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玩具63亿!中国80%份额,跨境掘金新风口!
日本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消费市场,特别是玩具和玩偶领域,一直备受全球关注。这个市场不仅体现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偏好,也折射出深厚的消费潜力。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日本玩具市场的动态,把握其消费、生产、进出口的趋势,无疑是拓展海外业务、优化产品策略的关键一环。
日本玩具市场:增长潜力与未来展望
一份海外报告指出,日本的玩偶和玩具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1.2万吨,市场价值预计将增至63亿美元。
市场预测显示,在旺盛需求的推动下,日本玩偶和玩具市场的消费将保持上行趋势。尽管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从今年(2025年)到2035年,预计市场体量将以1.7%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届时市场总量将达到31.2万吨。
从价值上看,同一时期内,市场价值预计将以2.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市场总价值有望达到63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这些数据表明,日本玩具市场虽已成熟,但仍具备稳健的增长潜力。
消费格局:波动中显增长
今年(2025年),日本玩偶和玩具的消费量增长了0.7%,达到25.9万吨。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首次增长,也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回顾2013年至今年这十一年间,日本玩具的总消费量呈现出显著的扩张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3.2%。虽然期间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整体消费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消费量曾于2023年达到26.9万吨的峰值。从2016年到今年,消费增长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在市场营收方面,日本玩具市场今年(2025年)的营收小幅收缩至48亿美元,与去年(2024年)基本持平。从2013年到今年这十一年间,日本玩具市场的总消费价值年均增长率为4.4%,显示出明显的增长势头。不过,在此期间,市场价值也经历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波动。根据今年(2025年)的数据,相比2018年,消费额增长了54.4%。玩具消费曾于2023年达到48亿美元的峰值。
生产动态:本土制造的调整
今年(2025年),日本玩偶和玩具的本土产量小幅收缩至12.5万吨,比去年(2024年)下降了3.1%。然而,从总体趋势来看,日本的玩具生产规模仍在持续扩张。2015年曾是生产增长最为显著的一年,增幅高达189%。因此,产量在2015年达到15.6万吨的峰值。从2016年到今年,生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一定水平。
从价值角度看,今年(2025年)日本玩具生产总值显著增长至37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尽管近期有所调整,但回顾过往,日本玩具生产价值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2015年的增长最为迅猛,比前一年增长了173%。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价值曾在2021年达到45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不过,从2022年到今年,生产价值维持在稍低的水平。
进口市场:中国供应的核心地位
今年(2025年),日本玩偶和玩具的进口量估计为14.8万吨,比去年(2024年)增长了4.4%。从2013年到今年,日本的玩具进口总量年均增长1.7%,整体趋势相对稳定,期间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波动。2021年进口增长最为显著,比前一年增长了13%。进口量曾于2022年达到15.1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今年,进口量未能恢复此前的强劲增长势头。
从价值来看,今年(2025年)日本玩具进口额适度增长至28亿美元。在2013年至今年这段时期,进口总价值年均增长3.1%,期间伴随着一些明显的波动。2021年的增长率最为突出,进口额比前一年增长了18%。今年,日本玩具进口额达到了新的高峰,预计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在玩具进口来源国方面,中国(内地)在今年(2025年)以11.9万吨的供应量,占据日本玩具进口市场的最大份额,达到总进口量的80%。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内地)的供应量是第二大供应国越南(1.9万吨)的六倍。
以下是日本玩具主要进口来源国在2024年的进口量和价值分布:
日本玩具进口量(2024年)
来源国家/地区 | 进口量(千吨) | 市场份额(%) |
---|---|---|
中国(内地) | 119 | 80 |
越南 | 19 | 13 |
泰国 | 3 | 2 |
其他 | 7 | 5 |
总计 | 148 | 100 |
从2013年到今年,中国(内地)对日本的玩具出口量年均增长1.1%。其他主要供应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越南(12.3%)和泰国(-3.3%)。
日本玩具进口价值(2024年)
来源国家/地区 | 进口价值(百万美元) | 市场份额(%) |
---|---|---|
中国(内地) | 2200 | 80 |
越南 | 355 | 13 |
泰国 | 43 | 2 |
其他 | 202 | 5 |
总计 | 2800 | 100 |
从价值上看,中国(内地)以22亿美元的供应额,成为日本玩偶和玩具的最大供应国,占总进口额的80%。越南以3.55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13%。
从2013年到今年,中国(内地)在对日玩具出口价值方面的年均增长率为2.5%。其他主要供应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越南(15.1%)和泰国(-0.8%)。
今年(2025年),日本玩具的平均进口价格约为每吨18644美元,与去年(2024年)大致持平。从2013年到今年,平均进口价格年均增长1.3%。2022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增长了6.4%。进口价格曾在2023年达到每吨18854美元的峰值,随后在去年(2024年)略有回落。
