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CLI 本地化工作流实操:5分钟极速搞定多语言同步

各位跨境实战精英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深耕跨境多年的实战专家与资深导师。今天,咱们不聊虚的,来点干货,聊聊大家在出海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甜蜜的烦恼”——本地化工作流程。
很多技术小伙伴在搭建本地化流程时,总喜欢把事情搞复杂。面对五花八门的工具、选项和设置,一不小心就可能“迷失在工具的海洋”,导致效率低下,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新媒网跨境获悉,实际上,一个高效的本地化流程,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今天,我将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搭建一套简洁、高效的本地化工作流,重点会结合网页应用场景,但其核心思想完全适用于任何软件项目。同时,我还会分享一些我本人在SimpleLocalize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宝贵经验和最佳实践,教大家如何轻松同步翻译文件,甚至利用自动化功能,让本地化工作变得像“变魔术”一样简单。
请大家注意,本教程是基于SimpleLocalize CLI最新版本(2.7.0+)编写的。如果你使用的是旧版本,部分命令可能无法运行。大家可以在CLI发布页面查看并更新到最新版本,以确保每一步都能顺利进行。实战中,工具版本的时效性至关重要,务必保持警惕。
把源语言文件当成“生成代码”
在本地化工作流中,有一个“开窍”的小技巧,足以改变你的工作方式:那就是要把导出的翻译文件,当成是代码自动生成的文件,而不是需要手动编辑的“宝贝”。有些同行喜欢把翻译放在Excel或CSV里,然后一行行去手动修改。虽然我们考虑到了这种习惯,在导出功能里增加了排序选项,但何必自找麻烦,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呢?
配置本地化工作流的最佳方式,是把源语言文件单独存放。你可以决定这个文件是作为“唯一真相”(source of truth),还是仅仅用来推送新的翻译键和文本。但无论如何,把它独立出来,好处多多: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格式编排,添加个人备注,甚至按照你最舒服的顺序来维护。
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同一种语言有两个翻译文件,但别担心,这完全没问题!以我为例,我会把源语言翻译放在一个名为source.json的文件中,采用single-language-json格式,里面是英文翻译。大家可以在SimpleLocalize官网查看支持的各种文件格式。
上传源语言翻译,从这里开始!
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将我们的源语言翻译上传到SimpleLocalize平台。
simplelocalize upload --apiKey YOUR_API_KEY --path ./i18n/source.json --format single-language-json --languageKey en-GB
大家看,这里有几个关键参数:--path指向了我们i18n目录下的source.json文件;--format指定了文件格式是single-language-json;而--languageKey则明确告诉系统,这个源文件是en-GB(英式英语)。这个语言键非常重要,它能确保平台正确识别源语言,并在翻译编辑器中进行精准匹配。
下载“生成”的翻译文件
上传之后,接下来就是下载平台生成的其他语言翻译了。这步同样简单,只需设置好下载路径和文件格式即可。我习惯把下载的翻译文件放在与source.json相同的目录下,但文件名会根据语言键进行匹配。
simplelocalize download --apiKey YOUR_API_KEY --path ./i18n/{lang}.json --format single-language-json
这里我用到了一个占位符{lang}。CLI会自动把对应的语言键替换进去,生成诸如zh-CN.json、ja-JP.json之类的文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结构,自由定制文件名后缀、前缀,甚至把语言键作为目录结构的一部分。CLI足够智能,会帮你自动创建所需的目录。
巧用配置文件,告别重复输入
为了让工作流程更顺畅,更“自动化”,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配置文件来存储所有CLI的设置,这样就不用每次都敲一长串命令了。
# simplelocalize.yml
uploadPath: ./i18n/source.json
uploadLanguageKey: en
uploadFileFormat: single-language-json
downloadPath: ./i18n/{lang}.json
downloadFileFormat: single-language-json
至于API Key,虽然可以像上面其他配置一样写在simplelocalize.yml文件里,但新媒网跨境认为,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将API Key作为环境变量SIMPLELOCALIZE_API_KEY存储才是最佳实践。这样可以避免敏感信息直接暴露在代码仓库中,更符合数据安全与合规性的要求。
export SIMPLELOCALIZE_API_KEY=YOUR_API_KEY
当然,如果你想临时覆盖配置文件或环境变量的设置,也可以直接在CLI命令中传递参数。CLI的优先级顺序是:命令行参数 > 配置文件 > 环境变量(仅限API Key)。
有了配置文件,你的CLI命令就可以变得非常简洁:
# 上传源语言翻译
simplelocalize upload
# 下载翻译文件
simplelocalize download
请记住,SimpleLocalize CLI默认会在当前工作目录下查找配置文件。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配置文件的细节,可以查阅官方文档。
源文件即“唯一真相”?因地制宜!
这种做法并非适用于所有项目,但作为跨境实战专家,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提一提。如果你的项目是单打独斗,或者你就是翻译工作的唯一负责人,那么把源文件(比如source.json)当成“唯一真相”来管理,效率会非常高。
覆盖现有翻译内容
如果你决定将source.json作为唯一的真相,那么在上传时,你可能会用到--overwrite参数。这个参数的作用是,用源文件中的翻译文本更新编辑器里已有的翻译,但不会删除那些源文件中不存在的翻译。
# 上传源语言翻译并覆盖现有翻译
simplelocalize upload --overwrite

