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营收仅赚3700万!跨境巨头半年考:有人净利超安克!

2025-09-05跨境电商

Image

2025年上半年,对于众多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考”。而上市企业公布的半年财报,就如同这份考卷上最直观的成绩单,清晰地展现了它们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和经营韧性。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近期许多知名跨境电商上市公司都交出了自己的半年答卷,有的企业销售额突破45亿元,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净利润仅为3700万元;而另一些企业则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在北美市场与非北美市场均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跨境电商领域的“模范生”安克创新表现尤为突出,其营业收入达到了128.6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达到了11.67亿元,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一些卖家,其净利润已连续数年同期超越了安克创新。我们新媒网对这些企业的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帮助广大跨境电商从业者更深入地洞察行业竞争格局、把握发展趋势,并识别潜在的风险与机遇。这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实力的检验,更是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生动写照。

1 巨星科技:净利再超安克,但营收低了安克58.4亿

提到上半年财报,巨星科技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这家深耕工具领域的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了约70.27亿元,同比增长了4.87%;而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73亿元,同比增长了6.63%。这使得巨星科技在净利润方面再次领先于安克创新,尽管在营业收入上,它比安克创新低了58.4亿元。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巨星科技在精细化管理和盈利能力上的优势,展现了中国“智造”在全球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巨星科技的战略布局清晰而稳健,主要聚焦于欧美家庭消费级手工具及电动工具领域,同时兼顾工业工具市场。这种策略使其在传统优势领域持续发力,并积极拓展新的增长点,体现了企业在市场布局上的前瞻性。

从具体品类来看,手工具依然是巨星科技的营收支柱,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65.74%,实现了46.2亿元的营收。尽管同比增幅不大,但其跨境电商业务却保持了30%以上的快速增长,这说明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和线上渠道拓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电动工具品类表现抢眼,营收达到7.42亿元,同比增长56.03%,成为所有品类中增长最快的亮点,这表明市场对智能、高效的电动工具需求旺盛。工业工具作为专业领域,营收达到16.32亿元,同比微增0.12%,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市场依然是巨星科技的营收主力,贡献了45.68亿元。然而,其他地区的营收增长速度非常快,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它表明巨星科技正在成功地将业务版图扩展到欧美之外的新兴市场,实现了全球化布局的多元发展。这种均衡发展不仅降低了单一市场的风险,也为企业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巨星科技的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其自身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稳健前行的一个缩影。

2 赛维时代:营收超53亿元,营收增长净利缩减

赛维时代在2025年上半年也交出了一份不俗的营收答卷。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9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3.17亿元,同比增长27.98%。然而,与营收的亮眼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其净利润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减,为1.69亿元,同比下降28.18%。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在快速扩张期的企业中并不少见,往往与市场投入加大、成本结构调整或策略性亏损等因素有关。新媒网跨境认为,这可能预示着赛维时代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战略调整或市场布局,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回报。

赛维时代的产品布局主要集中在服饰配饰品类和非服饰配饰品类两大块。服饰配饰品类涵盖了男装、女装、家居服、内衣、童装等多个细分领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穿着需求。非服饰配饰品类则主要包括运动娱乐等,体现了公司对新兴消费趋势的把握。在销售渠道上,赛维时代采取了多元化策略,既包括亚马逊(Amazon)、沃尔玛(Walmart)等主流第三方电商平台,也包括像Retro Stage这样的垂直品类自营网站,构建了广泛的销售网络,触达全球消费者。

作为赛维时代的重点布局对象,服饰配饰品类在报告期内表现强劲,实现营业收入39.30亿元,同比增长30.9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73.90%。其中,Coofandy品牌营收超过10亿元,而Ekouaer品牌的营收也达到了9.98亿元,这两大品牌无疑是赛维时代在服饰领域的“双子星”。截至2025年6月,Coofandy、Ekouaer、Avidlove等多个品牌的多款产品,仍稳居亚马逊(Amazon)细分品类的畅销榜前五名,这充分证明了其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上的领先地位。