在主要供应国中,平均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今年(2025年),中国(内地)的平均价格最高,为每吨18530美元,而泰国(每吨14129美元)的价格则相对较低。从2013年到今年,泰国在价格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2.6%),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价格增长则更为温和。
出口表现:日本品牌的全球足迹
日本在海外玩偶和玩具的出口量连续第八年保持增长,今年(2025年)出口量增加了2.4%,达到1.4万吨。总体而言,日本的出口表现强劲。2018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增幅达到33%。回顾历史,日本的玩具出口量在今年达到了新的高峰,预计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从价值来看,今年(2025年)日本玩具出口额迅速扩张至3.98亿美元。在此期间,出口价值呈现显著增长。2021年的增长速度最为突出,比前一年增长了35%。出口价值曾在2021年达到4.14亿美元的峰值。从2022年到今年,出口增长势头有所减弱。
日本玩具主要出口目的地(2024年)
目的地国家/地区 | 出口量(千吨) | 市场份额(%) |
---|---|---|
中国(内地) | 3.8 | 27 |
美国 | 1.9 | 14 |
中国台湾地区 | 1.4 | 10 |
泰国 | 1.2 | 9 |
韩国 | 1.1 | 8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0.8 | 6 |
马来西亚 | 0.8 | 6 |
其他 | 3.0 | 21 |
总计 | 14 | 100 |
中国(内地)(3800吨)、美国(1900吨)和中国台湾地区(1400吨)是日本玩具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三者合计占总出口量的52%。泰国、韩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共同占据了另外32%的市场份额。
从2013年到今年,马来西亚的年复合增长率最高(34.0%),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出货量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日本玩具主要出口价值(2024年)
目的地国家/地区 | 出口价值(百万美元) | 市场份额(%) |
---|---|---|
中国(内地) | 123 | 31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63 | 16 |
美国 | 62 | 16 |
韩国 | 25 | 6 |
中国台湾地区 | 24 | 6 |
英国 | 21 | 5 |
澳大利亚 | 16 | 4 |
其他 | 64 | 16 |
总计 | 398 | 100 |
从价值上看,中国(内地)(1.23亿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6300万美元)和美国(6200万美元)是日本玩具在海外最大的市场,三者合计占总出口额的62%。
在主要目的地国家中,中国(内地)的出口价值年复合增长率最高,达到32.9%,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增长速度则更为温和。
今年(2025年),日本玩具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29005美元,比去年(2024年)上涨了12%。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回顾历史,平均出口价格曾在2013年达到每吨33685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到今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此前的强劲势头。
在主要出口市场中,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今年(2025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价格最高,为每吨57611美元,而对泰国的出口平均价格(每吨6147美元)则相对较低。
从2013年到今年,对中国台湾地区出口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3.4%),而对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增长速度则更为温和。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玩具市场的活力与特质。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中国与日本在玩具贸易上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中国(内地)作为日本玩具进口的最大来源地,无论在数量还是价值上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凸显了中国制造在日本市场中的核心地位和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日本对中国(内地)的玩具出口也在持续增长,这表明日本本土玩具品牌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这种双向的贸易流动,为两国跨境电商和贸易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合作与竞争空间。
对于国内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耕日本玩具市场,不仅要关注其整体消费和进口量的增长,更要理解日本消费者对玩具的品质、设计、知识产权以及文化内涵的独特偏好。日本市场对高品质、创新设计和与动漫、游戏IP结合的玩具需求旺盛。此外,随着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人玩具和收藏品市场也呈现出增长态势,这为国内生产商和品牌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在价格策略上,虽然中国产品在量上占据优势,但在平均价格上仍有提升空间。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深挖细分市场等方式,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同时,对于日本本土品牌的出海策略,国内企业也可以从中学习其品牌运作、市场定位和渠道拓展的经验。
总之,日本玩具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成熟市场。理解其深层需求、把握消费趋势、优化产品供给,对于寻求在该市场长期发展的中国跨境企业至关重要。
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市场动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海外业务策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