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印50%关税!纺织巨头订单锐减,中国跨境新机遇
在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演变,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交织影响的当下,跨国贸易领域的波动牵动着无数从业者的神经。当前,美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正经历显著调整,一系列新的关税政策对印度支柱产业造成了深远影响,也为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作为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动态,不仅能洞察国际市场的细微变化,更能为自身业务的未来发展,预见潜在的机遇与挑战。
印度支柱产业面临新挑战:高额关税下的生存压力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白宫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这批关税政策,是美国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最高关税之一,对印度纺织品、钻石、钢铁和汽车等多个依赖出口的行业构成了严峻挑战。
对于印度普通工人而言,这种变化并非遥远的数据,而是切实的生计威胁。以吉努尔·阿比丁(印度手工艺人)为例,他在2005年开始学习精细的扎尔多齐(Zardozi)刺绣技艺,这门古老的手工艺耗时一年才能掌握。凭此技能,他于2013年进入印度新德里郊区的大型服装厂Orient Craft工作,这家工厂主要为美国Gap、Ralph Lauren和American Eagle等全球品牌供货。12年来,他制作的服饰被运往8000英里外的美国市场。然而,这份辛苦打拼得来的生计,正面临着外部政策变动的巨大冲击。
在宏观层面,美国当前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旨在通过减少贸易逆差来促进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截至今年(2025年)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美印贸易逆差已达457亿美元。与此同时,印度方面对俄罗斯石油采购的策略选择,也成为此次部分关税征收的背景因素。
这些措施与印度总理莫迪“印度制造”的愿景形成了直接碰撞。“印度制造”旨在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以此推动经济增长并帮助数亿人脱贫。作为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曾是这一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Orient Craft工厂,其约82%的产品销往美国。工人阿比丁表示,公司面临困境,这意味着他和同事的生计也受到威胁。印度拥有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但同时也有数千万年轻人面临就业难题。对于印度政府而言,如何应对就业压力是亟待解决的挑战。
个体命运与国家战略的交织
尼拉吉·潘迪(印度纺织厂工人)在这家工厂工作了22年(从2003年至今),他每月约205美元的收入支撑着家庭,供女儿完成了MBA,儿子获得了硕士学位。但新的关税政策可能让这一切努力付诸东流。他担忧:“我们可能会失去一切,我们的工作将不复存在。”
图注:2025年7月4日,印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则一家服装厂的工人。
对于苏米特拉·黛维(印度纺织厂女工)而言,在Orient Craft位于邻近贾坎德邦的工厂工作,意义远超一份职业。她曾是一名家庭主妇,来自的村庄里女性通常不外出工作。工厂的收入改变了她的生活,她得以让孩子们就读私立学校。如今,她的大女儿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对这位仅有小学学历的母亲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骄傲。新的关税让她忧心忡忡:“丈夫的工资不够用。如果我失业了,女儿们就不得不转回公立学校……而我的女儿们是如此自豪,她们会说:‘看,我妈妈在工作。’”
潘迪和黛维的故事,反映出印度“印度制造”这一国家战略的核心。该战略于2014年启动,旨在促进国内生产,面向全球销售,是印度领导人莫迪政治主张的核心,寄托着对国家民族自豪感和未来繁荣的承诺。印度政府已投入超过260亿美元,用于激励服装等行业发展,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建立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尽管制造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仍维持在17%,但不可否认,这提升了印度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为一些投资者和消费品牌提供了除中国以外的选择。
Orient Craft的老板苏迪尔·丁格拉(印度服装企业主)认为当前时期“充满挑战”,部分来自美国的订单已被搁置。海曼特·马基贾(印度服装企业部门负责人)估计,印度全国约2000万棉纺工人可能面临失业。他指出,尽管当前是旺季,但首都地区的棉纺厂产能已降至50%。
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印度贸易研究专家),一位前贸易官员,预测此次关税将严重打击印度的出口中心。他表示,价值54亿美元的美国订单可能会锐减60%至90%。丁格拉强调,人员的生计问题才是最令人担忧的部分。他直言,此次冲击“比疫情时期更痛苦”。
