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BPO新蓝海:人力成本狂省75%!
菲律宾,这个位于东南亚的群岛国家,在全球服务外包(BPO)领域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在呼叫中心业务方面,菲律宾的发展轨迹及其对国家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全球化服务模式范例。其独特的人口结构、文化背景和语言优势,共同塑造了其在国际服务外包版图中的重要地位,为全球企业提供了高效且成本优化的解决方案。
回溯到十八年前,当服务外包产业在菲律宾方兴未艾之时,许多年轻人做出了改变人生的职业选择。例如,乔安娜·霍尔卡(Joahnna Horca),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家庭经济面临困境时,听从了姐姐的建议,转而投身于薪酬更高的呼叫中心行业。这份工作虽然辛苦,她每日可能要处理多达百通来自海外客户的电话,且经常需要适应昼夜颠倒的班次,但每月约700美元的收入,远超当地许多普通医生甚至社会工作者的薪资水平,为她的家庭带来了显著改善。这个案例生动展现了BPO行业对菲律宾普通民众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变。
近年来,菲律宾的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人数已突破百万大关,其中大部分人员为海外企业提供服务。特别是在呼叫中心领域,菲律宾已经超越印度,成为全球领先的服务提供国。尽管印度在信息技术外包(ITO)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业务流程外包(BPO)的更多细分领域,例如语音服务、客户支持等,像霍尔卡这样的菲律宾大学毕业生群体正日益成为主力。
到2016年,海外报告显示菲律宾BPO行业的年营收已达到250亿美元,这几乎占到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这一数字也接近当时约1100万在海外工作的菲律宾护士、海员、音乐家等群体寄回国内的汇款总额,足见BPO行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举足轻重。
菲律宾之所以能在BPO领域异军突起,其核心优势在于语言和文化。菲律宾官方语言之一为英语,其普及程度高且口音相对更接近北美客户,这使得沟通更为顺畅。正如一位在马尼拉经营呼叫中心的企业主弗雷德·丘亚(Fred Chua,菲律宾籍)所言,菲律宾人通常更温和,以客户为中心,这与西方客户的服务需求高度契合。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性,是菲律宾在语音相关外包服务领域成为美国企业首选地的重要原因。
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花旗银行、西夫韦超市(Safeway)、雪佛龙、安泰保险(Aetna)等,都在菲律宾设有业务流程外包运营中心。此外,一些中小企业也选择将客户预约、医疗账单催收等业务外包给菲律宾团队。这种广泛的采纳,不仅加速了菲律宾经济的增长,也推动了马尼拉等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市中心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全天候营业的餐厅以及价格不菲的高端公寓,都印证了BPO行业带来的经济活力。
过去几十年间,当东亚“四小龙”经济腾飞之时,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一度相对缓慢,饱受腐败、基础设施落后和投资不足的困扰。然而,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改革,菲律宾经济已步入快速增长通道。据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的菲律宾经济学家预计,该国未来十年的年增长率有望达到7%至10%。例如,2013年菲律宾经济增长率达到7.2%,2014年也保持在6%以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菲律宾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其年轻且不断增长的人口结构。该国约一亿人口中,90%的年龄在55岁以下,这与日本(61%)或美国(73%)的人口年龄结构形成鲜明对比,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加之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普及,使得大量具备语言能力的劳动力可以投入到服务外包行业。
长期以来,海外侨汇、农业和采矿业是支撑菲律宾经济的三大支柱。如今,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一些海外工作者也开始选择回国发展。例如,现年60多岁的布奇·瓦伦苏拉(Butch Valenzuela,菲律宾籍)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社会动荡离开马尼拉赴美国发展,并在美国建立起了舒适的生活。然而,早在几年前他就已返回菲律宾,并在马尼7拉创立了呼叫中心“Visaya Knowledge Process”。尽管他表示公司尚未盈利,但业务规模已从最初的14个工位扩展到约200个。
菲律宾的BPO行业目前拥有约1000家运营企业,其中像康维格斯(Convergys)和埃森哲(Accenture)这样拥有数万工位的大型公司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美国企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个“蛋糕”仍在不断变大。相较于美国本土呼叫中心员工的薪资,马尼拉的同岗位薪酬仅为其四分之一左右。
在马尼拉马卡蒂区的一栋普通办公楼里,“Visaya”呼叫中心的14层,昼夜仿佛融为一体。窗帘紧闭,墙上的时钟显示着美国四个不同时区的时间。夜幕降临,这里便开始变得灯火通明,数十名员工在各自的工位上,或为海外盈利性学校寻找潜在客户,或为保险公司核实医院账单。这些相对轻松的任务,与他们面对对电视购物不满的客户时所承受的压力形成鲜明对比。
即便面对再难缠的客户,服务人员也必须保持专业,瓦伦苏拉强调:“我们的员工绝不能挂断电话,他们必须想办法平静地结束每一次通话。”
尽管如此,该行业的人员流动率相对较高,平均达到60%。这意味着一个在今年一月入职的员工,很可能在七月之前就已离职,这反映了这些工作带来的压力和要求。然而,相对优厚的薪资待遇——呼叫中心员工的薪水是马尼拉银行柜员的两倍——持续吸引着新员工涌入市场。业内人士预测,菲律宾的服务外包行业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海外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曾由美国本土的法律秘书、初级会计师和医护人员承担的更复杂工作外包出去,例如研究报告的撰写、文档格式化以及临床支持等。菲律宾在这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据了解,该国每年培养数千名注册会计师,且其培训体系与美国会计准则高度一致。同样,菲律宾的法学院也遵循美国课程体系,使得其毕业生在成本效益方面对一些美国企业具有吸引力。例如,在马尼拉的律师事务所,初级律师的月薪通常也在700美元左右,与乔安娜·霍尔卡在呼叫中心的收入相当。
纽约因泰格昂公司(Integreon Inc.)的首席执行官鲍勃·戈格尔(Bob Gogel,美国籍)表示:“这不仅仅是成本问题,更是所有业务线的效率问题。”该公司在全球十多个城市设有BPO运营中心,包括马尼拉。他认为,海外外包的蓬勃发展并非以牺牲美国就业为代价,因为他公司在马尼拉的办公室在扩张的同时,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办公室也在扩大规模。
因泰格昂公司马尼拉办公室于2007年成立,目前已拥有700名员工。该公司菲律宾区负责人表示,法律文书转录、文档格式化和摘要准备等方面的需求尤为强劲。目前,因泰格昂已拥有200名菲律宾律师,或为全职员工,或为合同制合作者。
其中一位律师,朱利叶斯·塞拉达(Julius Cerada,菲律宾籍),他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仔细研读法律简报,并标记出可能对美国客户有用的部分。他没有透露具体薪资,只说与他之前作为公司内部律师的收入相当。他表示,他在2013年辞职并加入因泰格昂并非为了钱。“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我来说很重要,”他说,并指出以前的工作时间过长。“我刚满50岁,健康是我的首要考虑。”
菲律宾BPO行业的崛起,不仅仅是成本优势的体现,更是其在语言、文化、人才储备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展现。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菲律宾的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全球服务贸易日益紧密的当下,理解并借鉴其他国家在服务外包领域的成功模式,尤其是如何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才、如何利用文化和语言优势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如何在产业链上向更高价值环节延伸,都将对中国企业拓展国际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新的思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