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混合肥料市场2035年或达665亿美元!中国占比近半,掘金正当时?
亚洲混合肥料市场受到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需求的推动,一直备受关注。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市场预测
亚洲地区对混合肥料的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将保持上升趋势。到2035年,市场容量预计将达到9700万吨。
从价值方面看,预计2024年至2035年期间,市场将以+2.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底,市场价值将达到665亿美元(名义批发价格)。
消费情况
2024年,亚洲混合肥料消费量下降4.2%,为9100万吨。总体而言,消费量继续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消费量在2017年达到最高峰,为9800万吨,但从2018年至2024年,消费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2024年,亚洲混合肥料市场规模收缩至494亿美元,较上年减少7.6%。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这些成本将包含在最终消费价格中)。从2013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趋势表明整个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波动。消费水平在2022年达到顶峰,为577亿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消费未能重拾势头。
各国消费量
中国仍然是亚洲最大的混合肥料消费国,消费量为4300万吨,约占总量的47%。中国的混合肥料消费量超过第二大消费国印度(1300万吨)的两倍。印度尼西亚以620万吨的消费量位居第三,占6.8%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的混合肥料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其余消费国的平均年消费增长率如下:印度(每年+1.3%)和印度尼西亚(每年-0.3%)。
从价值方面看,中国(204亿美元)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印度(70亿美元)位居第二。其次是土耳其。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的混合肥料市场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其余消费国的平均年市场增长率如下:印度(每年+1.7%)和土耳其(每年+12.7%)。
2024年,混合肥料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每人79公斤)、越南(每人46公斤)和土耳其(每人38公斤)。
从2013年到2024年,土耳其的增幅最大(复合年增长率为+2.7%),而其他领先国家的消费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生产情况
2024年,亚洲混合肥料产量为9200万吨,与上年持平。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产量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趋势保持一致,某些年份出现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波动。2015年的增速最快,较上年增长8.1%。产量在2021年达到最高峰,为9400万吨;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产量略有下降。
按出口价格计算,2024年混合肥料产量略有下降,至501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总产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其价值在过去十一年中以平均每年+2.4%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表明整个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波动。基于2024年的数据,产量较2022年的指数下降了-11.4%。2021年的增速最为显著,产量较上年增长了35%。产量在2022年达到最高峰,为566亿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产量未能重拾势头。
各国产量
中国仍然是亚洲最大的混合肥料生产国,产量为5000万吨,占总量的55%。中国的混合肥料产量超过第二大生产国沙特阿拉伯(810万吨)的五倍。印度以630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三,占6.9%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的混合肥料产量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其余生产国的平均年产量增长率如下:沙特阿拉伯(每年+12.4%)和印度(每年-1.5%)。
进口情况
2024年,亚洲混合肥料的国外供应量下降了-16.5%,为1600万吨,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结束了两年的上升趋势。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进口量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表明某些年份出现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波动。2015年的增速最为显著,较上年增长24%。在本报告所述期间,进口量在2020年达到最高峰,为2000万吨;然而,从2021年到2024年,进口量未能重拾势头。
按价值计算,2024年混合肥料进口额降至97亿美元。在本报告所述期间,进口额呈现温和增长。2022年的增速最为显著,较上年增长61%。因此,进口额达到最高峰,为157亿美元。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额的增长未能重拾势头。
各国进口量
印度是主要的进口国,进口量约为70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3%。泰国(13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8.4%(按实物计算),位居第二,其次是中国(8.1%)、巴基斯坦(6.2%)、土耳其(5%)和越南(4.6%)。菲律宾(65.2万吨)、缅甸(47万吨)、日本(45.6万吨)和马来西亚(44.7万吨)远远落后于领先者。
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混合肥料进口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3%。与此同时,缅甸(+18.3%)、菲律宾(+5.3%)和巴基斯坦(+4.8%)呈现出正增长。此外,缅甸成为亚洲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从2013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3%。相比之下,土耳其(-1.1%)、中国(-1.8%)、马来西亚(-2.0%)、日本(-3.3%)、泰国(-5.2%)和越南(-6.0%)在同一时期呈现出下降趋势。印度(+15个百分点)、缅甸(+2.4个百分点)和巴基斯坦(+2个百分点)在总进口量中所占的份额显著增强,而日本、中国、越南和泰国所占的份额分别减少了-1.8%、-3.2%、-5.7%和-8.9%。其他国家的份额在整个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按价值计算,印度(38亿美元)是亚洲最大的混合肥料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量的39%。泰国(7.41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量的7.6%。其次是中国,占7.5%。
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混合肥料进口额以平均每年+6.4%的速度增长。其余进口国的平均年进口额增长率如下:泰国(每年-3.9%)和中国(每年-1.7%)。
进口类型
2024年,磷酸二铵(740万吨)和氮磷钾(NPK)混合肥料(500万吨)是主要的混合肥料类型,分别约占总进口量的46%和31%。紧随其后的是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24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5%。磷酸一铵(MAP)(72.3万吨)和磷钾(PK)混合肥料(36万吨)在总进口量中所占的份额较小。
