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9月政策巨变。跨境电商将面临关税劳工新挑战!

跨境行业风云变幻,政策与法规的每一次调整,都牵动着全球贸易的神经。2025年9月,国际贸易领域再次迎来密集更新,多项重要举措相继出台。作为深耕跨境行业的专业观察者,新媒网跨境将为您深度解析本月焦点,助您洞察全球贸易新格局。
美国政府行政动态:政策密集调整
2025年9月,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方面动作频频,系列行政命令与声明预示着未来贸易环境的进一步细化与复杂化。
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第14257号行政令,对互惠关税的范围进行了调整。这项行政令特别豁免了几十种商品,其中包括近40种矿产品。这项调整意味着部分此前受到互惠关税影响的特定商品,将获得新的贸易地位。此类精细化调整,反映出政府在整体关税策略下,对具体产业供应链稳定性和国内需求平衡的考量。
与此同时,总统特朗普再次通过社交媒体释放信号,威胁如果欧盟不停止对美国科技公司施加“歧视性罚款”,美国将启动**“301条款”调查**。这项威胁延续了此前美国政府对大型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监管挑战的关注。301条款作为美国贸易法的重要工具,赋予了总统广泛的权力,以应对其认为不公平或歧视性的外国贸易行为。此举可能加剧美欧在数字经济和反垄断领域的贸易摩擦。
此外,美国政府还发布了2025年春季统一监管和放松管制议程。该议程详细列出了多个联邦机构,包括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财政部、农业部(USDA)以及联邦海事委员会(FMC)等,计划推行的多项影响国际贸易的法规草案或修订。这些法规涵盖了从安全标准到金融交易的广泛领域,其落地将对相关行业的进出口操作和合规要求产生直接影响。
在关税层面,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公布,美国政府将对厨柜、浴室柜、软体家具、品牌药品和重型卡车征收新关税。这些关税计划于202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系列针对特定商品类别的关税举措,预示着美国贸易政策在保护国内产业、调整全球供应链方面的持续努力。对于从事这些品类跨境贸易的企业而言,需要密切关注其对成本结构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新政速览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9月份发布了一系列重要公告和政策更新,直接影响着进口商的合规操作。
CBP发布了2025年关税要求速查表,旨在帮助进口商更便捷地了解和遵守最新的关税申报要求。此类工具的提供,通常是为了提升贸易便利性,但同时也强调了合规的严谨性。
值得关注的是,CBP通过新闻稿宣布了针对**“最低豁免(de minimis exception)”政策终止的执法和流程**。“最低豁免”通常指低于一定价值的进口商品可以免除关税和部分清关手续。这项豁免的取消意味着,未来即使是小额包裹,也可能需要更严格的申报和关税缴纳流程,这无疑将对跨境电商和个人直邮业务产生深远影响,要求进口商重新评估其物流和成本模型。
在9月的COAC会议上,CBP透露计划在2026财年推出一个专用的强制劳工进口门户网站,并要求进口商强制使用。此举是美国政府打击强制劳工制品进口的又一重要步骤,意味着进口商将面临更严格的供应链溯源和证明义务,以确保其进口商品不涉及强制劳工。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将对企业供应链透明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CBP还发布了一项**“暂扣放行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 WRO)”**,禁止进口台湾制造商巨大机械(Giant Manufacturing)生产的自行车、自行车零部件和配件。WRO是CBP用于阻止涉嫌强制劳工或其他非法行为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工具。此项禁令对特定制造商的供应链产生直接影响,也向整个行业传递了合规审查趋严的信号。
此外,从2025年10月1日起,海关报关行许可证的用户费用将从180.57美元调整至185.38美元。所有在此日期或之后签发的报关行许可证都将适用新的费用标准。这项费用调整是CBP运营成本变化的一部分,对报关行经营者而言,是运营成本的细微变动。
行业与法律前沿:关税合法性挑战与判决
在2025年9月,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美国最高法院将审理两起案件,挑战《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下征收关税的合法性。相关辩论定于11月的第一周进行。这项法律赋予了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采取经济措施的权力,包括征收关税。最高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审理结果,将对未来美国政府实施紧急贸易措施的法律基础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
9月25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在HMTX Industries LLC 诉美国一案中,维持了301条款关税清单3和清单4A的合法性。这些301条款关税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依据《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了7.5%至25%不等的关税。此次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再次确认了这些关税措施的法律效力,意味着相关进口商在短期内仍需继续承担这些关税成本。
美国司法部(DOJ)执法行动:打击贸易欺诈与犯罪
美国司法部(DOJ)在本月加强了其在贸易执法领域的力度,旨在维护贸易秩序和国家安全。
司法部成立了一个跨机构的“贸易欺诈特别工作组”,旨在加大对试图欺诈美国的进口商的执法力度。该工作组的成立表明,美国政府将通过整合多个执法部门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更有效地打击涉及虚报价值、虚假原产地、逃避关税等各类贸易欺诈行为。这要求进口商和报关行必须保持高度的合规性,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此外,司法部宣布,两名来自中国的公司高管因进口芬太尼前体而被分别判处25年和15年监禁。这一判决体现了美国政府对打击非法药物及其前体流入的决心。对于从事化学品及相关敏感产品贸易的企业,此案例敲响了警钟,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和各国法规,确保贸易活动的合法性。
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焦点:国家安全与产业保护
美国商务部在2025年9月启动了多项调查,旨在评估特定进口商品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推进贸易协议的实施。