非服饰配饰品类也贡献了10.39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9.54%。这表明赛维时代在保持核心品类优势的同时,也在稳步拓展其他领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在销售区域上,赛维时代的主要市场依然是北美地区,销售额高达4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0.65%。其次是欧洲地区,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20%。这一数据反映了公司对北美市场的深度耕耘和高度依赖。从销售渠道来看,B2C业务的主要阵地仍然是亚马逊(Amazon)平台,销售额达到41.2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7.64%。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去年同期,亚马逊(Amazon)平台的占比有所下降,而特姆(Temu)和TikTok等新兴平台的业务占比正在逐步提升,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13%和2.34%,物流业务占比6.56%。其中,特姆(Temu)平台营收超过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33%;TikTok平台营收超过1.2亿元,同比大增423.94%。这些数据表明,赛维时代正积极拥抱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更多增长可能性,其战略转型和平台多元化布局已初见成效,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华凯易佰:销售额超45亿,但净利仅3700万

华凯易佰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45.38亿元的佳绩,同比增长28.97%,这主要得益于其全资子公司通拓科技的顺利并表以及易佰网络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这展现了企业在规模化发展上的积极态势。然而,这份漂亮的营收数据背后,净利润却显得有些“尴尬”: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4.0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2.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跌至2426.98万元,降幅高达81.36%。同时,华凯易佰此前计划募集7.75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也已终止发行。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与赛维时代类似,引发了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的关注,也反映了当前跨境电商行业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转型压力。

深入分析华凯易佰的经营情况,其全资子公司易佰网络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4.43%。然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253.64万元,同比下降65.09%。公司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为了优化库存结构,阶段性实施了库存清理计划,导致报告期内毛利率承压,利润水平偏低。但值得欣慰的是,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了3.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8.07%,这充分反映了在库存改善后,公司的资金压力得到了显著缓解,现金流状况明显好转,为后续的稳健经营奠定了基础。

从品类分布来看,易佰网络的产品线涵盖广泛。其中,家居园艺销售收入达到10.27亿元,订单数量近880万个,平均销售单价为116.74元;工业用品销售收入达到5.58亿元,订单数量超过550万个,平均销售单价为101.24元;汽摩用品销售收入达到5.19亿元,订单数量超过500万个,平均销售单价为103.33元。这显示了易佰网络在多个细分市场都具备较强的市场渗透力。

在渠道方面,易佰网络主要通过亚马逊(Amazon)平台开展跨境出口电商业务,实现了23.91亿元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52.70%。亚马逊(Amazon)平台贡献了超过1600万个订单,平均订单金额约148元。易佰网络在亚马逊(Amazon)上共有965个活跃网店,报告期内新增26个,关闭10个,显示出其在平台运营上的积极性和动态调整能力。除了亚马逊(Amazon)之外,易佰网络通过其他第三方平台实现的销售收入均未超过合并报表全年营业收入的5%。

另一全资子公司通拓科技,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业收入8.64亿元,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到282.22万元。华凯易佰在2024年7月完成了对通拓科技的收购,此次扭亏为盈,无疑是对公司整合战略的积极肯定,也为华凯易佰整体业绩的改善注入了信心。

报告期内,通拓科技同样以亚马逊(Amazon)平台作为其跨境出口电商业务的重要渠道,实现了4.06亿元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8.94%。通过亚马逊(Amazon)平台,通拓科技获得了超过145万个订单,平均订单金额约301元。通拓科技在亚马逊(Amazon)平台拥有262个销售网店,本期新增2个,没有关闭网店。除了亚马逊(Amazon),通拓科技通过其他第三方平台实现的销售收入也未超过合并报表全年营业收入的5%。

值得一提的是,通拓科技在布局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渠道的同时,也积极通过自有电商平台TOMTOP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报告期内,TOMTOP平台贡献了402.15万元的销售收入,订单数量约为6400个,平均订单金额约624元。尽管自有平台的销售额占比较小,但其高客单价反映了品牌自建渠道的价值和潜力。华凯易佰与通拓科技的协同发展,将为公司在复杂多变的跨境电商市场中提供更强的竞争力。

4 绿联科技:营收净利双增,营业收入超38亿元

绿联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丰收。其营业收入达到38.57亿元,同比增长4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32.74%。这份成绩不仅彰显了绿联科技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也体现了其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其线上收入达到28.47亿元,同比增长36.79%;线下收入也表现出色,达到10.08亿元,同比增长52.90%。线下渠道的显著增速,预示着绿联科技在全渠道布局上的成功,正逐步构建起更为完善和多元的销售网络,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

