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亚太硅电钢市场将达613亿美元!
在亚太地区需求逐步增加的推动下,硅电钢市场有望在未来十年内保持稳定增长。根据预测,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价值,该领域皆将以稳健的增长态势发展,将于2035年达到约3000万吨的市场规模,以及613亿美元的市场价值。
市场前景
由于亚太地区对于硅电钢平轧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十年该市场将保持上升趋势,尽管增速有所放缓。在2024年至2035年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3.5%,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吨。
从价值维度来看,2024年至2035年间市场预计年均增长率为4.9%,到2035年达到613亿美元(以名义批发价格计)。
消费情况
亚太地区的消费情况
2024年,亚太地区硅电钢平轧产品的消费量估计为2100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整体来看,从2013年至2024年,消费总量以年均6.0%的增速增长,但期间也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波动。基于2024年的数据,消费量较2022年的峰值下降了约3.6%。消费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9年,当时消费量同比增加了9.1%。
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亚太地区硅电钢平轧产品市场规模下滑至362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8.2%。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与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及零售商利润)。总体来看,2013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保持强劲增长,但2023年至2024年的增速略有放缓。
按国家划分消费情况
国家 | 消费量(2024年) | 市场份额 | 年均增长率(2013-2024年) |
---|---|---|---|
中国 | 1800万吨 | 88% | +7.5% |
印度 | 954千吨 | 未披露 | +3.6% |
日本 | 580千吨 | 2.8% | -3.3% |
从人均消费来看,中国(13公斤/人)、韩国(7.1公斤/人)和日本(4.7公斤/人)为2024年的头三个消费占比突出国家/地区。
生产情况
2024年,亚太地区硅电钢平轧产品的生产量达到2200万吨,较2023年增长1.9%。整体来看,相较2013年,生产量保持了年均6.4%的复合增速。峰值出现在2022年,当时生产量达到2300万吨。从趋势来看,中国依然是最大生产国,占比接近90%,远超过第二大生产国日本和第三大生产国韩国。
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的生产总值估算为315亿美元,略低于2022年的峰值432亿美元。
进口情况
亚太地区硅电钢平轧产品的进口量连续第三年下降,2024年进口总量下降至160万吨,同比减少6.5%。进口量的峰值出现在2017年,当时达到了210万吨。从进口国家来看:
国家 | 进口量(2024年) | 市场份额 |
---|---|---|
印度 | 74.7万吨 | 47% |
韩国 | 16.5万吨 | 未披露 |
中国 | 14.9万吨 | 未披露 |
尽管进口量波动,但印度继续稳居亚太地区最大的硅电钢进口市场。
出口情况
2024年,亚太地区硅电钢平轧产品的出口量增长5.3%,达到320万吨。中国、日本及韩国是主要的出口国,其中中国以46%的出口占比继续领先。此外,台湾和越南虽然份额相对较少,但增速较快。价格方面,产品平均出口价格为1617美元/吨,同比下降7%。
国家 | 出口量(2024年) | 出口额 | 出口价格 |
---|---|---|---|
中国 | 140万吨 | 未披露 | 未披露 |
日本 | 591千吨 | 未披露 | $2191/吨 |
韩国 | 487千吨 | 未披露 | 未披露 |
中国的出口占比及价值在过去十年显著增加,显示了其生产规模与出口能力的全球竞争力。
综上,亚太地区正成为全球硅电钢平轧产品的重要消费及生产中心,这为国内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机遇。建议国内的相关企业密切关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市场动态,为企业业务的长期发展做好储备和规划。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