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镍出口235%狂飙!跨境掘金新能源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格局中,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其各个产业的发展态势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关键原材料的供需变化,牵动着全球产业链的神经。未锻轧镍,作为不锈钢、合金、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市场动态更是直接反映了工业发展的脉搏。对于深耕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和把握未锻轧镍市场的趋势,对于优化供应链、布局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日,海外数据分析机构发布的市场洞察,为我们揭示了中国未锻轧镍市场的最新发展格局和未来趋势展望。
市场展望
展望未来,中国未锻轧镍市场预计将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海外报告分析指出,从2024年到2035年,中国未锻轧镍的市场规模在量方面有望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5年达到120万吨;在价值方面,同期市场规模预计将以年均3.8%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达到224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这一增长预期,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镍需求持续旺盛的趋势。
消费趋势
回顾过去一年,即2024年,中国未锻轧镍的消费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同比下降6.6%,总量达到84.1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未锻轧镍消费量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然而,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此前的消费量整体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曾在历史高点达到110万吨。这表明尽管短期内市场有所调整,但长期消费需求仍具韧性。
在价值方面,2024年中国镍市场收入显著下降至148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20%。尽管如此,从整体趋势看,消费额度在经历2022年的242亿美元高峰后,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整体趋势仍显示出一定的平稳性。
生产动态
在生产端,2024年中国未锻轧镍的产量达到86.4万吨,较上一年增长2.5%。从2013年至2024年的数据来看,中国镍的总产量呈现出年均2.0%的温和增长,其间虽有波动,但在2017年曾录得17%的显著增长。产量曾在2022年达到88.5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至2024年,产量略有下降,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价值方面,2024年镍产量估值降至150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整体而言,生产价值呈现温和扩张态势。2022年曾出现47%的大幅增长,达到221亿美元的峰值。从2023年至2024年,生产价值增长未能延续此前的强劲势头。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镍生产领域保持着稳定的产能,并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进口格局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对未锻轧镍的进口需求一直备受关注。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后,2024年中国未锻轧镍的进口量终于出现回升,达到10万吨。然而,从更长周期来看,整体进口量仍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进口量曾在2016年达到35.3万吨的峰值,而在2017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量则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价值方面,2024年镍进口额大幅下降至17亿美元。尽管如此,从长期趋势看,进口价值仍呈现出一定的收缩。2021年曾录得168%的显著增长,达到49亿美元的峰值。从2022年至2024年,进口价值则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从主要进口来源国来看,2024年俄罗斯联邦是中国未锻轧镍的最大供应国,占总进口量的46%。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占18%;加拿大位列第三,占比7.5%。
以下是中国主要未锻轧镍进口来源国的市场份额和增长情况:
国家/地区 | 2024年进口量占比(按体积)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体积) | 2024年进口额占比(按价值)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价值) |
---|---|---|---|---|
俄罗斯联邦 | 46% | -4.6% | 46% | -3.8% |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 18% | +55.5% | 17% | +53.9% |
加拿大 | 7.5% | -10.7% | - | - |
日本 | - | - | 7.7% | -1.8% |
(注:表格数据为原文提及的主要国家,部分国家未提供完整四项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作为新兴的镍供应大国,其对中国的出口量和价值均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这反映了全球镍供应格局的调整,以及中国与周边地区供应链合作的深化。
2024年,中国未锻轧镍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7043美元,较上一年下降26.3%。整体而言,进口价格波动较大,但从长期看趋势相对平稳。2021年曾出现34%的明显增长。2022年平均进口价格达到每吨25127美元的峰值,随后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有所回落。
在主要供应国中,2024年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平均进口价格相对较高,分别为每吨19561美元和17885美元;而南非和马达加斯加的平均价格则相对较低,分别为每吨15529美元和15787美元。
从2013年至2024年价格增长率来看,英国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年均增长1.7%,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价格增长则相对平缓。
出口表现
中国在未锻轧镍出口方面,近年来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中国未锻轧镍的出口量大幅增长235%,达到12.3万吨,这是连续第三年实现增长。在此之前,出口量曾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量在2022年曾实现313%的惊人增长,并在2024年达到峰值,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在价值方面,2024年镍出口额激增至21亿美元。整体而言,出口价值也呈现显著增长。2022年曾录得501%的超高增长率。出口额在2024年达到峰值,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继续保持增长。
在出口目的地方面,2024年中国未锻轧镍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台湾地区(4.2万吨)、韩国(4万吨)和新加坡(2.1万吨),这三个地区合计占中国总出口量的84%。
国家/地区 | 2024年出口量(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体积) | 2024年出口额(百万美元)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按价值) |
---|---|---|---|---|
中国台湾地区 | 42000 | +39.5% | 713 | +40.5% |
韩国 | 40000 | - | 676 | - |
新加坡 | 21000 | - | 345 | - |
(注:表格数据为原文提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部分国家未提供完整四项数据)
在主要目的地中,中国台湾地区在出口量和出口额方面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9.5%和40.5%。这表明中国与周边地区在镍产品贸易上的紧密联系和持续深化。
2024年中国未锻轧镍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16764美元,较上一年下降23.6%。从长期看,出口价格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2022年平均出口价格曾大幅增长46%,达到每吨27368美元的峰值,随后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有所回落。
在主要出口市场中,2024年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平均出口价格相对较高,分别为每吨18031美元和17297美元;而比利时和新加坡的平均价格则相对较低,分别为每吨15980美元和16389美元。
从2013年至2024年价格增长率来看,对中国台湾地区的供应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0.8%,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增长则相对平缓。
市场启示与未来展望
综合来看,中国未锻轧镍市场正经历一个动态调整与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消费量的短期波动与生产及出口的强劲增长并存,反映出国内产业韧性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镍材料的需求将持续为市场提供强劲动力。
中国在镍产业链上的布局,从原材料进口到产品出口,再到深加工和应用,体现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波动性,保障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优化供应链结构,将是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这些数据不仅是冷冰冰的数字,更是洞察市场机遇、规避潜在风险的重要风向标。关注镍市场未来需求的高增长潜力,特别是来自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拉动,有助于提前布局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跨境贸易。同时,深入了解全球镍资源分布和贸易流向,审视主要供应国的政策变化和出口限制,对于确保供应链安全,多元化采购渠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中国镍产品的出口增长,也预示着国内相关产业在技术、成本和产品质量方面的提升。跨境电商和贸易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更多高附加值的镍基产品走向世界。同时,也需密切关注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合理管理汇率风险,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未锻轧镍市场将继续承载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从业者应持续关注其动态,以更加务实理性的态度,把握时代脉搏,为中国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