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店被封!亚马逊60天必冻结,血的教训!

2025-08-28Amazon

Image

深夜时分,深圳某跨境电商公司的运营小张,面对电脑屏幕上亚马逊平台发来的警告邮件,心头不禁一紧,手也微微颤抖起来。邮件里说他负责的两家店铺,因为“不适当库存”被平台冻结了,大量货物被标记为不可售,甚至面临着被销毁的风险。这不是个例,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同行都反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都收到了来自亚马逊的邮件提醒,账户运营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新媒网跨境获悉,这波突如其来的“封号潮”,背后的导火索,很可能与一个名为AEDNX的品牌有关。据坊间传闻和卖家们在各个社群的反馈来看,这个品牌旗下的某个店铺,可能涉及到了售假或侵权行为,触发了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CPSC)的召回调查。亚马逊的系统在追踪溯源时,竟然发现这个品牌的授权链条存在严重问题,其供应链管理更是疑点重重,让人不得不警惕。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同一个“BG标”,竟然被授权给了超过800家店铺!这样的异常情况,直接触发了亚马逊平台的“不适当库存”调查机制,最终才导致了此次大规模的封号行动。

这次事件,无疑也揭示了亚马逊平台治理的深层逻辑——那就是其高度依赖算法驱动的“连带责任”制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旦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对相关产品启动了召回调查,亚马逊为了避免自身平台信誉受损,就会通过其强大的算法系统,自动追溯整个产品的授权链条。在这个追溯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潜在的风险点,平台就会毫不犹豫地迅速采取行动,以最快的速度切断风险源。

相信许多老卖家都知道,“BG标”本是亚马逊为了保护品牌方权益而设立的一套机制。品牌方成功申请并注册“BG标”后,其他卖家如果想销售相同的产品,就必须获得品牌方的正式授权。这一机制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它能够有效地遏制恶意跟卖行为,为那些投入大量精力打造品牌的卖家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公平的销售环境。最初,这项机制主要是为那些知名大品牌或平台重点扶持的品牌服务的。

然而,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跟卖”这个亚马逊平台特有的模式,却逐渐成为了许多卖家挥之不去的噩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嗅觉敏锐的服务商看到了“BG标”的另一面,并将其“改造”成了一种防跟卖的工具。他们利用规则的灰色地带,为一些本不具备独立品牌运营能力的卖家,提供了所谓的“BG标授权服务”,以此规避跟卖风险。

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按照亚马逊平台的规则,品牌授权是需要建立在真实、合法、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基础之上的。而且,授权的范围和数量,也必须与品牌方本身的经营规模和实际情况相匹配。像此次事件中,同一个“BG标”竟然授权给数百甚至上千家店铺,这种明显超出常理的现象,极易被平台判定为“滥用授权机制”。更严重的,平台甚至可能会怀疑其中存在批量售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因此,亚马逊平台不仅对涉事的AEDNX品牌相关店铺进行了严厉处罚,更对所有通过该“BG标”获得授权的店铺,采取了封号、冻结资金等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其决心可见一斑。

此次事件无疑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亚马逊平台对品牌授权和合规经营的监管正在持续收紧,并且力度不断加大。那些试图利用规则漏洞来牟取暴利的行为,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对于我们广大的跨境电商卖家而言,当下的明智之举,就是坚决拒绝那些“歪门邪道”,把精力聚焦到打造自有品牌上来。采用“一店一标”的模式,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我们能够在这条赛道上走得更远、更稳的不二选择。同时,在选择服务商和合作品牌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多留个心眼”,加强对对方资质的审核力度,仔细甄别,避免因为上游的合规问题,最终牵连到自身店铺的正常运营,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除了这次“封号潮”,最近,不少亚马逊卖家还在论坛里反映,他们在进行美欧站点的账户审核时,遭遇了让人头疼的“无效文档”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卖家提交的身份证、营业执照、银行对账单等各项资料,屡屡被系统判定为无效,导致审核流程无法顺利完成,账户迟迟不能激活。

据一位受此困扰的卖家反馈,他在激活美国站点账户时,明明提交的身份证和营业执照图片,与后台填写的信息完全一致,但系统却总是提示“无效文档”,并且明确指出“输入信息与提交文件不符”。问题甚至涉及到了公司注册地址等核心信息,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无独有偶,这位卖家在欧洲站点的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审核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提交资料后,审核团队回复的邮件显示:“您提供的文件无法正常浏览,文件类型不符合要求”,而银行账户对账单这一项,同样显示为“无效文档”,导致整个审核流程陷入了停滞状态。这让原本充满期待的卖家,感到非常焦虑。

对于这种“无效文档”的情况,卖家社群里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卖家认为,第一次审核没通过,不必过于惊慌,建议这位卖家仔细查看邮件中具体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然后按照提示重新提交即可。毕竟平台审核有时会有误判。但也有不少卖家猜测,这很可能与亚马逊平台近期升级了审核系统、提高了资料核验标准有关。此前,确实有一些卖家通过提交略显模糊的文件,或者信息存在细微偏差的资料,也能侥幸通过审核。而现在的系统,或许已经大大强化了对文件清晰度、信息一致性等细节的自动校验能力,一点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审核不通过。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亚马逊平台对于账户审核的时效性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自平台首次通知卖家补充资料之日起,如果在60天内未能完成所有验证,那么账户将面临商品停售、提现功能停用的严厉处罚。而如果超出这个期限,审核仍然没有完成,那么卖家账户内的应收款项很可能会被冻结,并且商品会持续处于停售状态,这无疑会对卖家的资金链和经营造成沉重打击。

新媒网跨境认为,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卖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在提交任何资料之前,务必再三核对,确保文件上的所有信息,都与后台登记的信息完全、百分之百地一致,容不得半点差池。一个字母、一个数字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系统判定无效。

其次,提交的文件一定要是高清的扫描件,最好是原件扫描。要避免因为图片模糊不清、存在反光,或者拍摄角度不佳等问题,影响到审核人员对文件的辨识。宁可多花点时间处理,也别因小失大。

最后,要严格遵循平台对于提交文件格式的具体要求,比如是PDF格式,还是JPG图片格式等等。格式不对,即便内容正确,也可能被系统直接拒绝。

如果反复提交都报错,卖家也不要气馁,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及时联系亚马逊账户支持团队,详细说明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请求他们提供具体的原因和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不了解具体症结所在,而白白耗费时间,最终导致账户因超期而受到影响,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跨境电商合规监管的日益趋严,亚马逊平台对卖家资质审核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对于我们卖家来说,及时响应平台审核要求,确保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避免账户出现风险、保障店铺持续健康运营的关键所在。在这个充满机遇也伴随挑战的时代,唯有坚持合规经营,才能行稳致远,真正实现海外淘金的梦想。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32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近期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遭遇封号潮,或与AEDNX品牌滥用BG标授权有关,平台启动“不适当库存”调查。同时,部分卖家在美欧站点账户审核时遇到“无效文档”问题,审核标准提高。卖家需确保资料真实准确,避免违规操作,聚焦自有品牌建设。
发布于 2025-08-28
查看人数 25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