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报价不回?小团队“沉淀”客户,订单一年内翻番!
在跨境电商这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蓝海里,很多创业者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辛辛苦苦拓展客户,好不容易拿到了客户资料,满怀期待地发送了报价单,结果呢?客户既不拒绝,也不回话,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你以为是客户对你的产品不感兴趣?新媒网跨境获悉,真相可能并非如此,很可能是你没有“留下”他,没有在他心中种下一颗信任的种子。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走“小而美”路线的跨境创业团队来说,想要在这片市场站稳脚跟,秘诀无非就六个字:客户沉淀,持续跟进。这可不是简单的加个微信、发个邮件,而是需要一套智慧和策略。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作为小团队,如何把这“客户沉淀”和“持续跟进”玩明白,让你的每一次付出都能开花结果!
一、小团队出海,如何玩转跨境电商平台?别贪多,只做一个爆一个!
很多跨境创业者,尤其是初入行的,总想着“广撒网”。阿里国际站搞一点,领英(LinkedIn)发几条,脸书(Facebook)也去凑个热闹,结果往往是每个平台都浅尝辄止,资源分散,时间精力耗尽,却都没能跑出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结果。这种“撒胡椒面”式的做法,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团队来说,往往是事倍功半。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小团队最明智的选择,是聚焦。集中所有优势兵力,在一个你最擅长、最有信心的平台上深挖。
比如说,你擅长用短视频讲故事、展示产品,那就可以把重心放在海外短视频平台或海外视频分享网站上,通过生动的内容吸引眼球。如果你更善于用文字表达专业观点、分享行业知识,那么职场社交平台就是你大展身手的好地方。而对于那些擅长维护客户关系、乐于组织社群的创业者,通过社交通讯软件组建客户群,进行精细化运营,会是事半功倍的选择。
在选定平台后,还要记住一句话:每个平台只打造一个“拳头爆款内容”。这意味着,你的内容要足够垂直、足够专业,能一下子抓住目标客户的痛点和需求。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主打产品是聚氨酯发泡胶(PU Foam),你可以把内容方向定为:针对中东地区的DIY家庭用户,重点突出我们产品的优势——一瓶发泡胶可以膨胀到30到35升,密封效果特别稳定,而且施工不挑天气,即便是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性能。
你可以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发布这样一条动态:“我们的YESeal 750毫升聚氨酯发泡胶,是高温气候地区DIY用户的理想之选。单罐可膨胀至35升,粘合力强劲,即使在45摄氏度的高温下也能表现出色。想体验一下样品测试吗?”这条动态精准触达目标客户,内容真实具体,不再是空泛的广告语。当客户看到后,如果他们点赞或留言,甚至主动私信询问样品,那就说明你这颗“爆款”的种子已经成功种下了。
二、客户沉淀怎么做?辛苦加了客户的联系方式,聊过一次就没了下文,这可怎么办?
很多跨境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通过各种渠道加上了客户的社交账号,聊过一两次,本以为关系就此建立,结果后续就再也没有了联系,就像石沉大海一般。你付出了时间精力,却没有让客户真正“记住你”。
其实,要让客户在茫茫商海中记住你,并对你产生信任感,只需要做对两件事:
首先,要建立起你的“个人专业人设”,记住,是那种不带广告痕迹的专业人设。这意味着你的日常分享、你的言谈举止,都应该展现出你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产品的专业知识,而不是赤裸裸地推销。
比如,你可以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分享这样的真实案例:“我们的一位沙特客户最近用50箱中性硅酮密封胶,成功密封了280扇窗户。更让人欣喜的是,在使用了六个月后,至今没有收到任何投诉。这再次证明了稳定的产品品质才是带来持续复购的关键。”
这样的分享,没有直接推销产品,但却用真实的数据和场景,向潜在客户展示了你的产品实力和公司信誉。客户看到后会明白,你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事,不是空口说白话。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远比大声吆喝“我们是某某工厂”更有说服力,也能让客户感受到你的真诚和专业。
其次,你的内容要学会“标签化”。别总是千篇一律地发“你好朋友,我们是做密封胶的工厂”这种套话。要提炼出你产品的独特卖点,并用简短、易于记忆的“标签”来呈现。
例如,你可以强调你的产品具有“防霉等级I级”的卓越性能,或者你的聚氨酯发泡胶“适配多气候”,即便在极端天气下也能稳定发挥作用,再或者你的产品拥有“12个月超长保质期不失效”的特点。这些具体、有指向性的“标签”,能够帮助客户迅速抓住产品的核心优势,并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形成独特记忆点。当客户未来有相关需求时,这些“标签”会第一时间浮现在他们脑海中,将你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三、报价后客户总是不回,你得换个思路,高情商跟进才能事半功倍!
