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亿假评后,8月4日亚马逊让卖家“哑巴”!
在瞬息万变的电商世界里,每一次平台规则的调整,都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对于无数在跨境电商浪潮中搏击的卖家朋友们来说,买家评价无疑是他们最看重的“晴雨表”和“指南针”,因为这直接关乎着店铺的口碑、产品的信誉,乃至生意的兴衰。一切的努力,无非是为了让消费者满意,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好评。然而,最近亚马逊平台的一些新动向,却让不少卖家朋友们心头一紧,大家都在关注,这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从2025年8月4日起,亚马逊将对买家在卖家反馈页面的操作流程进行一次不小的简化。未来,用户可能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完成星级评价,而具体的文字评价则变成了可选项,写不写全凭买家意愿。更让人关注的是,对于这种“只给星星不说话”的评价,卖家将无法发起申诉,只能通过举报渠道尝试处理。
这项新政策的发布,无疑在卖家圈子里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不小的担忧。大家普遍认为,这可能会让卖家们在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经营调整方面,面临更多挑战。
首先,失去了文字评价,就像失去了与买家沟通的桥梁,卖家们在收到低星评价时,往往会陷入“一头雾水”的境地。这究竟是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确实存在问题?还是由于亚马逊的物流配送迟缓,买家一时气恼,却把怨气撒在了卖家头上?如果是后者,那这份“差评”对卖家来说,岂不是一种“飞来横祸”,一份无妄之灾?没有具体的文字描述,卖家就无法精准定位问题所在,更谈何改进和优化呢?这无疑增加了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中小卖家感到无所适从。
而且,一旦没了文字评价,卖家就很难判断给出低星评价的买家是否真的遇到了问题。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甚至可能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滋生恶意敲诈勒索的现象。因为卖家无法申诉,又无法了解具体原因,面对可能存在的恶意差评,常常会陷入被动,这不仅损害了公平交易的原则,也可能助长平台上滥用评价机制的违规行为,长此以往,对整个电商生态都会造成伤害。
还有不少卖家朋友反映,其实很多买家并没有完全分清“产品评论”和“卖家反馈”的区别,有时会将对产品的评价误打到卖家反馈页面上。在过去有文字评价的情况下,卖家至少还能通过文字描述判断情况,并积极与买家沟通,妥善解决问题。但新政策实施后,如果买家只留下一个星级评价,这种“误打误撞”的错误将很难被卖家纠正,从而可能让卖家蒙受不白之冤。
从买家角度来看,文字评价的缺乏同样可能带来困扰。一个负责任的买家在购物前,往往会仔细查阅其他用户的评价,特别是那些详细的文字描述,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卖家的服务质量、发货速度乃至售后态度。如果未来只剩下抽象的星级,买家将失去很多具体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难以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的问题卖家因为缺乏详细的负面反馈而更容易“蒙混过关”,最终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种种迹象表明,亚马逊这项仅保留星级评价的新政策,其潜在的弊端可能大于益处,短期内或许会给平台上的卖家们带来不小的经营困扰。当然,亚马逊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全球性电商平台,其政策的落地和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我们只有等待政策正式实施后,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其对平台生态和用户体验的深远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卖家反馈页面的调整,从9月30日起,亚马逊还将实行另一项与买家反馈息息相关的重要政策,那就是全面弃用传统的“买家评论”功能,转而仅保留“买家之声”这一渠道。相比之下,传统的“买家评论”往往能提供非常详尽的消费者体验,卖家可以通过阅读评论,细致入微地了解产品的优缺点、服务流程中的不足之处。而“买家之声”虽然也能提供一些宏观的数据指标,但其信息颗粒度却不够具体,卖家很难从中获取到买家真实而个性化的使用体验,更无法据此主动联系买家,商议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卖家洞察和响应客户需求、提升服务品质的难度。
坦白地说,亚马逊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商巨头,其每一次政策调整背后,自然都有着平台自身的深层考量和战略布局。
允许仅星级评价,其初衷之一,或许是为了有效提升买家的反馈率。我们知道,很多用户在购物完成后,往往因为时间有限或不习惯,并不会主动留下详细的文字评价。如果反馈流程变得更加简洁,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完成,那么无疑会鼓励更多用户参与评价,从而增加整体的评价数量。从理论上讲,更高的反馈率能够为卖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参考,也有利于平台更广泛地收集用户意见,从而促进整个平台的健康发展。
而取消“买家评论”并加强“买家之声”的功能,则可能旨在进一步减少平台上的“作弊”行为。过去,一些不良卖家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联系给出差评的买家,通过补偿、返现等手段,诱导买家修改或删除负面评论,以此来掩盖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误导其他消费者。平台通过规则收紧,正是为了从源头上堵住这些“灰色地带”,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尽管这些考量仅仅是推测,但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在产品或服务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方面,亚马逊乃至整个电商行业都在加大重视力度。
一方面,正是因为买家不常反馈,或者反馈信息量不足,导致一些卖家无法获得足够的真实评价来吸引潜在客户,于是乎,市场上便滋生出了虚假评论、刷单炒信等乱象。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严重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那些踏实经营、诚信为本的卖家蒙受损失。为此,亚马逊在近两年内,针对虚假评论现象进行了多次大规模、高强度的打击行动。据亚马逊平台统计,仅在去年全年,平台就总计屏蔽了高达2.75亿条虚假评论,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的结合,努力确保平台上99%以上的商品评价都源于真实用户的购物体验,以此来维护平台的公信力和消费者信心。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对电商平台监管的日趋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马逊加大其行动力度。此前,英国的一家权威监管机构——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就曾对亚马逊发起调查,指出其在处理虚假评论方面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法,不仅未能有效保护消费者免受虚假信息的侵害,而且未能对制造这些虚假评论的用户或企业采取足够有力的惩罚措施。为此,亚马逊方面也向该机构承诺,将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并明确表示将全面升级对平台虚假评论的打击力度,对所有相关违规者进行严厉制裁,以实际行动来回应监管机构的关切,维护平台的健康生态。
新媒网跨境认为,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出于平台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还是应对外部监管压力的结果,平台规则的演变方向,总是朝着更完善、更严格、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亚马逊如此,全球其他主流电商平台亦不例外。然而,当这种宏观的规则发展趋势真正落到实处时,对平台上的广大卖家而言,所面临的便是一个个具体而明确的新政策、新挑战。
面对这样的趋势,卖家朋友们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时刻留意规则的变动情况,更要积极参与其中,将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出击。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更要提前谋划布局,优化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从根本上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好评,而不仅仅是依赖评价数量。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变化中求得发展,为未来的经营寻求一条更加稳健、可持续的道路,这才是我们中国跨境卖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Amazon Fire TV Stick HD (newest model), free and live TV, Alexa Voice Remote, smart home controls, HD streaming
$ 24.99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Wi-Fi 6, stream over 1.8 million movies and shows, free & live TV
$ 29.99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Max streaming device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supports Wi-Fi 6E, free & live TV without cable or satellite
$ 39.99

Amazon Echo Show 5 (newest model), Smart display with 2x the bass and clearer sound, Charcoal
$ 64.99

Amazon Kindle 16 GB (newest model) - Lightest and most compact Kindle, now with faster page turns, and higher contrast ratio, for an enhanced reading experience - Black
$ 76.4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