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巨变!美800刀免税取消,全球百万包裹堵死!

一场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犹如在平静的跨境贸易海面投入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新媒网跨境获悉,从2025年8月29日开始,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进口包裹不再享受免税待遇,这意味着未来所有抵达美国的小额包裹,都将面临适用税费的征收。这一变化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连锁反应,许多国家的邮政系统已经宣布暂停或限制发往美国的包裹服务,让不少跨境卖家和消费者感到措手不及。
要知道,美国的这项政策,可不是小打小闹。它直接瞄准了美国海关每天处理的数百万个包裹。据统计,光是去年一年,就有超过13.6亿件进口包裹涌入美国市场,总价值高达646亿美元。而其中,来自我们国家(中国)的包裹就占了大约六成。美国此举,意在填补他们口中所谓的“灾难性漏洞”,但政策还没完全落地,国际物流体系就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第一部分:多国邮政暂停向美国发货,全球物流面临大考
这次全球邮政系统的“暂停发货潮”,核心原因在于美国海关迟迟未能给出清晰的清关细则和具体的数据提交流程。规则不明确,大家就都不知道该怎么操作,结果就是很多国家的邮政系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导致大量准备发往美国的跨境包裹滞留在各地的分拣中心。这可不仅仅是几个包裹,而是成千上万的货物,它们堆积如山,等待着一个明确的指引。
亚洲地区:韩国邮政首当其冲,迅速调整
在亚洲,韩国邮政的反应尤其迅速,采取了分阶段的停摆措施。早在8月25日,他们就暂停了航空包裹的受理服务,紧接着,8月26日更是进一步叫停了除了文件类以外的所有EMS物流寄送。而海运包裹服务更是提前中断。韩国邮政方面明确表示,他们现有的网络体系根本无法满足美方突然新增的申报和关税要求,在新的规则面前,现有的系统运行起来实在是力不从心。
欧洲:限制措施最密集,挑战重重
欧洲国家的邮政系统也纷纷采取了行动,成为了限制措施最密集的区域。
- 奥地利、比利时: 从8月22日起,这两个国家就全面暂停了包含货物的包裹寄送服务,仅保留了信件通道。这意味着,无论是送礼还是商业往来,只要是带货的包裹,都暂时无法通过邮政系统寄往美国了。
- 法国、西班牙: 这两国则采取了“礼品豁免制”。从8月25日起,他们仅允许价值低于100欧元的私人礼品入境美国,而那些低价值的商业包裹则被全面叫停。这无疑给很多小型跨境电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 德国: 德国邮政旗下的敦豪(DHL)更是采取了严格的限制。除了价值低于100美元的礼品可以受到限制地寄送外,大部分商业货物和私人包裹都暂停通过邮政渠道发往美国。德国邮政在声明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美方在关税征收方式、数据传输标准等关键问题上“仍未解决”,这直接导致了他们无法正常开展服务。
- 英国: 英国皇家邮政则选择了“系统升级过渡期”策略。从8月26日起,他们暂停服务1到2天,进行系统升级。升级完成后,虽然会恢复服务,但在原有费用基础上还会加收清关手续费,这无疑增加了跨境物流的成本。
此外,澳大利亚邮政也宣布暂停了部分发往美国的货运服务。就连国际物流巨头DHL也宣布,从8月23日起,暂停接收商业客户寄往美国的商品包裹,但值得注意的是,DHL Express快递业务仍在正常运营,这为有紧急需求的客户提供了一线希望。
据行业专家估算,目前滞留在全球各地的跨境包裹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件,而且随着美国新政策生效日期的临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维也纳经济大学的专家塞瓦斯蒂安·库默尔深刻指出,各国邮政选择暂停服务,主要是出于对可能产生的仓储滞留费和退运成本的担忧。这种系统性的停摆,将直接冲击那些依赖小额跨境贸易的中小企业,他们的生意和生计都将受到严峻考验。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许多商家正焦急地寻找替代方案,努力将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部分:美国海关紧急发布公告,试图厘清政策细节
面对多国邮政宣布暂停发货的紧张局面,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也在2025年8月22日下午5点05分紧急发布了一份关于最低限度关税常见问题解答的公告。这份公告旨在试图厘清政策落地的具体细节,希望能缓解物流行业的焦虑,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的内容还难以完全打消行业的疑虑。
这份公告的核心内容主要聚焦在三大关键领域,试图为混乱的局面提供一些操作指引:
明确邮政与非邮政货件征税差异:
- 对于非邮政货件,美国海关要求必须通过自动化商业环境(ACE)系统进行申报,并全额缴纳所有适用税费。
- 而邮政货件则有不同的规定,可以适用从价税或从量税。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海关并不直接负责邮政货件的报关工作,而是由承运人按月代为缴纳税费。
- 在2025年8月29日至2026年2月28日这段过渡期内,承运人每月只能选择一种征税方式。但到了2026年3月起,所有的邮政货件都将统一采用从价税的方式进行征收。这个过渡期给了行业一个适应调整的时间,但同时也意味着,大家需要尽快熟悉并掌握新的操作规范。
划定关税豁免的边界:
- 公告明确指出,不包含商品的信件和平邮邮件无需缴税,这算是给日常信件往来吃了一颗“定心丸”。
- 然而,对于那些包含反倾销税商品、配额商品以及烟酒等需要额外征税的特殊品类,即使它们的价值低于800美元,也无法享受关税豁免待遇。这意味着,这些特殊商品的跨境贸易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更复杂的流程。
细化入境类型86规则:
- 对于入境类型86的货物,美国海关要求必须提供原产国信息以及收货人的授权委托书。
- 同时,规定同一收货人在一天之内进口的总价值不得超过800美元。
- 如果符合这些条件,货物将无需缴纳关税及保证金。但若是不符合条件,货物就需要转为正式入境流程,并且需要补缴保证金。
- 公告还提到,在货物抵达美国之前,商家可以更正申报价值。美国海关会根据舱单或登记文件,向承运人发送豁免资格预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商家和物流方提前预判和调整的机会。
尽管美国海关紧急释疑,努力提供操作指导,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政策调整对广大的跨境电商中小卖家冲击最为直接。多国邮政暂停服务已经导致了大量包裹滞留,这只是第一波影响。未来,这些卖家还可能面临物流成本的大幅攀升,以及美国海关拒收退运的风险。更长远来看,小额包裹免税时代的终结,将显著推高跨境购物的成本,这无疑会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意愿和行业的整体发展。
新媒网认为,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美国海关能否快速完善清关细则,以及各国邮政系统是否能根据新的规则恢复正常服务,这些都仍有待观察。对于跨境卖家来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物流策略和销售模式。无论是寻找新的物流渠道,还是重新评估商品定价,亦或是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都需要积极应对,灵活应变,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稳住阵脚,甚至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