当你发出报价后,客户迟迟没有回应,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催:“您看了我们的报价了吗?”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直白、甚至带着一丝催促意味的跟进方式,往往会让客户感到反感,甚至直接把你晾在一边。因为这样的沟通,你关注的只是自己的订单,而没有给客户提供任何新的价值。
真正高情商的跟进,不是催促,而是提供价值、解决问题。
比如,你可以这样和客户沟通:“你好,杰克!我们最新的聚氨酯发泡胶刚刚通过了DIN4102-B1防火测试。考虑到这可能对你们当地的法规更新有帮助,需要我把测试报告发给你参考一下吗?”
你看,这段话里,没有一个字提到“报价”,也没有催促客户下单。而是主动提供了一份对客户可能有用的专业信息,这不仅展现了你的专业度,也体现了你对客户需求和当地法规的关注。客户感受到的是你的帮助,而不是压力,他想不回应都难。
再举个例子,你可以这样说:“你好,戴维!我们一位阿联酋客户最近反馈说,我们的密封胶在铝合金窗框上的表现,比他们之前供应商的产品要好得多。不知道这个月您是否有兴趣小批量试用一下我们的产品?”
这里,你巧妙地引用了其他客户的真实反馈,这是一种强大的社会证明,增加了产品的可信度。同时,你提出的“小批量试用”也降低了客户的决策门槛,让他感觉安全感十足。这种方式,不是硬推,而是以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让他自然而然地产生尝试的意愿。
四、怎样把客户“留下”?真正的答案是:互动加深记忆,而非一锤子买卖
很多人以为,跨境交易只要报了价,就剩下等客户确认订单了。然而,成交的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是客户对你的“记住”和“连接感”。真正的“留下”客户,不是在成交那一刻,而是在日常的互动中,在点滴的价值输出中,建立起客户对你和你的品牌的长期记忆。
我们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跨境电商的竞争,将更加注重这种基于信任和价值的长期关系。一个超级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内容+对话+再内容”的闭环打法。
具体怎么操作呢?咱们来个实操演示:
第一步,你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关于MS密封胶的优质内容:“我们最近通过使用YESeal MS密封胶,帮助一位客户成功将他们的安装时间缩短了12%——这得益于其更快的固化速度。想观看完整的测试视频吗?”这条内容,清晰地展现了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点。
第二步,当有客户点赞或浏览了你的这条动态后,你可以主动私信他:“嗨,杰克!我看到您关注了我们刚刚发布的动态。需要我把固化时间对比的详细视频发给您看看吗?”注意,这里不是直接推销,而是基于客户已经表现出的兴趣,进一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步,一旦客户回应并表示出兴趣,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对话引导至更私密的沟通渠道,比如社交通讯软件。在这个更私密的空间里,你可以继续深入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将之前的内容转化为持续的对话,再根据对话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或后续内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客户感受到的不是销售的压力,而是被关心、被理解的体验。
五、最后总结:成交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客户沉淀是跨境成功的基石
跨境创业的路上,成交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长期耕耘、厚积薄发的结果。当客户在众多选项中犹豫不决时,你是否能给他一个非你不可的理由?这个理由,往往不是最低的价格,而是他心中对你专业度、可靠度和价值的深度认可。
新媒网跨境认为,客户沉淀,虽然是门长期功夫,需要耐心和投入,但它带来的回报却是巨大的:
首先,客户可能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不会下单,但他一旦有了需求,甚至可能是一年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很可能就是你。因为你一直在提供价值,一直在他心中留下正向的“标签”。
其次,即便客户当下没有预算或者没有直接需求,但他对你的专业和真诚印象深刻,就有可能将你推荐给他的朋友、同行或合作伙伴。这种口碑传播,远比任何广告都来得更有效、更具说服力。
最后,当客户在众多供应商之间进行比价时,他会清晰地知道,你不仅仅是提供产品的,你更是提供解决方案的,是真正专业的合作伙伴。这种信任感,往往能够超越单纯的价格竞争,为你赢得宝贵的订单。
所以说,跨境创业走“小而美”的路线,不是靠盲目撒网去碰运气,而是要像栽培花木一样,用心“精养”每一个潜在客户。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原则下,真诚服务,持续付出,用专业和价值去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这才是我们中国跨境创业者行稳致远的康庄大道。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mall-team-retention-doubles-order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