钻石产业:寻求市场多元化之路
印度西部的苏拉特市是全球钻石产业的中心,也是一个庞大的加工枢纽。在这里,熟练的工匠处理着全球约90%的毛坯钻石,将其打磨成可以进入全球市场的成品。据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BEF)的数据,该行业在印度全国雇佣约500万人,贡献了全国GDP的约7%。
图注:2025年4月14日,印度苏拉特Shree Ramkrishna Exports公司的员工正在切割和抛光钻石。
贾扬蒂拜·萨瓦利亚(印度珠宝出口协会区域主席)表示:“美国仍然高度依赖印度的钻石。任何放缓都将产生100%的影响,可能导致失业和降薪。”虽然近期的一些出货量提供了暂时的缓冲,但他预计未来八个月内出口将大幅下降,并称这种情况是该行业“警钟”,促使其寻求市场多元化。
地缘政治与贸易博弈下的选择
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优先关注本国国家利益、经济自给自足和主权,这与印度总理莫迪的民族主义立场有相似之处。该政策旨在将制造业回流美国。然而,这也可能牺牲华盛顿长期以来拉拢新德里作为制衡中国在印太地区影响力重要力量的战略。
美印贸易摩擦的主要症结之一是贸易逆差。过去十年间(2015-2025年),尽管双边贸易额翻了一番,但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显著扩大。截至今年(2025年)的数据显示,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印度在美国贸易伙伴名单中仅排名第十。今年早些时候(2025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1292亿美元,创下了美印伙伴关系的记录。
贸易研究专家斯里瓦斯塔瓦指出,高额关税可能会使印度商品在某些关键市场,如服装,彻底失去对美国的竞争力。他提到,这使得印度服装与越南20%和中国42%的关税相比,竞争力大减,几乎没有机会留住美国买家。
不过,斯里瓦斯塔瓦也指出,尽管关税会打击服装、纺织品、珠宝和海产品等出口导向型行业,但这些行业仅占印度GDP的约20%,其中对美出口又仅占这部分总额的五分之一。他补充道:“强劲的国内需求、6-7%的经济增长以及持续的改革,将缓冲其影响,防止出现系统性危机。”他认为:“印度可能面临短期痛苦,但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将起到缓冲作用,使其能够迅速反弹。”
尽管如此,Orient Craft的老板丁格拉已经开始考虑替代方案。他表示:“俄罗斯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市场,欧洲部分地区我们也可以争取业务。我们还可以进入南美市场,这是我们以前没有做过的。”但他同时担忧,这些关税将“在印美关系中留下非常深的伤疤”。
印度的应对策略与韧性
面对外部压力,许多国家选择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以降低关税,但印度总理莫迪的态度相对强硬。新德里方面称这些关税“不公平”且“不合理”,并指出美国和欧洲仍在购买俄罗斯化肥和化学品,这凸显了美国此次行为的矛盾之处。
印度总理莫迪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印度“绝不会在农民、渔民和奶农的利益上妥协”。他补充道:“我个人知道,我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我已做好准备。”
为了减轻影响,印度政府已宣布一些应对措施,包括暂停原材料进口关税以及加快贸易谈判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然而,对于普通工厂工人而言,这些宏观政策的实际效果尚需时日。工人潘迪表示:“如果我失业了,我没有其他工作。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他期盼两国能达成妥协,否则,“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与思考
当前美印贸易关系的紧张,不仅牵动着印度国内的经济民生,也对全球供应链布局产生连锁反应。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并非是“隔岸观火”的故事,而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案例。
首先,它提醒我们关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各国“内向型”经济政策的增强,可能导致传统贸易格局的重塑,从而影响中国的出口市场和供应链稳定性。
其次,印度作为重要的全球制造和加工中心,其在纺织、钻石等行业的波动,可能在全球市场形成供给缺口,或者导致部分订单和产能的转移。这其中可能蕴含着中国相关产业承接转移或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同时,也应关注印度加速市场多元化,特别是向欧洲、南美等新兴市场拓展的动向,这可能加剧与中国产品在这些市场的竞争。
再者,此事件也印证了供应链韧性和多元化的重要性。单一依赖特定市场或供应链,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风险极高。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更需审视自身供应链布局,积极拓展多边贸易伙伴,分散风险,提升抗冲击能力。
最后,国际贸易中的地缘政治因素日益突出。对跨境从业者而言,不仅要关注市场数据和消费趋势,更要洞察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博弈和战略调整。理解这些深层逻辑,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为中国企业找到更为稳健的出海路径。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