绿联科技作为跨境数码配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产品线丰富且布局合理,主要涵盖充电类、传输类、音视频类、存储类、移动周边类五大品类。在报告期内,这些品类均实现了稳健增长,共同支撑了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体现了其在产品研发和市场策略上的精准把握。

具体来看,充电类产品依然是绿联科技的营收主力,实现了14.27亿元的销售收入,营收同比增长44.39%,占总营收的37.01%。这说明市场对高性能、高品质充电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绿联科技精准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传输类产品紧随其后,销售收入为10.28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9.00%,占总营收的26.64%。音视频类产品也表现不俗,实现了6.3亿元的销售收入,营收同比增长28.22%,占总营收的16.34%。

在创新和增长方面,存储类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实现销售收入4.15亿元,营收同比增长高达125.13%,占总营收的10.75%。这一爆发式增长反映了绿联科技在存储技术和市场拓展上的巨大潜力,也顺应了当前数据爆炸时代消费者对存储设备日益增长的需求。移动周边类产品销售收入3.0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8.92%,占总营收的7.88%,也保持了健康的增长态势。

在销售渠道方面,绿联科技的线上销售以京东、天猫、亚马逊(Amazon)等国内外主流平台为主,同时积极拓展速卖通、虾皮(Shopee)、来赞达(Lazada)、Noon、TikTok等新兴平台,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线上布局。其中,亚马逊(Amazon)平台依然是其最重要的海外线上渠道,贡献了13.27亿元的营收,占比34.43%,同比增长42.24%。这表明绿联科技在巩固传统优势平台的同时,也在积极拥抱新兴渠道,努力拓宽市场边界,为中国制造的数码配件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5 影石创新:营收大增但净利几乎停滞

影石创新在2025年上半年也展现了强劲的营收增长势头,营业总收入达到36.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17%。这一数字令人印象深刻,充分说明了其在智能影像设备市场中的快速扩张能力和产品受欢迎程度。然而,与营收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只有5.2亿元,同比微增0.25%,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新媒网跨境获悉,这种现象背后,是影石创新在战略层面的深思熟虑和大胆投入。

影石创新一直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视觉体验。其短期利润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动加大了战略性投入,特别是在新领域的研发和市场布局上投入巨大。这种“舍小利谋大局”的战略眼光,是许多高科技企业在追求长期发展时常会采取的路径。

具体来看,影石创新在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达到了5.61亿元,同比激增100.35%。研发费用率也随之上升至15.3%,这一比例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体现了影石创新对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决心,这符合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域“厚积薄发”的发展理念。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影石创新旨在保持其在智能影像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探索新的增长点,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储备充足的能量。

在销售渠道方面,影石创新的境外销售收入表现强劲,达到了26.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2.38%。这表明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具有广泛的吸引力,特别是受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等消费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睐。此外,公司产品在亚太地区的销量及市场影响力也在快速增长,这进一步验证了影石创新在全球化布局上的成功。这种全球化的市场策略,不仅扩大了公司的营收规模,也提升了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影石创新通过战略性投入和全球市场拓展,正一步步巩固其在智能影像领域的领导地位,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树立了新的标杆。

6 跨境通:净亏588.07万元,但同比去年好多了

对于跨境通而言,2025年上半年是其持续转型和寻求突破的关键时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31亿元,同比下降9.88%。其中,跨境电商进口业务贡献了24.28亿元的营业收入,占跨境通总营收的92.29%,显示出进口业务在其整体营收中的主导地位。而跨境出口业务则实现了1.9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比7.23%,同比下降0.84%。尽管营收有所下滑,但令人欣慰的是,跨境通的净亏损额大幅收窄,仅为588.07万元,亏损同比减少了48.34%,基本每股收益为0.00元。这表明公司在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上取得了积极成效,正在逐步走出低谷,向着扭亏为盈的目标迈进。

众所周知,跨境通的进口电商业务主要以优壹电商为主体运营,致力于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海外优质商品。在跨境出口方面,公司则以快时尚品类为核心,主要经营主体包括跨境通旗下的飒腾、云玺、云锦和智汇集创等公司。飒腾的业务模式独特,主要依托于公司自有网站(www.zaful.com)销售其自有品牌ZAFUL的产品,通过品牌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也鼎力支持自有品牌在第三方平台上的销售业务,实现了线上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而云玺、云锦和智汇集创等主体,则主要通过海外第三方平台开展业务,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这些平台包括亚马逊(Amazon)、特姆(Temu)、TikTok以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涵盖了当前全球主流的电商渠道。这种多平台、多品牌、直面消费者的经营模式,使得跨境通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不同区域和消费者的需求。尽管面临挑战,但跨境通通过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运营效率,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积极调整、稳健前行的决心与韧性。从这份报告来看,虽然尚未完全摆脱亏损,但相比去年同期,其经营状况已有了显著改善,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7 涛涛车业:堪称赚钱王者,以17亿元的营收撬动3.5亿元的净利

