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海运运价暴跌51%,港口拥堵或持续至2025!
亚欧海运市场近期出现新变化。新媒网跨境获悉,持续六周的亚洲至北欧航线运价上涨态势暂时停歇,多个关键指数显示现货价格出现松动。
港口集装箱堆积场景
根据外媒最新发布的全球集装箱指数(WCI),上海至鹿特丹航线40英尺集装箱运价环比下滑2%,报收3384美元,终结了此前连续六周的涨势。其他指数则呈现分化态势: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维持在3996美元水平,丹麦分析机构Xeneta的XSI指数同样企稳于3393美元。值得关注的是,Freightos平台的FBX指数逆势上涨14%,将亚欧航线报价推高至3522美元。
"当前市场报价整体平稳。"某货代公司负责人向新媒网跨境透露,"部分高端承运商为保持竞争力,已开始小幅调低报价。除厦门港仓位稍显紧张外,其他港口出货基本通畅,即使在传统旺季前夕,舱位获取也并不困难。"
但平静局面可能很快被打破。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丹麦籍)警示,北欧港口持续恶化的拥堵状况或将再次推高现货价格。他在分析报告中指出:"港口拥堵问题预计将延续至2025年底。"目前多家船运公司已采取跳港、调整航线等措施应对延误,这些举措客观上增加了托运人的运营成本和操作难度。
与亚欧干线企稳形成反差,地中海航线出现明显下滑。WCI数据显示,上海至热那亚航线周跌幅达7%,40英尺集装箱报价降至3491美元。多位货代从业者证实,地中海航线运价已跌破北欧航线水平,这种现象近年实属罕见。
北美航线方面,运价下行趋势仍在延续。上海至洛杉矶航线报价下跌8%至2931美元,上海至纽约航线回落5%至4839美元。桑德分析认为:"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改变市场规律,特别是跨太平洋航线。地缘因素已打乱传统运价周期。"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西海岸航线现货价格在过去五周内骤降51%。随着提前出货潮消退及新关税政策临近,桑德预判东海岸航线跌幅将加速扩大,东西海岸价差有望在七月末收窄至1000美元以内。
跨大西洋市场同样出现回调。鹿特丹至纽约航线现货价格回落6%至1990美元,基本回归两周前水平。新媒网跨境预测,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港口拥堵、运力调配与地缘因素相互交织,将持续考验各大航线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