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政策引争议!20%关税或致中小企业崩溃

2025-07-18跨境合规

Image

近期在美国国家新闻基金会与海因里希基金会(美国)联合举办的论坛上,法律专家与贸易分析师共同探讨了当前美国贸易政策对商业环境的影响。新媒网跨境获悉,与会者普遍关注政策调整引发的法律争议及企业应对挑战。


政策工具的法律边界

美政府频繁引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措施引发持续争议。该法案传统上用于应对国家安全威胁,但近期被联邦法院两度否决相关关税政策。自由正义中心高级顾问杰弗里·施瓦布(美国)指出:"宪法明确将关税制定权赋予国会,而现行政策显然超出授权范围。"不过前世界贸易组织大使邓尼斯·希尔(美国)持相反观点,认为贸易逆差确属国家安全范畴。

即便法院限制紧急权力法的适用,政府仍握有多项替代工具。包括《1962年贸易扩展法》232条款(国家安全)、《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不公平贸易)等法定途径。新媒网跨境注意到,这些机制因包含调查程序与公众评议期,较紧急权力法更具透明度。施瓦布强调:"企业更需要可预期的规则框架。"


企业承受双重压力

外媒经济记者大卫·林奇(美国)分析指出,现行10%的基准关税若升至20%,将显著改变商业生态。"大型企业尚可消化10%成本,但中小企业的缓冲空间正在消失。"海因里希基金会贸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尔姆斯(美国)补充道,钢铝、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已出现库存告急现象。

随着新一批232调查锁定医药、无人机、半导体领域,企业供应链调整加速推进。埃尔姆斯观察到:"跨国公司正采取'美国制造供美国'策略,同时寻求区域化供应方案。"这种趋势促使亚洲区域经贸合作升温,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排除美国的贸易框架受到更多关注。


供应链重构进行时

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多家跨国企业开始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将采购中心向东南亚转移。新媒网跨境预测,若政策不确定性持续,这种供应链转移可能演变为长期战略。"当企业重新规划五年投资版图时,美国枢纽地位或将弱化。"埃尔姆斯在讨论中强调。

贸易政策转型带来的影响已超越经济范畴。法律框架的争议性突破、国际经贸关系的重塑、企业战略的被迫调整,共同构成当前复杂的商业图景。在政策走向尚未明朗的背景下,专业贸易顾问与供应链专家的指导价值愈发凸显。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5413.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文章探讨了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引发的法律争议、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分析了政策工具的法律边界及企业应对策略。
发布于 2025-07-18
查看人数 913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