在跨境电商的舞台上,总有一些“深藏不露”的“赚钱王者”引人注目。涛涛车业无疑就是其中之一。在2025年上半年,它实现了营业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23.19%。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高达3.42亿元,同比实现了88.04%的惊人增长。这意味着涛涛车业凭借相对不高的营收,撬动了极高的净利润,展现了其在成本控制、产品溢价和市场策略上的卓越能力。这种高效的盈利模式,堪称行业典范,也再次印证了中国企业在细分领域打造“隐形冠军”的强大实力。

涛涛车业的成功,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聚焦。公司专注于智能电动低速车和特种车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休闲运动、智能出行以及特种作业等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这种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构建了坚实的核心竞争力。

从产品结构来看,智能电动低速车是涛涛车业的营收主力,销售收入达到11.52亿元,同比增长30.65%,并且毛利率高达45.26%,同比提升了6.62个百分点。高毛利率是其强大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特种车销售收入为4.90亿元,同比增长8.22%,也保持了稳健的增长。这两种产品线的协同发展,共同支撑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在地区分布上,美国市场依然是涛涛车业最重要的营收来源,销售收入达到13.38亿元,并且毛利率也高达43.78%,同比增长5.47个百分点,显示出其在美国市场的深厚根基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此外,公司在亚洲(不含中国)市场也取得了9505万元的销售收入,欧洲市场销售收入8615万元,美洲(不含美国、加拿大)销售收入8242万元。这表明涛涛车业正在积极拓展全球市场,逐步实现多元化的地区布局。

涛涛车业的线上销售渠道覆盖广泛,包括亚马逊(Amazon)、沃尔玛(Walmart)、亿贝(eBay)等主流第三方电商平台,以及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自有销售网站。其产品在亚马逊(Amazon)等电商平台长期位居同品类销量前列,占据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这不仅彰显了其强大的线上运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也为中国制造的特种车辆走向世界树立了典范。涛涛车业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深耕细分市场、打造核心技术和高效运营,是实现企业持续高增长和高盈利的有效途径。

8 三态股份:营收微增但净利大降仅2325万元

三态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微增3.27%。然而,与营收的微弱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其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仅为2325.52万元,同比下降48.75%。公司也因此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三态股份在报告中解释了业绩变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AI SaaS软件业务仍处于投入期,以及海外仓履约模式的经济效益尚未明显展现,加之人工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导致公司整体业绩面临较大压力。这反映了企业在战略转型和新业务拓展过程中,短期内可能需要承受的阵痛,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智能化、全球化布局上的前瞻性和挑战。

从具体品类来看,三态股份的产品线涵盖广泛,且部分品类的毛利率表现不俗。兴趣爱好类产品的营业收入为2.39亿元,毛利率高达39.29%;家居生活类产品的营业收入为2.16亿元,毛利率为39.76%;工具配件类产品的营业收入为8453万元,毛利率为39.39%。这三大品类的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表明公司在这些核心产品上的盈利能力依然稳定。然而,跨境电商物流国际专线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9亿元,毛利率为6.47%,同比下降1.44%,这或许是影响整体净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平台和地区分布上,亚马逊(Amazon)平台和欧洲市场依然是三态股份营收的主要来源。详细数据揭示了其多元化的平台策略:亚马逊(Amazon)平台贡献了39.91%的营收,速卖通(Aliexpress)占比12.90%,亿贝(eBay)占比11.57%,虾皮(Shopee)占比11.52%,美客多(Mercado Libre)占比5.22%,特姆(Temu)占比3.89%,TikTok占比3.28%。这种多平台布局有助于分散风险,捕捉不同市场的机遇。在地区分布上,欧洲市场占比35.58%,亚洲市场占比32.65%,北美洲市场占比25.26%。这显示了三态股份在全球主要电商市场的广泛渗透。