商务部宣布对个人防护设备(PPE)、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进口及其供应链启动调查。这项调查将根据《232条款》评估这些商品的进口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232条款》允许美国政府在认定进口商品威胁国家安全时,采取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此次调查背景是疫情期间关键医疗物资供应的脆弱性,旨在确保国内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的自给自足能力。
同时,商务部还启动了对工业机械和机器人进口的调查,以确定是否需要保护国内生产商以提升美国国家安全。这一调查反映了美国在关键高科技产业领域的保护主义倾向,旨在通过贸易政策扶持本土制造业,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在贸易协议方面,商务部宣布,根据美欧贸易协议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削减,将适用于2025年8月1日或之后进入美国消费市场的产品。这项调整将有助于降低相关产品的进口成本,促进美欧汽车产业的贸易往来。
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动向:特定商品保障措施申请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本月收到了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调查申请。
三家美国石英制造商联合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ITC对石英表面制品进口启动一项“201条款”保障措施调查。该请愿书寻求对这些产品实施保障性配额和关税。根据《201条款》,如果进口激增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政府可以采取临时性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此举若获批,将对相关石英制品进口商和全球供应链产生显著影响。
工业与安全局(BIS)政策更新:232条款关税下的产品纳入机制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在2025年9月更新了《232条款》关税下的产品纳入请求机制。
BIS宣布,首个针对新的汽车零部件纳入《232条款》关税覆盖范围的请求窗口将于2025年10月1日开放。提交窗口将持续14天,之后是60天的审查期。这一机制允许相关方申请将特定汽车零部件纳入或排除在《232条款》关税之外,反映了政府对特定产业部门的灵活管理。
此外,BIS还宣布再次接受新的产品纳入钢铁和铝衍生物《232条款》关税覆盖范围的请求。此次请求的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29日。这些产品纳入/排除机制的持续运行,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根据自身供应链和产品特性调整关税成本的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合规审查的复杂性。
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制裁执行:违规和解与名单更新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在2025年9月公布了制裁执行和名单更新情况。
OFAC宣布,一家位于休斯顿的货运代理公司同意支付160万美元,以了结其因涉嫌违反多项OFAC制裁计划(包括针对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制裁)而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此案例再次强调了美国制裁法规的域外管辖权和严格执行力度,要求所有与美国有业务往来的实体,无论地理位置,都必须严格审查其交易对手和交易性质,以避免触犯制裁规定。
同时,OFAC也对**《特别指定国民(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SDN)名单》**进行了更新。SDN名单列出了被美国政府认定为威胁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目标的个人和实体,与SDN名单上的实体进行交易可能面临严厉制裁。定期审查和遵守SDN名单是进行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的重要合规要求。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征求意见:评估贸易协定与壁垒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2025年9月启动了多项公众意见征集活动,旨在评估现有贸易协定并识别贸易壁垒。
USTR正在为其**年度《外国贸易壁垒国家贸易评估报告》**征求意见,意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30日。这份报告旨在识别并评估世界各地对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造成障碍的外国贸易壁垒,为美国政府制定贸易政策提供依据。
鉴于美墨加协定(USMCA)的三个参与国将于2026年7月开始联合审查该协议,USTR正在就USMCA的运行情况征求公众意见。意见征集期从2025年9月17日开始,将持续45天。USMCA取代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重要贸易协定。此次审查将评估协议的实施效果和未来方向。
此外,USTR正在征求意见,以评估是否应将现有的178项“301条款”关税豁免延长至2025年11月29日之后。意见必须在2025年10月16日前提交。这些豁免允许特定中国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免于缴纳301条款关税。此次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相关进口商的成本结构和市场竞争力。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监管动态:进口警报与透明化工具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本月也发布了重要的监管信息,涉及食品进口安全和化妆品数据透明度。
FDA将四家公司列入了进口警报名单,原因是这些公司在海产品称重方面存在不当行为。进口警报允许FDA在没有对每批货物进行物理检查的情况下,扣留被认为存在违规问题的进口产品。此举旨在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平贸易,对于海产品进口商而言,需确保其称重和标识的准确性,符合美国监管标准。
FDA宣布推出了**“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公共仪表板”的化妆品产品版本**。这是一个互动工具,旨在方便公众查询关于化妆品产品的实时不良事件数据。此举提高了化妆品行业数据的透明度,消费者和行业观察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产品安全信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sep-policy-changes-tariff-labor-threa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