删除源文件中不存在的翻译
如果你的目标是,让平台上的翻译键与源文件完全一致,即删除源文件中没有的翻译键及其所有翻译,那么可以使用--delete参数。然而,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是一个高风险操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因此,我通常不建议大家使用这个选项。更稳妥的做法是,通过平台编辑器,手动找出并删除那些废弃或不再使用的翻译键。这能有效规避意外数据损失的风险。
# 删除源文件中不存在的翻译
simplelocalize upload --delete
我在这里把--delete这个参数写对了,但再次提醒大家,使用时务必三思!数据无价,谨慎操作。
自动接受所有源语言翻译
如果你希望每次上传源语言翻译后,平台能自动将这些翻译标记为“已接受”(accepted),那么可以使用--options MARK_AS_ACCEPTED参数。这在一些内部项目或者小团队中,可以省去不少人工确认的步骤。
simplelocalize upload --options MARK_AS_ACCEPTED

自动化:让本地化工作“飞”起来!
SimpleLocalize平台的一大亮点,就是它强大的“无代码自动化”功能。你可以在项目里配置各种自动化规则,这对于小型团队或项目来说,简直是提升本地化效率的“秘密武器”!
我通常会配置一个自动化规则,让它在我每次通过CLI更改或添加新的源语言翻译时运行。这意味着,每当我上传source.json文件,这个自动化就会自动触发,而且只会处理那些有变动或新增的翻译。这真是加速新键翻译流程的绝佳方式!
源语言上传后,自动翻译字符串
在视频中,大家可以看到,当我上传了包含ACHIVEMENTS和ACTIVITY.COMMENT_ADD翻译更新的源文件后,自动化功能是如何被触发的。系统智能识别出这些变动,然后自动将更新的键翻译成其他语言。是不是感觉像变魔术一样?无需额外努力,只需上传一个源文件,你就能同时用五种语言进行输出!这效率,简直让人惊叹!
总结
各位跨境战友们,今天我带着大家一起,从一个实战专家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如何为开发者搭建一套高效的本地化工作流。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巧妙处理源语言文件、简化上传下载步骤,还深入了解了配置文件的使用以及在不同场景下源文件作为“唯一真相”的策略。
新媒网跨境认为,更重要的是,我给大家展示了如何利用SimpleLocalize的自动化功能,让整个本地化流程“提速增效”,实现源文件上传后即时翻译的“奇迹”。记住,在跨境这条路上,效率就是生命线,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流程,能让你事半功倍!希望这篇教程能为大家的本地化工作带来启发,助大家在全球市场乘风破浪!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l-cli-localization-workflow-automation-5-min.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