此外,报告期内三态股份的存货余额为1.28亿元,其中海外仓占比24.45%,国内仓占比65.07%,在途存货占比10.48%。这种库存结构反映了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策略,既注重国内仓储的成本效益,也通过海外仓提升履约时效,尽管海外仓在初期可能带来较高的运营成本。三态股份的这份财报,描绘了一家在转型升级中寻求突破的中国企业形象,其对AI SaaS和海外仓的投入,正是为了在未来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9 杰美特:营收不足3亿,净利同比大降153.15%

杰美特在2025年上半年面临着严峻的经营挑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46%。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0.38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853.65万元,同比降幅高达153.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跌至-2611.51万元,同比下降1336.81%。杰美特在报告中坦诚,受客户业务变动及国际政策影响,公司整体收入减少,从而导致毛利额下降。此外,股权激励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以及业务推广费的增加,加之受货币市场波动影响,财务费用也有所增加,共同导致了利润的深度亏损。这无疑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也折射出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对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

详细来看,杰美特的海外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759.32万元,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海外国家因关税政策变化及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其中,ODM/OEM板块的海外收入减少了3987.65万元,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境外客户将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地区的需求增强,从而减少了对杰美特的订单。自有品牌板块的海外收入也有所减少,公司表示这主要是基于战略聚焦原则,对区域与客户结构进行精简所导致的阶段性影响。这表明杰美特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正在积极调整其市场策略和供应链布局,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杰美特专注于移动智能终端保护类配件的研发与销售,其畅销产品包括手机保护壳、平板保护壳、穿戴设备保护壳以及表带等。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制造在消费电子配件领域的创新能力。在报告期内,智能手机保护类产品的营业收入达到2.2亿元,毛利率为31.86%,毛利率同比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显示出其在核心产品上的盈利韧性。然而,平板电脑保护类产品营收仅为1090万元,毛利率为12.67%,同比下降了10.77个百分点。这反映了不同产品线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差异,也提示公司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产品策略,以期在挑战中寻求新的增长机会。

10 有棵树:营收约4200万元,净利仅187.7万元

有棵树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营收大幅缩水的财报。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仅为4257.34万元,同比下降81.33%。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营收锐减,有棵树却实现了净利润的转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7万元,同比增长106.08%,基本每股收益为0.0020元/股,同比增长102.74%。这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在大幅缩减规模、优化成本结构方面的努力,使其在经营困难中仍能看到一丝盈利的曙光,展现了企业在逆境中的生存韧性。

有棵树的跨境电商业务收入均来自线上渠道。公司坦言,由于跨境电商主要运营主体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跨境电商业务在报告期内的复苏不及预期,导致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继续下滑。这无疑是其当前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也提醒了市场资金链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有棵树在2025年刚摆脱退市的泥潭,成功“保壳”,但眼下,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公司内部爆发了新老股东纠纷。根据有棵树近期公告显示,原告暨股东肖四清就其起诉深圳市天行云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行云公司”)关于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一案,申请增加了诉讼请求:

首先,请求法院依法判令限制被申请人深圳市天行云供应链有限公司对其持有或实际支配的第三人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行使表决权、提案权、股东大会召集权等股东权利。

其次,请求法院依法判令上述权利限制的期限为起诉之日至其完全履行《承诺函》义务之日止。

这起股东纠纷无疑为有棵树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可能对其日常经营和战略决策产生影响。企业在面对市场挑战的同时,还需要妥善处理内部治理问题,确保公司的稳健发展。有棵树的故事,展现了一家中国企业在经历风雨洗礼后,如何在困境中努力求生、寻找转机的艰难历程,也体现了企业面对复杂局势时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

从这些上市大卖2025年上半年的“大考”成绩单来看,跨境电商行业内部的分化愈发明显。像安克创新、巨星科技这样的行业“强者”,持续展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凭借其稳健的经营和市场布局,不断巩固和提升自身地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掉队,甚至出现经营不如中小卖家的局面。这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警示着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优化管理、适应变化,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全球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份成绩单,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镜鉴,也是行业未来走向的风向标,新媒网将持续关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4.5b-rev-37m-profit-some-top-anker-cb-half.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上半年跨境电商上市公司财报陆续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安克创新营收亮眼,巨星科技净利超安克,赛维时代、华凯易佰增收不增利,绿联科技营收净利双增。新媒网分析报告旨在洞察行业格局,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发布于 2025-09-05
查看人数 21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