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鸡肉市场大爆发!新加坡进口量猛增154.4%
亚洲地区,作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肉类消费市场始终备受瞩目。特别是新鲜或冰鲜鸡肉,因其营养价值、烹饪便捷性及相对经济性,在亚洲各国居民的日常餐桌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亚洲人口持续增长、中产阶级规模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消费者对高品质、便捷肉类的需求日益旺盛,这无疑为该区域的鸡肉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根据相关海外报告分析,亚洲新鲜或冰鲜鸡肉市场有望在未来十年内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预计从今年到2035年,市场规模在销量方面将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末有望达到3000万吨。而在市场价值方面,预计将以年均2.3%的更快速率增长,到2035年末总价值有望攀升至915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展现了亚洲鸡肉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为我国跨境行业相关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市场信号。
亚洲鸡肉市场消费动态分析
从消费层面来看,今年亚洲地区新鲜或冰鲜鸡肉的总消费量略有调整,达到约2500万吨,较去年减少了1.6%。尽管短期内有所波动,但放眼长期,从2013年至今年,亚洲市场的消费总量保持了年均3.6%的增长速度,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量曾在2021年达到2600万吨的峰值,但在前年到今年期间,消费量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
在市场价值方面,今年亚洲新鲜或冰鲜鸡肉市场的总规模略降至713亿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这其中包含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收入,不涉及零售环节的成本和利润。从2013年至今年,市场价值以年均3.3%的速度温和扩张。在此期间,市场价值也经历了一些明显的波动,特别是在2019年曾达到1021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0年至今年的几年间,市场价值有所回调,目前稳定在一个新的区间。这些数据反映了亚洲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蛋白质需求和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市场在供需关系调整下的正常波动。
各国消费量及价值分布:
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新鲜鸡肉消费国,其地位举足轻重。今年,中国的消费量达到790万吨,占据了亚洲总消费量的约32%。这一数字是中国第二大消费国印度(270万吨)的三倍之多。印度尼西亚以190万吨的消费量位列第三,占据了7.8%的市场份额。
从2013年至今年,中国的鸡肉消费量保持了年均3.7%的增长。同期,印度的年均增长率高达6.1%,而印度尼西亚则为2.2%。这些数据表明,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内需驱动力持续强劲。
在消费价值方面,中国以298亿美元的规模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日本(55亿美元)和印度尼西亚。从2013年至今年,中国的消费价值年均增长3.5%,印度尼西亚年均增长3.0%。而日本的消费价值年均略有下降(-0.6%),这可能与该国人口结构变化或消费习惯调整有关。
各国人均消费量:
衡量一个市场的消费潜力,人均消费量是重要指标。今年,韩国(11公斤/人)、日本(10公斤/人)和土耳其(7.9公斤/人)是亚洲人均新鲜鸡肉消费量最高的国家。
从2013年至今年,韩国的人均消费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9%。其他主要消费国的人均消费增长相对平稳。这表明,部分国家的居民对鸡肉的偏好和消费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国家/地区 | 2025年消费量 (百万吨) | 2013-2025年均增长率 |
---|---|---|
中国大陆 | 7.9 | +3.7% |
印度 | 2.7 | +6.1% |
印度尼西亚 | 1.9 | +2.2% |
其他亚洲国家/地区 | 12.5 | - |
国家/地区 | 2025年消费价值 (亿美元) | 2013-2025年均增长率 |
---|---|---|
中国大陆 | 298 | +3.5% |
日本 | 55 | -0.6% |
印度尼西亚 | - | +3.0% |
其他亚洲国家/地区 | - | - |
亚洲鸡肉市场生产概况
在生产方面,今年亚洲地区新鲜或冰鲜鸡肉的产量约为2500万吨,较去年下降了1.6%。尽管今年有所回落,但从2013年至今年,亚洲总产量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表明区域内的生产能力持续增强。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2015年,当年产量较前一年增长了15%。生产量曾在2021年达到2600万吨的峰值,随后在前年到今年期间,产量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总产量的积极趋势主要得益于家禽养殖数量的适度增长以及单产水平的相对稳定。
在价值方面,今年新鲜鸡肉的生产价值略微下降至714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从2013年至今年,总生产价值呈现温和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3.4%。在分析期间,生产价值波动较为明显,特别是2018年,当年增长率达到24%。生产价值曾在2019年达到1028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但从2020年至今年的几年间,生产价值有所回落。
各国生产量分布:
中国大陆依旧是亚洲最大的新鲜鸡肉生产国,今年产量达到790万吨,约占亚洲总产量的32%。这一产量同样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270万吨)的三倍之多。印度尼西亚以190万吨的产量位列第三,占据7.8%的份额。
从2013年至今年,中国的鸡肉产量保持年均3.7%的增长。同期,印度的年均增长率为6.1%,印度尼西亚为2.2%。这些数据与消费趋势高度吻合,反映了亚洲主要国家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方面的强大生产能力。
国家/地区 | 2025年生产量 (百万吨) | 2013-2025年均增长率 |
---|---|---|
中国大陆 | 7.9 | +3.7% |
印度 | 2.7 | +6.1% |
印度尼西亚 | 1.9 | +2.2% |
其他亚洲国家/地区 | 12.5 | - |
亚洲鸡肉市场进口趋势
今年,亚洲地区新鲜或冰鲜鸡肉的进口量有所下降,降至4.7万吨,较去年减少了13.9%。尽管今年有所回调,但总体而言,亚洲市场的进口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进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发生在2016年,当年进口量较前一年大幅增长了55%。在分析期间,进口量曾在去年达到5.5万吨的峰值,随后今年略有缩减。
在价值方面,今年新鲜鸡肉的进口额降至1.46亿美元。总体来看,进口价值也持续保持显著增长。进口价值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2015年,当年增长了49%。在分析期间,进口价值曾在去年达到1.65亿美元的最高点,随后今年有所回落。这些数据表明,即便区域内生产能力强大,亚洲市场对特定品类或高品质鸡肉的进口需求依然旺盛。
