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恢复6.99美元收费!关税巨压,商品暴涨29%!

2025-09-03Walmart

Image

一点风就能刮起浪,这年头,啥事都得精打细算!

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在眼下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就像一潭水,任何微小的涟漪都可能激起不小的波澜。最近,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恢复收取一笔购物手续费的事儿,就在大洋彼岸的零售市场里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背后,可不仅仅是几块钱的事儿。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大约在今年四月底,沃尔玛悄悄地恢复了一项收费:对于订单金额低于35美元的食品杂货,它会收取一笔6.99美元的购物手续费。这笔费用可不管你是选择沃尔玛送货上门,还是自己跑到店里去自提,都得掏。回想一下,这笔费用在几年前,也就是疫情最紧张那会儿,可是被暂时免除了的。所以,这会儿突然“重出江湖”,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琢磨。

这笔小小的手续费,怎么就成了“风向标”?

您可能会问,区区6.99美元,对于一个零售巨头来说,能算个什么事儿呢?但问题就出在,它恢复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正好赶上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尤其是某些国家的贸易政策正在进行深度调整的时候,这让人很难不把它与当下备受关注的关税政策联系起来。

刚开始,不少市场观察人士就猜测,沃尔玛此举是不是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关税成本,想把这部分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尤其是那些购买金额较小、对价格更敏感的低门槛消费者。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从长远来看,这步棋可能就显得有些欠考虑了,毕竟这批消费者是维系日常销售的基础。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沃尔玛很快就站出来澄清,明确表示恢复这笔手续费和新的关税政策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他们也指出,市场上其他一些大型零售商也在采取类似措施。比如,美国另一家零售巨头塔吉特,也对那些低于35美元的当日送达订单,收取9.99美元的送货费。看起来,这似乎是零售行业的一种普遍趋势。

但无论零售商给出怎样的解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这个时候突然增加一笔额外的开销,无疑是雪上加霜。要知道,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物价普遍上涨的大背景下,很多进口商品的价格本来就已经水涨船高了。像是咱们熟悉的跨境电商平台,比如Temu和Shein上那些原本以低价著称的小商品,现在不少也面临着提价的压力。如今,连日常的生活消费品都要额外支付手续费,这对于那些收入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每一点额外的支出都意味着更大的生活压力。

关税这根“弦”,牵动着每一个人的钱袋子

要说最近最牵动人心的经济议题,恐怕“关税”绝对能排得上号。它就像一根绷得紧紧的弦,稍微一碰,就能引发整个市场的共鸣。

前段时间,一家名为SmartScout的电商情报公司发布了一份数据,这份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他们从今年4月9日开始追踪,发现仅仅在亚马逊这一个平台上,就有大约930种商品的售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平均涨幅达到了惊人的29%!而且,这种涨价趋势主要集中在服装、珠宝、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日常消费类别。这说明,关税的影响,已经实实在在地传导到了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商品上。

更让人咋舌的是,一些美国本土的商家也纷纷晒出了他们最新的关税账单。这些账单显示,不少商品的关税金额竟然远高于商品的货值本身!这意味着,这些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市场的商品,在抵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其售价必然要经历一次大幅的跳涨。

举几个真实的例子您就明白了:

比如,美国一家知名的智能家居和摄像头销售商Wyze,为了进口一批中国生产的泛光灯,竟然需要一次性缴纳25.5万美元的关税。而这批泛光灯的货物总价值,其实也才16.72万美元。这笔关税,比货值高出了一大截,这样的成本谁来承担?

再比如,美国纽约一家男士护理用品公司埃斯纳尔,他们进口了一批总价值3000美元的中国商品,结果却被要求支付高达4600美元的关税,这个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50%!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高额的关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高着大批商品的最终价格。在这样的市场大背景下,新媒网跨境认为,即使沃尔玛仅仅是恢复了区区0.99美元的手续费,也可能像投入湖面的小石子一样,激起“千层浪”,引发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和不满。

成本转移的“罗生门”:企业如何应对高压?

其实,面对高关税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像沃尔玛这样通过手续费来调整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最近,这种“成本转嫁”的讨论和实践,在很多企业身上都能看到。毕竟,在高关税的氛围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市场和消费者的强烈反应。

回想一下今年四月下旬,就曾有消息传出,说电商巨头亚马逊打算在商品总标价旁边,直接显示其包含的关税成本,这意思就是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这件商品里有多少钱是为关税买单的。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连白宫都注意到了,并通过发言人莱维特对亚马逊的这一考虑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随后,亚马逊也迅速做出了回应。他们表示,这仅仅是旗下低价商城Amazon Haul团队的一个“考虑”,并非亚马逊主站的正式计划,更从未在任何产品上实施过。紧接着,亚马逊的官方公共政策账号也发表声明,斩钉截铁地表示,公布关税附加费的计划从未获得批准,也绝不会发生。

很显然,在当前这个敏感时期,像亚马逊这样拥有巨大市场影响力的零售巨头,是很难公开透明地将关税成本直接摊给美国消费者的。这种做法一旦推行,其可能引发的舆论风暴和消费者反弹,是任何企业都难以承受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像亚马逊一样,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话语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面对飙升的关税成本,许多实力相对较弱的美国企业,选择了更加“开诚布公”的方式来应对。

例如,美国一家玩具零售商BigBadToyStore就曾明确表示,他们公司绝大部分商品都产自中国和越南。在新的关税政策下,消费者购买这些商品,基本需要额外支付15%到40%的费用。为了让消费者了解情况,这家公司甚至特意给客户发送邮件,详细解释了关税是如何影响这些费用的。

更直接的例子是公司Dame。他们更加果断,对于所有购买了中国制造商品的顾客,直接增收5美元。而且,这笔费用还被冠以“特朗普关税附加费”的名义,清清楚楚地标注在顾客的付款页面上。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直言不讳地说,这笔附加费根本无法覆盖公司所有的损失,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这笔额外的支出到底是因为什么,应该向谁去“抱怨”。

这些案例都反映出,高关税政策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压力,而企业也必须想方设法去应对。

像全球知名的玩具巨头美泰公司,就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高关税政策持续进行,该公司今年预计将因此损失大约2.7亿美元。面对如此巨大的潜在损失,美泰的首席执行官也表示,为了减轻未来的损失,公司已经计划分散供应链,积极寻找除了中国以外的更多生产基地。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上调在美国销售的商品价格。

新媒网跨境获悉,从以上种种现象不难看出,无论是通过涨价、收取附加费,还是调整供应链,关税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真实客观、不容忽视的。但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要维持盈利,另一方面又要顾及消费者的接受度。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摆在所有相关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每一点看似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成为牵动市场神经的关键。未来的商品定价和消费趋势,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3876.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沃尔玛恢复低于35美元订单收取手续费引发关注,或与关税政策及成本转嫁有关。关税上涨已导致亚马逊等平台商品涨价,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可能通过涨价、附加费或调整供应链应对。高关税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企业需平衡盈利与消费者接受度。
发布于 2025-09-03
查看人数 13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