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横扫华南,港口瘫痪3天!广东速度:24小时复工,旺季稳了!

2025-09-26Shopify

Image

一场狂风骤雨,一次自然的洗礼,却让华南这片跨境电商热土,经历了一场紧张而迅速的“大考”。台风“桦加沙”的远去,不仅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更让忙碌的港口重焕生机。此刻,伴随着龙门吊的轰鸣和集装箱的有序流转,跨境卖家们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下,他们正争分夺秒,努力追回被台风打乱的时间表。

“广东速度,安心!”这句充满信心的评价,在社交媒体上被跨境电商卖家们频频转发。新媒网跨境获悉,随着“桦加沙”逐渐远离广东沿海,深圳、广州、香港等地的各大港口已陆续全面恢复作业。一位主营家居产品的跨境电商卖家兴奋地在群里分享:“我已经收到货代通知,我的三个柜子今天可以安排进港了!”这样的好消息,无疑给所有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当然,台风影响之下,华南地区主要港口的复工复产并非一蹴而就,每个港口都有其独特的节奏,但无一例外,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效的组织能力,推动物流链的加速恢复。

深圳核心港口全面重启,全球物流链加速恢复引擎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的港口群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里,效率与速度是永恒的追求。

盐田港,这座全球最大的单一集装箱码头之一,也是超大型船舶的首选港,在这次台风考验中展现了极强的韧性。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盐田港已于9月24日晚上9点发布公告,宣布从9月25日凌晨4时起,全面恢复闸口交提柜服务。为了确保拖车进港的顺畅,港口方面特别强调,货运司机进港前务必通过预约系统进行登记,凭预约成功信息方可入港。同时,港口也温馨提示:目前码头空箱存量充足,大家无需扎堆进港;提空箱时请在出闸排队区域提前开好箱门,以节省时间;由于阵风阵雨天气仍可能出现,请务必注意行车安全,切勿抢道。此外,进港司机可根据码头外交通拥堵情况,灵活选择A、B闸口进港,有效疏导车流。当然,港区周边的一些管制路段仍需司机朋友们多加留意,提前规划好路线。

盐田港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承担着广东省超过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更支撑着全国对美国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特别是在跨境电商日益蓬勃发展的当下,它已成为华南跨境电商的首选港。今年前4个月,盐田港更是新增了数条连接欧洲、美洲及亚洲多个重要港口的航线,其全球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此番港口能够如此迅速地恢复作业,无疑为受影响的跨境卖家们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紧迫的旺季备货节奏能够尽可能地回归正常轨道。

除了盐田港,深圳的蛇口港、赤湾港等也都在快马加鞭地恢复运营。这些港口通过公告明确指出:随着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逐渐远离深圳,深圳市气象台已于9月24日晚上10点解除了台风预警信号,SCT(蛇口集装箱码头)、CCT(赤湾集装箱码头)、MCT(妈湾集装箱码头)等核心码头已在9月25日凌晨4时全面恢复闸口交、提箱服务。为了保障拖车进闸作业秩序以及港口作业的顺利进行,货运司机们同样需要预约进港,并提前开启箱门等,确保流程高效便捷。同时,港方也提醒广大司机和货主,台风关闸前办理的提货或交箱单据已全部取消,请务必重新办理相关手续及预约,以免耽误行程。

深圳港口群的全面复苏,不仅仅是经济数据上的回升,更是中国外贸韧性和活力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城市管理和应急响应的强大能力。

南沙港分阶段复工,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广州南沙港,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枢纽港,也在台风过后迅速启动了分阶段复工计划。其二期集装箱码头率先恢复作业,并发布公告称,计划于9月25日24时全面恢复闸口交提箱服务。南沙港的崛起,是中国港口发展的一个缩影。在2024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便已突破2000万标箱大关,其中外贸占比高达50%,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已然成为国内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干线港之一。

南沙港的航运网络四通八达,目前拥有207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其中172条外贸航线通达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南沙港是华南地区通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运航线最多的港口之一,更是全国非洲航线最为密集的港口,为中非贸易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GCT(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也早于9月24日晚上10时左右恢复了闸口交提箱服务;黄埔港、新沙港也紧随其后,于9月24日先后发布通知,从25日0时起全面开放闸口,逐步恢复正常作业。许多货代公司反馈,预计到9月26日,华南地区的出货节奏将能全面恢复,此前因台风造成的3-7天船期延误,有望通过加密班次等措施逐步消化,最大限度减少对跨境物流的影响。