各国进口量及价值分布: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西亚)是亚洲最大的新鲜鸡肉进口国,今年进口量达到1.7万吨,约占亚洲总进口量的37%。伊拉克(7400吨)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缅甸(4200吨)、科威特(3400吨)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300吨)。这五个国家和地区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约37%。哈萨克斯坦(2000吨)、沙特阿拉伯(1400吨)、亚美尼亚(1300吨)、新加坡(1200吨)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1100吨)也占据了相对较小的进口份额。
从2013年至今年,阿联酋的进口量保持了年均19.8%的显著增长。同期,新加坡(+154.4%)、缅甸(+26.2%)、亚美尼亚(+25.7%)、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4.8%)、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7.9%)、科威特(+14.7%)、伊拉克(+12.5%)和沙特阿拉伯(+5.5%)的进口量也呈现出积极增长。其中,新加坡以年均154.4%的复合增长率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进口国。相比之下,哈萨克斯坦(-6.6%)的进口量则呈现下降趋势。阿联酋、缅甸、伊拉克、科威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亚美尼亚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总进口量中的份额显著增加,而哈萨克斯坦的份额则有所下降。
在价值方面,阿联酋以6700万美元的进口额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额的46%。伊拉克以17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12%。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紧随其后,占7.8%。
从2013年至今年,阿联酋的进口价值年均增长20.0%。同期,伊拉克的进口价值年均增长11.6%,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年均增长12.8%。
国家/地区 | 2025年进口量 (千吨) | 2013-2025年均增长率 | 2025年进口价值 (百万美元) | 2013-2025年均增长率 |
---|---|---|---|---|
阿联酋 | 17 | +19.8% | 67 | +20.0% |
伊拉克 | 7.4 | +12.5% | 17 | +11.6% |
缅甸 | 4.2 | +26.2% | - | - |
科威特 | 3.4 | +14.7% | - | -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2.3 | +17.9% | - | +12.8% |
各国进口价格分析:
今年亚洲地区新鲜鸡肉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3075美元,较去年上涨了2.5%。从2013年至今年,平均进口价格的年均增长率为1.4%,整体保持了温和上涨的趋势。增长最快的时期在2017年,当年进口价格上涨了23%。进口价格曾在2022年达到每吨3356美元的峰值,但在去年到今年期间,进口价格有所回落。
不同进口国之间的价格差异较为明显。在主要进口国中,新加坡的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7175美元,而哈萨克斯坦的进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455美元。从2013年至今年,缅甸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7.1%,而其他主要进口国则呈现出更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亚洲鸡肉市场出口概况
今年,亚洲地区新鲜或冰鲜鸡肉的海外出货量有所下降,减少14.5%至5万吨,这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从而结束了持续六年的增长趋势。然而,从整体来看,出口量仍然实现了显著增长。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2016年,当年出口量较前一年大幅增长了67%。在分析期间,出口量曾在去年达到5.8万吨的峰值,随后今年有所回落。
在价值方面,今年新鲜鸡肉的出口额略微缩减至1.5亿美元。总体而言,出口价值持续呈现强劲增长。出口价值增长最快的时期在2016年,当年较前一年增长了80%。在分析期间,出口价值曾在去年达到1.56亿美元的最高点,随后今年有所下降。尽管短期内有所调整,但长期的增长趋势表明亚洲在全球鸡肉供应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各国出口量及价值分布:
今年,约旦(1万吨)、沙特阿拉伯(9000吨)、阿曼(8000吨)和泰国(6900吨)是亚洲新鲜鸡肉的主要出口国,合计占总出口量的68%。中国大陆以2700吨的出口量位居其次,占总出口量的5.4%,紧随其后的是土耳其(5.1%)和伊朗(4.7%)。
从2013年至今年,约旦的出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1.7%。其他主要出口国则呈现出更为温和的增长。
在价值方面,沙特阿拉伯(4300万美元)、约旦(3200万美元)和阿曼(2600万美元)是今年出口价值最高的国家,合计占总出口额的67%。
约旦在主要出口国中,其出口价值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1.0%。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价值增长则相对平稳。
国家/地区 | 2025年出口量 (千吨) | 2013-2025年均增长率 | 2025年出口价值 (百万美元) | 2013-2025年均增长率 |
---|---|---|---|---|
约旦 | 10 | +41.7% | 32 | +41.0% |
沙特阿拉伯 | 9 | - | 43 | - |
阿曼 | 8 | - | 26 | - |
泰国 | 6.9 | - | - | +7.7% |
中国大陆 | 2.7 | - | - | - |
亚洲鸡肉市场出口价格分析
今年,亚洲地区新鲜鸡肉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3008美元,较去年上涨了12%。总体而言,出口价格趋势相对平稳。最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21年,当年出口价格上涨了17%。出口价格曾在2016年达到每吨3671美元的峰值,但在2017年至今年的几年间,出口价格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差异较大。今年,在主要供应商中,沙特阿拉伯的出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4759美元,而伊朗的出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785美元。从2013年至今年,泰国在价格方面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7.7%,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价格则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看,亚洲新鲜或冰鲜鸡肉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增长潜力。尽管局部数据有所波动,但长期来看,无论是消费、生产还是国际贸易,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随着亚洲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便捷肉类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这为我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无论是深耕区域内供应链,还是探索新的贸易模式,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亚洲市场的动态变化,深入了解各国消费习惯、贸易政策以及价格走势。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本土化策略,有望在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中把握先机,实现共赢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