业灵活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外媒基于劳氏船级社的分析指出,尽管苏伊士运河改道事件影响深远,但低运费环境仍在延续。相关新闻中,上周被胡塞武装(在也门)袭击的“永恒号”船员救援行动已告结束。25名船员中,10人从海上获救,另有6人据报道被扣为人质。这些事件凸显了航运安全的重要性,但救援努力体现了国际协作的积极力量。
在更广阔的区域,冲突后重建的迹象带来希望。叙利亚(中东国家)近期与阿联酋迪拜世界港口公司(阿联酋企业)签署了一项价值8亿美元的协议,旨在重新开发塔尔图斯港口。这标志着基础设施复兴的开端。此前,两国还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协议,例如法国达飞轮船在拉塔基亚的30年运营合约,以及70亿美元的能源项目。这些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国放松制裁的推动,为投资创造了空间,展示了经济复苏的潜力。
航空货运领域同样面临挑战,需求疲软继续压制运费水平。中国至北美航线的运费下跌22%,至每公斤4.34美元;中国至北欧航线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35美元;北欧至北美运费微降1%,至每公斤1.79美元。尽管如此,行业长远信心依然强劲。卡塔尔航空公司(中东国家企业)宣布了一项里程碑式订单,计划购买多达210架波音宽体飞机,并保留另外50架的选择权。这笔交易不仅提振了航空制造业,还预示着全球货运网络的持续扩张。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国际货运市场将更加注重韧性与创新。企业正转向数字化解决方案,如智能物流平台和绿色运输技术,以应对地缘政治波动。这种转型不仅降低风险,还推动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合作共赢的理念日益凸显,为跨境贸易注入新活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