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零售业大洗牌:亚马逊沃尔玛激战,80%消费者因关税改习惯

2025-07-18Amazon

Image

亚马逊最近向市场传递了信心,表示有能力快速构建未来以应对压力。沃尔玛则凭借扎实的运营能力和品牌革新争取发展空间。而其他零售企业正面临战略抉择的关键时刻。新媒网跨境观察到,2025年夏季将成为全球零售行业的重要转折点。

当消费者捂紧钱包,哪些零售商能逆势而上?这个问题正困扰着整个行业。曾经热闹的亚马逊会员日、沃尔玛促销周等大型购物节,如今更像是检验企业应变能力、定价策略和技术储备的考场。

亚马逊为期四天的会员日创造了可观销售额,但消费趋势已悄然转变。消费者更关注20美元以下的日常必需品,高价商品的冲动消费明显减少。尽管通胀有所缓解,但家庭平均消费额156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沃尔玛迅速跟进,在"沃尔玛+周"活动中主打"天天低价"策略,尤其在学校用品领域打出"价格低于去年"的促销口号。

与此同时,塔吉特和山姆会员店选择冻结季节性商品价格以稳固客源。但这一举措背后暗藏压力:塔吉特销售额与股价双双下滑,其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康奈尔(美国)的离任更让公司未来战略充满变数。
有信用卡和笔记本电脑的男人

消费行为深度变革

当前零售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新一代消费者:他们消费更理性、技术应用更娴熟、价值取向更鲜明。从人口结构看,Z世代和年轻千禧世代正重塑消费规则。他们追求个性化体验、即时满足和透明的商业伦理,并期待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购物体验——数字购物车能跟随他们从手机端延伸到实体店。

经济压力笼罩着消费市场:学生贷款恢复偿还、房贷利率居高不下、关税压力挤压利润空间。虽然通胀数据有所回落,但民众的财务紧张感依然存在。

外媒调研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正采取措施应对关税带来的财务影响。"平均每位消费者会采取近五种应对行为,44%的消费者已因价格压力改变了购物习惯。"这份报告如此描述当前消费现状。

经济压力与数字素养的碰撞,催生出看似矛盾的消费群体:他们忠于实惠却容易更换品牌;精打细算却愿意为优质体验买单。

创新驱动行业突围

当价格防御成为基本门槛,科技创新便成为新战场——不同企业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突围路径。

亚马逊选择强化规模优势和垂直管控。不仅通过会员日巩固消费者黏性,更在两大前沿领域持续发力:云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零售体系。其AWS部门正建立AI智能体市场,将生成式智能深度融入商业服务。在物流端,亚马逊扩建配送中心,运用预测性AI优化库存管理,并考虑对顶尖人工智能实验室Anthropic追加数十亿美元投资。

沃尔玛则选择将智能工具赋能一线员工。在缩减部分门店支持岗位的同时,投入资源培训员工使用AI操作工具,包括实时库存查询、任务自动化和自然语言辅助系统。新媒网跨境认为,如果说亚马逊在构建中心化AI生态,沃尔玛则致力于分布式智能终端的布局。

当中小零售商在战略抉择中踌躇不前时,行业巨头正投入巨资转型。科尔士、梅西百货等中端零售商既缺乏沃尔玛的定价优势,也不具备亚马逊的技术实力,处境日益艰难。部分企业尝试打通线上线下体验,如墨西哥零售商正融合移动端与实体店服务以满足消费需求。但全渠道建设需要巨额投入,在当下资金紧张的环境中举步维艰。

就连向来抗跌的好市多也调整策略,通过拓展非食品类商品和生鲜品类,推动销售额实现5.8%的温和增长。这在艰难市况中实属不易,但也表明其增长主要依靠销量而非利润提升。新媒网跨境预测,零售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将持续,技术创新与消费洞察将成为破局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5396.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文章分析了2025年全球零售行业的转折点,探讨了亚马逊和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在消费趋势变化下的应对策略,以及技术创新如何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
发布于 2025-07-18
查看人数 86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