从深圳到广州,再到香港、湛江等地的港口,华南这片承载着全国跨境电商超过三分之一进出口量的核心区域,以其又快又稳的复苏节奏,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广东速度”的底气与实力,令人倍感安心。

卖家心声:稳住旺季,就是稳住信心

广东,无疑是中国跨境电商最重要的引擎。这里聚集着数以万计的跨境电商企业,它们的产品销往全球,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脉搏。以深圳为例,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城”,2024年其进出口总值高达4.5万亿元人民币;而今年上半年,也已实现了2.17万亿元的佳绩。广州的跨境电商出口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20%,东莞的进出口总额也同比增长了16.5%。去年,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更是达到7454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订单占比超过40%。正因如此,每年的9月底,对于广大卖家而言,都是海外旺季备货的关键窗口期,容不得半点闪失。

“一开始刷到‘桦加沙’台风预警的时候,还没太在意,毕竟深圳每年不来几场台风都不像话。但后来预告强度越来越高,我们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得加速出货了。”一位主营3C配件的卖家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表示。然而,他最终还是没能抢到那宝贵的时间差,“就差那么四五个小时,这批货就能顺利进仓了!”这位卖家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万元,其中近七成的订单都依赖深圳港口发往欧美市场。9月22日,当台风预警升级时,他紧急调度多辆货车,希望赶在港口关闭前将货物送往盐田港,却最终在距闸口仅几公里处,被交通管制拦了下来。

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据业内一家物流企业的数据显示,“桦加沙”台风导致华南沿海超过千艘船舶滞留,盐田、蛇口等核心码头自9月22日起全面停摆。要知道,这些港口承载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跨境海运量,其停摆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可想而知。9月22日,华南主要港口陆续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深圳盐田、蛇口、赤湾等港口相继关闭闸口,广州南沙港暂停所有作业服务,香港国际码头也同步停摆。新媒网跨境注意到,当时许多货代朋友都在朋友圈紧急提示卖家相关信息,提醒大家关注物流动态,做好应对准备。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台风带来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备货周期的中断。台风期间,部分跨境电商平台的华南仓库暂停收货,导致大量平台订单无法按时入仓,这直接影响了后续的销售计划。
其次是船期延误的连锁反应。数据显示,台风过后,海运延误普遍达到了3-7天,而且这种拥堵效应有可能向上海、宁波等长三角港口扩散,这意味着卖家原本精心规划的跨区域补货计划可能会被打乱,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

不仅仅是海运,空运方面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香港国际机场因台风取消了数百架次航班,广州、深圳机场的货运也出现了2-3天的延误。更严峻的是,此时恰逢全球货运旺季,运力本就紧张,台风导致的延误无疑是雪上加霜,形成了一种叠加效应。陆路口岸的临时关闭也让跨境卖家的“最后一公里”运输陷入困境。例如,罗湖、福田口岸承担了深港跨境快递超过30%的份额,这两个口岸的临时关闭,直接导致了依赖它们运输的跨境电商小包(如3C配件、美妆产品等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轻量级货物)运输中断,让许多卖家焦急万分。

对跨境卖家而言,停摆的不仅仅是港口,更是旺季的节奏和信心。每延误一天,仓储成本都在不断增加;若因此错过年末的销售旺季,还可能导致产品折价清仓,甚至库存积压,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幸运的是,目前台风的影响已逐步减弱,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恢复。卖家们可以重新燃起斗志,继续备战即将到来的旺季。我们坚信,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跨境电商的下半年,一定会迎来更多的好消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typhoon-hua-jiasaha-halts-ports-3d-24h-speed-q4-on.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台风“桦加沙”过后,华南跨境电商核心区域的深圳、广州等地港口迅速复工,盐田港、南沙港等主要港口已恢复作业。港口全面重启加速全球物流链恢复,跨境卖家争分夺秒备战旺季。尽管有延误,但“广东速度”展现了强大韧性。
发布于 2025-09-26
查看人数 8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