从2013年到2024年,磷钾(PK)混合肥料的增幅最大(复合年增长率为+18.4%),而其他产品的采购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最大的进口混合肥料类型是磷酸二铵(52亿美元)、氮磷钾(NPK)混合肥料(26亿美元)和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11亿美元),合计占总进口量的92%。磷酸一铵(MAP)、磷钾(PK)混合肥料和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硝酸盐和磷酸盐的进口量略有滞后,合计占8.4%。
在主要进口产品中,磷钾(PK)混合肥料的进口额增长率最高,在报告所述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2.5%,而其他产品的采购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各类别的进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进口价格为每吨605美元,较上年上涨6.7%。总体而言,进口价格呈现温和增长。2021年的增速最为显著,较上年增长57%。进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最高峰,为每吨825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类产品的价格差异显著;价格最高的产品是磷酸一铵(MAP)(每吨703美元),而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每吨451美元)的价格最低。
从2013年到2024年,磷酸二铵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3.2%),而其他产品的价格涨幅较为温和。
各国家/地区的进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进口价格为每吨605美元,较上年上涨6.7%。总体而言,进口价格持续小幅上涨。2021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57%。进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最高峰,为每吨825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略有下降。
各目的地国家/地区的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进口国中,日本的价格最高(每吨658美元),而菲律宾的价格最低(每吨426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越南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2.7%),而其他领先国家/地区的价格涨幅较为温和。
出口情况
2024年,亚洲混合肥料出口量约为1700万吨,较上年增长9.3%。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过去十一年间,出口量以平均每年+6.7%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表明整个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波动。基于2024年的数据,出口量较2021年的指数下降了-5.4%。2014年的增速最为显著,较上年增长38%。在本报告所述期间,出口量在202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1800万吨;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量未能重拾势头。
按价值计算,2024年混合肥料出口额总计93亿美元。总体而言,出口额持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出口额较上年增长103%。出口额在2022年达到最高峰,为117亿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额未能重拾势头。
各国出口量
2024年,中国(890万吨)是混合肥料的主要出口国,占总出口量的52%。紧随其后的是沙特阿拉伯(53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31%。韩国(55.8万吨)、土耳其(49.5万吨)、越南(32.9万吨)和哈萨克斯坦(32.2万吨)等出口国合计占总出口量的10%。
从2013年到2024年,在主要出口国中,沙特阿拉伯的出货量增幅最为显著(复合年增长率为+86.3%),而其他领先国家/地区的增幅较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2024年中国(46亿美元)、沙特阿拉伯(30亿美元)和土耳其(2.57亿美元)的出口额最高,合计占总出口额的84%。
在报告所述期间,沙特阿拉伯的出口额增幅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82.5%,而其他领先国家/地区的出货量增幅较为温和。
出口类型
2024年,磷酸二铵(870万吨)是主要的混合肥料类型,占总出口量的51%。紧随其后的是磷酸一铵(MAP)(350万吨)、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290万吨)以及氮磷钾(NPK)混合肥料(190万吨),合计占总出口量的49%。
从2013年到2024年,磷酸二铵的出口量以平均每年+5.4%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磷酸一铵(MAP)(+14.1%)、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8.6%)以及氮磷钾(NPK)混合肥料(+3.7%)均呈现出正增长。此外,磷酸一铵(MAP)成为亚洲出口增长最快的类型,从2013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1%。磷酸一铵(MAP)(+11个百分点)和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3.1个百分点)在总出口量中所占的份额显著增强,而氮磷钾(NPK)混合肥料和磷酸二铵所占的份额分别减少了-4%和-7.3%。
按价值计算,磷酸二铵(50亿美元)仍然是亚洲供应的最大混合肥料类型,占总出口额的54%。磷酸一铵(MAP)(21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22%。其次是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占12%。
从2013年到2024年,磷酸二铵的出口额以平均每年+7.4%的速度增长。其他产品的平均年增长率如下:磷酸一铵(MAP)(每年+17.1%)和矿物或化学肥料,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每年+9.5%)。
各类别的出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出口价格为每吨549美元,较上年下降-7.1%。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小幅增长。2021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60%。在本报告所述期间,出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每吨802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略有下降。
各类产品的价格差异显著;价格最高的产品是磷钾(PK)混合肥料(每吨1638美元),而矿物或化学肥料的平均出口价格,含有氮和磷两种肥料元素,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磷酸盐(每吨396美元)的价格最低。
从2013年到2024年,磷钾混合肥料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3.4%),而其他产品的价格涨幅较为温和。
各国家/地区的出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出口价格为每吨549美元,较上年下降-7.1%。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小幅上涨。2021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60%。在本报告所述期间,出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每吨802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略有下降。
各原产国/地区的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供应国/地区中,越南的价格最高(每吨669美元),而哈萨克斯坦的价格最低(每吨398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越南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3.2%),而其他领先国家/地区的价格涨幅较为温和。
中国跨境电商从业者可以密切关注亚洲混合肥料市场的动态,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为国内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