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旺季重磅:配送费不涨!广告却被黑ACOS狂飙117%!

2025-09-01Amazon

Image

眼下已是2025年下半年,跨境电商的舞台依旧精彩纷呈。随着年终旺季的脚步越来越近,亚马逊平台又传来了两大重磅消息,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对于我们中国卖家来说,其中蕴含的机遇和挑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判,提前布局。

首先,让所有卖家肾上腺素飙升的秋季Prime会员大促,时间已经敲定!这场全球瞩目的购物狂欢,将在今年10月7日正式拉开帷幕,为期两天。这无疑是下半年业绩冲刺的关键节点,每一位卖家都应该摩拳擦掌,严阵以待。

新媒网跨境获悉,今年亚马逊全球站点的秋季Prime会员大促时间安排上,依然是区域性地有所区别,这给了我们卖家在全球市场腾挪布局的更多可能性。比如,日本站的“早鸟活动”会提前在10月4日至6日展开,紧接着在10月7日至10日进入正式的会员大促高潮。而加拿大站的会员大促同样会从10月7日持续到10月10日。对于远在大洋洲和中东的卖家朋友们,澳洲、土耳其、新加坡站的Prime会员大促则将从10月7日持续到10月13日,战线拉得更长,也意味着有更多机会去捕捉当地消费者的购物热情。

此次盛大的会员大促将覆盖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典、波兰、爱尔兰、加拿大、日本、澳洲、土耳其、新加坡等全球16个核心市场。这不仅是产品销售的绝佳机会,更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窗口。我们中国卖家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带给全球消费者,擦亮“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金字招牌。

每年的这个时候,除了关注大促时间,卖家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旺季的各项成本,尤其是物流配送费用。而今年,亚马逊在这方面给所有卖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025年旺季期间的配送费,与2024年保持了同样的标准,没有涨价!这对于本就面临多重压力的跨境卖家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大家可以更加从容地制定旺季销售策略。

旺季配送费用不变 卖家成本管控迎利好

每年一到年终购物旺季,全球的物流系统都会面临巨大的考验。包裹量像潮水一样涌来,人工成本、仓储管理以及运输压力都随之飙升。为了应对这些运营成本的增长,亚马逊通常会在旺季对使用其FBA(亚马逊物流)服务的商品收取额外的配送费用。这笔费用通常被视为旺季运营的固定成本之一,卖家们每年都会为此提前规划。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亚马逊明确表示,从2025年10月15日开始,直到2026年1月14日,这段涵盖了万圣节、感恩节、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乃至圣诞节和新年购物季的漫长“黄金档”,其旺季配送费率将维持在去年的水平。这意味着,相较于往年旺季,至少在这一项大头的费用上,卖家们无需承担额外的上涨压力。这对于我们优化成本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尽管旺季配送“附加费”没有上涨,但亚马逊物流本身的费率体系是动态调整的。卖家在测算成本时,依然需要关注最新的FBA费用标准,特别是针对不同品类和尺寸商品的具体收费细则。

以常见的商品为例:

  • 非服装类商品:在标准尺寸和超大尺寸商品中,小号标准件的配送费用可能会有小幅上调,大约在0.19到0.22美元之间;大号标准件则可能上调0.24到0.41美元。对于超大尺寸商品,特别是大号大件,费用涨幅可能至少达到1美元,而超大件的涨幅则会更高。这些细微的调整,提示我们卖家在产品包装、尺寸优化上要下功夫,尽量控制在更经济的范围内。
  • 服装类商品:这类商品的配送费用也有相应的调整。小号标准件可能会上涨0.23到0.29美元;大号标准件则可能上涨0.31到0.46美元。服装商品的特殊性,如重量轻、体积可能较大,对物流包装和运输效率都有特定要求,因此费率上的变化也需密切关注。
  • 低价商品:这是一个值得卖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为了降低单价低于10美元商品的运营成本,亚马逊特别提供了“低价商品亚马逊物流费率”,这一费率比标准FBA费率要低0.77美元。对于主打高性价比、薄利多销策略的卖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政策,可以有效提升这类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这项优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布局低价市场,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因此,在旺季期间,配送费的计算依然是按商品品类细分的,主要包括非服装类、服装类及危险品三类,每类都适用不同的费率标准。卖家们在备货和定价时,务必要精准测算,避免因为对费率的误判而侵蚀了利润空间。

