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磷肥市场2035年将达48亿美元,印度消费量惊人
2025年7月,一份由国际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引起了亚洲农业领域的关注。这份聚焦磷肥市场的分析报告描绘了未来十年的行业图景。新媒网跨境获悉,报告预测亚洲磷肥需求量将持续攀升,到2035年市场体量有望达到1500万吨,市值预计突破48亿美元。
市场前景逐步明朗
报告数据显示,在亚洲农业发展的推动下,磷肥市场将延续增长态势。2024至2035年间,市场消费量年均增速预计维持在0.7%左右。按此趋势,2035年消费总量将突破1500万吨大关。从市场价值维度观察,同期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2.0%,届时市场总值将攀升至48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
消费格局稳中有变
2024年亚洲磷肥消费量达1400万吨,较上年增长2.6%。整体消费趋势保持平稳,目前尚未突破历史峰值1500万吨。市场总值方面,去年亚洲磷肥市场总规模约38亿美元,同比微降1.6%。该数据涵盖生产商与进口商收入,未计入物流及零售环节成本。
从区域分布看,印度以520万吨的年消费量位居亚洲首位,占据总量36%的份额。印度尼西亚(200万吨)和以色列(中东国家,200万吨)分列二三位,其中以色列占比约14%。过去十年间,印度的磷肥年消费增长率稳定在1.8%,以色列则以2.4%的增速领跑主要消费国。
市场价值维度呈现不同格局:印度(9.38亿美元)、以色列(7.1亿美元)和孟加拉国(4.56亿美元)三国占据55%市场份额,合计规模领先。越南、印尼、中国、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共同构成另外33%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以11.4%的年均增速成为价值增长最快的国家。
人均消费量差异显著。以色列以人均200公斤的用量高居榜首,黎巴嫩(中东国家,52公斤)、约旦(中东国家,26公斤)和哈萨克斯坦(中亚国家,19公斤)紧随其后,均远超全球人均3公斤的消费水平。
产品结构特征明显
在磷肥品类中,过磷酸盐以1100万吨消费量占据主导地位,占总量的78%。其他磷肥品类消费量为310万吨。市场价值分布同样呈现集中态势,过磷酸盐以32亿美元产值成为绝对主力,其他品类产值约6.72亿美元。
生产端稳健运行
2024年亚洲磷肥产量温和增长1.9%,达到1400万吨。近十年间,该地区产量保持年均1%的稳定增速。产值方面,去年总产出约44亿美元,较历史峰值52亿美元有所回调。
生产地域分布集中。印度(530万吨)、中国(280万吨)和以色列(280万吨)三国贡献了76%的产量。越南、黎巴嫩、哈萨克斯坦和约旦合计占16%份额。其中哈萨克斯坦近十年产量增速达9.2%,发展势头最为强劲。
生产品类同样以过磷酸盐为主,1300万吨的年产量占总量的92%,其他磷肥品类产量约120万吨。产值分布中,过磷酸盐以36亿美元占绝对优势。
贸易流动持续活跃
进口领域呈现回暖态势。2024年亚洲磷肥进口量达340万吨,结束连续两年下行趋势。进口总值同步回升至10亿美元。新媒网跨境注意到,印尼以180万吨进口量成为最大采购国,占区域总进口量的54%。孟加拉国(76.6万吨)、马来西亚(24.1万吨)和伊朗(中东国家,20.7万吨)紧随其后。进口品类中,非过磷酸盐类磷肥占比62%,约210万吨。
价格方面呈现分化特征。亚洲地区磷肥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306美元,其中过磷酸盐均价达每吨601美元,其他品类均价为每吨122美元。伊朗进口价格最高(每吨838美元),印尼进口成本最低(每吨113美元)。
出口市场表现亮眼。2024年亚洲磷肥出口量跃升16%至360万吨,创历史新高。出口总值达11亿美元。中国以220万吨出口量领跑,占区域总量的60%。以色列(84.7万吨)和印度(占总量5.3%)分列二三位。出口品类高度集中,过磷酸盐以340万吨出口量占据94%的份额。
出口价格呈现区域差异,亚洲市场均价为每吨301美元。黎巴嫩出口价格最高(每吨668美元),印度出口价格最具竞争力(每吨162美元)。
新媒网跨境认为,随着亚洲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磷肥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其市场活力有望持续释放。未来十年,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理念或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保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