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PI数据揭秘:关税影响小于预期!跨境卖家的新机会?
今年,全球贸易格局持续演变,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美国财政部官员Scott Bessent近期针对通货膨胀数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关税并未显著推高消费品价格。
据外媒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7%,略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3.1%。
财政部长的顾问Joe Lavorgna对关税导致通货膨胀的担忧不以为然。他指出,自从关税实施以来,汽车价格(被认为是高度关税敏感的商品)下降了1.3%。他认为,出口商承担了大部分关税成本,而非美国消费者或企业,并援引了稳定的企业盈利和股市表现作为佐证。
尽管高盛此前预测美国消费者最终将承担67%的关税成本,但Lavorgna对此表示异议,认为通货膨胀数据并不支持这种预测。同时,美联储主席Jerome Powell警告说,关税可能会导致暂时的价格上涨或持续的通胀压力。
海外报告的数据显示,虽然部分行业面临与关税相关的成本压力,但更广泛的通货膨胀趋势仍然平缓。今年的总体CPI有所波动,从1月份的3%降至3月份的2.3%,然后在7月份回升至2.7%。
以下是今年年初以来美国CPI的具体数据:
月份 | CPI同比增长率 (%) |
---|---|
1月 | 3.0 |
3月 | 2.3 |
7月 | 2.7 |
此外,一些行业可能更容易受到关税的影响。例如,对进口原材料依赖度高的制造业,可能会感受到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而另一些行业,由于其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可能更容易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汽车行业的影响
Joe Lavorgna特别提到了汽车行业,指出关税实施以来,汽车价格反而下降了1.3%。这可能表明,汽车制造商正在通过降低利润或寻找替代供应商来应对关税的影响。此外,汽车需求的下降也可能导致价格下跌。
出口商的应对
Lavorgna认为出口商承担了大部分关税成本。这可能意味着,出口商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降低出口价格,从而牺牲了自己的利润空间。此外,出口商也可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或开拓新市场来应对关税的影响。
对国内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关税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 关注行业动态:密切关注外媒报道,了解关税政策的最新进展及其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 优化供应链: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降低对特定国家的依赖,以降低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 拓展多元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传统市场的依赖,以分散风险。
- 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应对关税带来的挑战。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