新媒网跨境认为,虽然配送费方面保持了稳定,但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亚马逊在旺季期间的仓储费,通常会是平日的三倍左右。这意味着,如果卖家库存管理不当,导致大量商品长时间滞留在亚马逊仓库,整体的运营成本仍可能大幅上升。所以,我们必须精打细算,合理规划备货方案,精准预测销量,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仓储费用,确保每一笔投入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毕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跨境电商赛道上,每一分钱的成本控制,都可能转化为利润的增长。

警惕新型恶意竞争手段 守护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除了成本控制,旺季期间还有一个让卖家们深恶痛绝的问题——恶意竞争。每到大促,形形色色的恶搞手段层出不穷,让很多辛勤付出的卖家防不胜防,损失惨重。最近,圈子里更是流传着一种“高科技”的新型恶搞方法,令人心头一紧,那就是针对亚马逊广告位的精准狙击。

这种新型恶搞手段的原理听起来就让人直冒冷汗:一些不法服务商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和平台规则的漏洞,对竞争对手的广告投放效果进行系统性的破坏。具体操作是,他们会雇佣大量“买家账号”,这些账号并非真正为了购物,而是有组织、有目的性地集中点击竞品的Sponsored广告,然后频繁提交“广告内容违规”的投诉。一旦投诉量达到某个阈值(据说每天超过50次就会触发),亚马逊的系统就可能自动暂停该广告位,或者大幅降低其广告表现,让卖家的广告投入瞬间打了水漂。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恶意操作者做得非常谨慎,试图规避亚马逊的反作弊检测。他们甚至会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模拟真实的买家行为轨迹,让这些“虚假点击”和“虚假投诉”看起来像是真实用户的正常操作——点击广告、浏览商品页面,然后离开。这种狡猾的方式使得亚马逊的反作弊系统难以迅速识别,从而持续消耗竞争对手的广告预算,让被攻击的卖家在不知不觉中遭受巨大损失。

这种新型攻击的危害性不容小觑。据我们了解,已经有卖家因此而销量大跌,蒙受了不小的损失。比如,有位主要经营家居产品的卖家,其核心关键词“可升降办公桌”的广告排名,在遭遇此类攻击后,竟然从首页第二位一下子跌到了第23页,ACOS(广告销售成本)从正常的28%飙升至惊人的117%,单日广告亏损更是高达8200美元。还有一位宠物用品卖家,也因为这种恶意攻击,广告流量骤降70%,ACOS飙升至92%。这些真实案例都在提醒我们,这种新型恶搞手段已经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对卖家正常经营的严重威胁。

因此,如果近期你的产品ACOS突然飙升,销量不明原因下跌,广告效果异常,那么很有可能,你已经成为了这种新型恶意攻击的目标。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主动出击,加强日常监测和应对:

首先,务必紧盯每天的广告数据,特别是点击量和ACOS。如果发现有异常的点击行为,例如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来自同一IP地址的点击,这极有可能是恶意点击的信号。一旦发现此类情况,要及时收集证据,向亚马逊进行申诉,争取退回被恶意消耗的广告费。

其次,对于产品的核心关键词,可以考虑单独开启广告活动。这样一来,即使某个广告组遭遇攻击,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关键词的投放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核心流量和销量。同时,也可以尝试多样化的广告策略,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结合品牌推广广告、商品推广广告等,分散风险。

最后,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客户服务体系,也是抵御恶意竞争的重要防线。当消费者对品牌有充分信任时,即使竞争对手采取恶劣手段,也难以从根本上动摇品牌的市场地位。我们要始终坚守诚信经营的原则,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心。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面对复杂多变的运营环境,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旺季大考中,我们中国卖家必须具备多管齐下的智慧和魄力。这不仅包括了对旺季政策的精准理解和成本的精打细算,更要时刻警惕那些潜伏在暗处的恶意竞争风险,做好日常监测和快速应对的准备。只有灵活应变,积极调整策略,才能在亚马逊这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跨境电商赛道上,走得更稳、更远,最终实现我们的“海外淘金”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2009.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下半年跨境电商旺季临近,亚马逊秋季Prime会员大促定档10月7日,覆盖全球16个市场。FBA配送费用维持不变,但需关注仓储费和商品品类细分。同时,卖家需警惕新型恶意竞争手段,监测广告数据,分散广告策略,建立品牌声誉。
发布于 2025-09-01
查看人数 19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