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市陷迷局:280万吨过剩与23万吨短缺博弈!

2025-10-02Aliexpress

Image

在全球贸易日益紧密的今天,大宗商品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可能在跨境产业链中激起涟漪。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食糖的价格走势不仅牵动着全球农户的收益,也影响着食品饮料、能源乃至化工等多个行业的成本结构。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国际食糖市场的动态,特别是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供需变化,是审慎布局、稳健经营的关键一环。

2025年近期,国际糖价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以纽约市场3月交割的#11原糖期货为例,其价格出现下跌;伦敦市场12月交割的#5白糖期货价格也随之下行,一度触及一周低点。引发这一调整的,是来自主要产糖国泰国方面的最新生产预测。

泰国产量预测带来的市场影响

泰国,作为全球第三大食糖生产国和第二大食糖出口国,其产量预测对国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泰国糖厂协会在2025年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25/26榨季泰国的食糖产量有望达到1050万吨,相比上一榨季预计增长约5%。这一积极的产量前景,无疑为国际市场带来了供应增加的预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推动了近期糖价的回调。
泰国 - 食糖 - 市场分析、预测、规模、趋势和洞察

近期市场波动回顾

回顾2025年以来的市场表现,国际糖价曾经历过几次显著的起伏。在2025年某日,纽约糖价一度反弹,刷新了近一个半月以来的高点,伦敦糖价也攀升至一个半周高位。这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是市场看到了全球需求走强的迹象,例如巴基斯坦近期订购了总计32万吨食糖以满足即时需求。这种大规模的采购行为,往往被视为消费端活跃的重要信号。

然而,在此之前的2025年某日,纽约糖价曾触及四年多来的低点,伦敦糖价也跌至四年低位。这延续了自2024年中期开始的持续了数月的下跌趋势。当时,市场普遍预期全球食糖供应充足,导致价格承压。这一系列的市场波动,充分说明了国际食糖市场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的复杂性,既有宏观供需层面的预期,也有突发需求带来的短期刺激。

全球供需平衡的复杂论证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26榨季,全球食糖的供需平衡前景,目前存在着不同的评估,这也为市场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外媒StoneX在2025年某日发布预测,指出2025/26榨季全球食糖市场可能出现约280万吨的供应过剩,这与2024/25榨季约470万吨的供应短缺形成了鲜明对比。若这一预测成真,意味着全球食糖市场将从短缺走向过剩,对价格走势将是显著的利空因素。

然而,国际糖业组织(ISO)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的预测则指出,2025/26榨季全球食糖市场仍将面临供应短缺,这将是连续第六年出现供应不足。ISO预计,2025/26榨季全球食糖供应缺口约为23.1万吨,虽然相比2024/25榨季高达488万吨的缺口有所改善,但依然是短缺状态。同时,ISO还预测,2025/26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将同比增长3.3%,达到1.806亿吨;同期全球食糖消费量预计将增长0.3%,达到1.808亿吨。

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参与者而言,这些相互矛盾的预测凸显了国际市场分析的复杂性。不同机构基于不同的模型和数据来源,对未来供需状况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要求我们保持高度的敏锐性,不偏听偏信,而是要综合考量多方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市场参与者需关注这些预测背后的具体假设,并持续跟踪各主要产区的天气、种植面积和政策变化,以更准确地把握市场方向。

其他影响供应的关键因素

除了泰国,全球其他主要食糖生产国的动态,也持续对国际糖价施加影响。

巴西:产量数据喜忧参半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产量数据对国际市场具有决定性作用。2025年9月17日,巴西甘蔗行业协会(Unica)发布数据显示,在2025年8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的食糖产量同比增长18%,达到387.2万吨。同时,在此期间,巴西糖厂用于生产食糖的甘蔗压榨比例也从去年同期的48.78%提高到54.20%,这表明更多甘蔗被用于制糖而非生产乙醇,通常被市场解读为利空糖价。

然而,Unica的报告也指出,截至2025年8月,2025/26榨季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累计食糖产量同比下降1.9%,达到2675.8万吨。这意味着尽管特定时段的产量表现强劲,但整体累计产量仍有所下滑。这种阶段性产量高企与累计产量下降并存的局面,反映了巴西食糖生产的复杂性,可能与天气条件、收割进度或早期产量不及预期等因素有关。对于市场而言,这意味着巴西的整体供应前景仍需密切关注,不能仅凭短期数据下定论。

印度:乙醇政策与出口潜力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食糖生产国,其国内政策,特别是乙醇生产对食糖分流的影响,以及出口策略,对全球市场同样至关重要。外媒贸易商Sucden的分析则指出,印度在2025/26榨季可能将约400万吨食糖用于生产乙醇。尽管食糖向乙醇的分流旨在减少国内食糖供应,但Sucden进一步认为,即便有此分流,仍不足以完全缓解印度国内的食糖过剩状况。因此,印度糖厂可能被促使其出口高达400万吨食糖,这一数字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200万吨。

如果印度果真大幅增加食糖出口量,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国际市场的供应,对国际糖价形成压力。印度政府对乙醇生产的补贴政策、对食糖出口的配额管理以及国内消费需求的变化,都是值得关注的变量。对于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印度方面的政策动向和实际出口量,将是评估未来市场走势的关键信息。

总结与展望:中国跨境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综上所述,2025年国际食糖市场正面临多重因素的复杂交织。泰国产量增长的预期为市场带来了供应增加的信号,而巴西喜忧参半的产量数据,以及印度乙醇分流与出口潜力之间的博弈,都为全球食糖供需平衡增添了不确定性。此外,不同权威机构对未来供需平衡的预测也存在分歧,这使得市场分析和判断更具挑战性。

对于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和持续学习。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下,仅仅关注单一数据或片面信息已不足以做出全面的判断。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产糖国生产动态: 持续跟踪巴西、印度、泰国等主要产区的天气状况、种植面积、压榨进度以及政府的农业政策,这些是影响供应量的核心因素。
  2. 全球消费需求变化: 关注主要食糖消费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人口变化以及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些将直接影响食糖的消费总量。
  3. 替代品和能源政策: 特别是乙醇生产对食糖的分流影响,以及各国在生物燃料领域的政策调整,都可能改变食糖的供应格局。
  4. 国际贸易政策: 关注各国食糖进出口关税、配额等贸易政策的变化,这些直接影响国际流通量和区域价格。

在这样一个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务实理性地分析数据、预判趋势,并灵活调整策略,将是国内跨境从业者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虽然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正是这些不确定性中蕴含着新的机遇,等待有准备的人去发现和把握。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ugar-28m-surplus-or-230k-defici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国际糖价受泰国产量预测影响下跌,但全球供需平衡仍存不确定性。巴西产量数据喜忧参半,印度乙醇政策及出口潜力亦影响市场。中国跨境行业需关注主要产糖国动态、全球消费需求、替代品和贸易政策,务实理性分析数据,应对市场挑战。
发布于 2025-10-02
查看人数 14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