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巨变!2025强制30%储能,中国企业狂揽21.8GW新蛋糕!

2025-08-30海外市场机遇

Image

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墨西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市场潜力,成为新能源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近年来,墨西哥政府在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特别是在光伏发电、储能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更是频频出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支持政策。然而,这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也因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本土化发展需求,对外国投资者,尤其是我们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墨西哥政府为了实现其宏大的能源转型目标,正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举措,强力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其中,强制性的储能配套政策无疑是其核心策略之一。从2025年3月开始,所有新建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都必须配备相应规模的储能系统,其储能容量至少要达到项目装机容量的30%,并且储能时长不得少于3小时。这明确地指出了储能在墨西哥能源版图中的关键地位,也为相关技术和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展望未来,墨西哥的清洁能源发展路线图清晰可见。根据规划,到2030年,墨西哥计划新增高达21.8吉瓦(GW)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其中光伏发电将占据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彰显了墨西哥发展光伏的决心,也预示着一个充满无限商机的新能源大市场正在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政府在电力市场中也为私营资本,包括外资,预留了广阔的参与空间。目前,外资进入墨西哥电力市场主要有三种成熟的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模式是,外资企业可以选择将其生产的所有绿色电力,全部出售给墨西哥的国有电力公司——联邦电力委员会(CFE)。这种模式简单直接,风险相对较低。第二种模式是,与CFE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和运营电力项目。不过,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外资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46%,这体现了墨西哥政府对国有资产控制权的重视。第三种模式则是独立发电商(IPP)模式,允许外资企业作为独立的电力生产商,直接参与到墨西哥的电力批发市场中进行交易,享受更灵活的市场机制。

除了上述明确的配套政策,墨西哥在税收优惠和“碳信用”方面也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可以豁免碳税,这笔税款每吨二氧化碳大约是3.5美元,对于大型项目来说,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成本节约。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和抵扣碳信用,来抵消高达10%的税款,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经济吸引力。

为了构建更为完善和健康的本土新能源产业链,墨西哥还出台了一系列本土产业链扶持计划。这些计划通过提供补贴、实施关税减免以及促进技术转让等优惠政策,旨在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本土储能制造生态系统。这既是为了保障墨西哥能源转型的自主可控,也为全球企业在墨投资建厂提供了明确的信号。

新媒网跨境获悉,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跑者,在光伏组件、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关键领域都拥有着毋庸置疑的显著优势。我们的产品技术先进、性价比高,在全球市场都广受欢迎。然而,当我们满怀信心进入墨西哥市场时,依然需要冷静应对各种挑战。这其中既包括政策上的潜在波动,也包括对本土化要求的适应,以及来自美国市场的贸易壁垒等复杂因素。

尽管墨西哥政府积极鼓励新能源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外资的限制依然存在。例如,在股权结构上,墨西哥对特定领域的外资参与有所限制;更为特殊的是,在锂矿开发这一战略性资源领域,墨西哥完全禁止外资参与,仅允许其国有公司Litio para México进行勘探和开发,这体现了墨西哥在关键资源上的主权掌控。此外,输电和配电业务也由国家严格控制,外资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参与到这些环节中。

在设备制造和产品准入方面,墨西哥也提出了本土化比例的要求。例如,光伏组件和储能电池等新能源设备,如果想要避免额外的关税,就必须满足至少30%的本土化生产比例。这意味着,仅仅依靠进口成品将面临更高的成本。更为严峻的是,墨西哥还对进口关税进行了调整,比如从2024年10月起,原本针对电动车15%至20%的关税优惠已被取消,这无疑将直接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墨西哥的成本显著上升,对我们的企业而言,是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

除了墨西哥自身的政策调整,来自美国市场的贸易政策考量,也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在墨西哥的发展构成了一定影响。部分外媒曾提及,美国可能会关注经由墨西哥进入其市场的中国产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未来不排除有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这种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品目前在墨西哥市场主要还是以组件出口为主导。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制造的光伏组件占据了墨西哥进口市场的七成以上份额,其中隆基、晶科、天合光能等中国头部企业表现抢眼,充分展现了中国光伏在全球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墨西哥本土新能源产业的产能现状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墨西哥在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领域仍然严重依赖进口,短期内其本土产能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正在规划多个大型的光储一体化项目,例如在索诺拉州就有一个高达1.2吉瓦(GW)的巨型项目正在推进中。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绝佳的“组件+储能”打包解决方案机会,充分发挥我们在光伏和储能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在储能电池领域,墨西哥目前尚无本土电芯生产能力,市场主要依赖进口。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中国巨头,在墨西哥储能电池进口市场中占据了高达80%的份额,显示出强大的市场主导力。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提供从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到工程总承包(EPC)的全链条服务,例如阳光电源公司已经在墨西哥成功部署了200兆瓦时(MWh)的储能项目,这都是我们技术实力和市场经验的有力证明。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土化政策带来的压力。正如前面所说,2025年以后,墨西哥新建项目将需要满足30%的组件本土采购比例。而我们熟悉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24年就宣布将在墨西哥建设一家年产能15万辆的汽车工厂,这正是积极响应墨西哥本土化政策,规避潜在贸易风险的战略布局。同时,外媒也曾报道,美国方面可能会要求墨西哥审查中国光伏组件是否存在“规避关税”的行为,甚至有声音威胁,如果中国新能源车企通过墨西哥市场“曲线进入”美国,可能面临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这些都提醒我们,墨西哥市场虽有巨大潜力,但也充满变数。

新媒网跨境认为,面对墨西哥新能源市场巨大的潜力与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中国企业需要采取更为灵活和务实的“贸易+投资”双轨策略,方能行稳致远。

从短期来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墨西哥的政策红利,进一步扩大光伏组件和储能电池等优势产品的出口规模,抓住眼前的市场机遇。而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通过在墨西哥本地化生产,建立生产基地,不仅能够有效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降低政策风险,更能深入融入当地市场,获取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关系动态,时刻保持警惕,并根据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我们的市场策略,以不变应万变。

未来,中国新能源企业若能将政策合规性、本土化布局和供应链优化这三者有效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就一定能在墨西哥这个充满希望的新能源市场中,占据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实现共赢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146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墨西哥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光伏和储能市场潜力巨大。新建光伏和风电项目强制配套储能。外资可参与电力市场,但需注意本土化政策和美国贸易政策影响。中国企业应采取贸易+投资策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发布于 2025-08-30
查看人数 9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