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子不语少干半天,营收竟暴涨34.1%达19.6亿!

今年年初,跨境电商圈子里,杭州那家大名鼎鼎的子不语,着实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他们在新年的年会上,竟然郑重宣布,全体员工将实行每周4.5天的工作制,也就是说,每个周五大家只需要上半天班,而且工资一分钱都不少!这消息一出,瞬间让无数“打工人”羡慕不已,觉得这简直是“神仙公司”的操作。
当然,在大家一片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声音冒了出来。毕竟,咱们跨境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卷”出名的,竞争激烈,节奏飞快。所以,当时圈子里不少人就觉得,少干半天活,这风险可不小啊!甚至还有人猜测,这会不会只是公司在“炒作”,搞不好那少上半天的班,最后都会以加班的形式给补回来呢?这些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时间过得真快,半年光景一晃而过。子不语用一份实打实的财报,狠狠地回应了那些质疑的声音。新媒网跨境获悉,就在2025年上半年,子不语的营收竟然达到了1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足足增长了34.1%!毛利润更是高达14.7亿元,同比提升了36.4%。更令人惊喜的是,股东应占净利润也达到了1.1亿元,同比大涨15.9%。看看这数据,业绩不仅没有因为“少上班”而下滑,反而跑得更快、更稳了!这简直就是给那些当初不看好的人,狠狠地“打了个脸”啊!
而且,这次的4.5天工作制,可不是那种光喊口号、做做样子的表面功夫。有内部员工就透露说,自从这项制度实行以来,每到周五下午,大家的朋友圈里简直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到处都是“周五下午放假啦!”的喜悦分享。甚至有不少同行,都半开玩笑地在朋友圈里问:“你们公司还招人不?!”这足以说明,子不语是真的把员工福利落到了实处。
其实,子不语的高层在年会上就对这件事做出过解释。他们提到,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其中90后和00后加起来,就占到了75%的比例。他们说的“年轻化”,不仅仅是指员工的年龄结构,更重要的是思想和心态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行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年轻人之间的竞争,所以,企业的工作文化就必须得贴近年轻人,要把职场打造成一个有温度、有活力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这才是公司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
子不语这家公司,可不简单。它是国内首家上市的服装类跨境电商企业,在业界素有“跨境鞋服第一股”的美誉。在亚马逊的服装类目里,子不语的品牌知名度非常高,业务范围更是覆盖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是这样一家有实力、有担当的企业,敢于在工作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采取这种“反内卷”的策略,反而让整个团队的精气神焕然一新,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活力。毫无疑问,这种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正是他们今年上半年业绩能够持续冲刺、稳健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与“和谐”在企业管理中的生动实践。
当然,子不语敢这么“任性”、这么“出格”,背后肯定是有着过硬的实力作为支撑的。光是简单地“少上班”,是绝对不可能让业绩飙升的。在今年上半年,子不语最为明显的动作,就是他们在品牌升级上下足了功夫。从最直观的视觉设计,到内部的部门架构调整,再到精细化的海外社群运营,子不语可以说是对自己的品牌打法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和革新。
举个例子,他们主打的休闲女装品牌Tankaneo,仅仅在半年时间里,收入就冲到了1.7亿元。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品牌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账号,已经积累了超过5万的粉丝,而且不少帖子下面的互动量都相当可观,人气非常高。同样表现亮眼的还有他们的女鞋品牌Coutgo,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够在海外市场把品牌声量和影响力做起来,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子不语的运营能力是实实在在地在线的,他们深谙如何与国际消费者建立连接,讲好品牌故事。
除了品牌升级,子不语在多渠道布局上的眼光也十分独到。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子不语最初其实是从国内的淘宝平台起家的,后来他们果断转战亚马逊,事实证明,这一步棋走得非常对。直到2025年上半年,亚马逊依然是子不语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但令人佩服的是,他们并没有“死磕”亚马逊一个平台,而是积极拓展新的增长点。现在,像TEMU、TikTok Shop等新兴电商平台,子不语都有不同程度的业务布局,并且都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增长。这种多渠道铺开的策略,就像是给企业的业绩增长多留了几条“后路”,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性,展现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决心。
看着子不语的成功案例,相信不少跨境卖家们心里多少都会有些羡慕吧,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别人家的公司”啊!但是,这种“少半天班”的模式,真的能直接套用到所有公司身上吗?其实不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采取这一套看似“宽松”的制度。究其核心,问题不在于“少上半天班”本身,而在于如何让整个团队实现“高效工作”。
子不语的成功逻辑是:通过更灵活、更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去激发员工的内生主动性,让大家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能够投入更大的专注度、发挥更高的效率。这种模式,绝不是简单地靠“加班时长”去硬堆业绩。而激发员工效率的方法,远远不止“少上半天班”这一种。例如,建立一套良性的KPI驱动机制,能够让员工在目标导向的同时,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再比如,迅速有效地将老员工的经验和能力复制到新员工身上,让团队整体快速成长,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提升团队效率的方法。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最近跨境行业里,跨境者商学院开设的“旺季人效升级BOSS集训营”,受到了广大卖家们的高度瞩目。这个集训营里,重点讲授的“90天构建自驱型高效团队”理念,就和子不语的思路不谋而合,充满了智慧与实践价值。
比如,课程中详细阐述的“KPI驱动法”:如何能够在旺季来临之前,制定出既能让员工没有过大压力,又能充分激发工作动力的目标?又如何在旺季结束后,通过有效的复盘,去激发团队的进取心和斗志,让每个人都充满干劲?这些都关系到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和激励员工,让他们的努力能够得到公正的认可和积极的回报,这正是我们倡导的“公平”与“诚信”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
再比如,“老带新仪式感方案”:如何才能将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能力,快速、高效地复制到新员工身上?又如何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测表,让新老员工能够迅速地“同频”,步调一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不光是技能的传递,更是团队文化和经验的传承,能够大大加速新员工的融入过程,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此外,集训营里还配套了许多实用的工具,比如师徒匹配评估表、SMART目标设定表等等。这些工具都是为了帮助卖家们,从不同的维度和细节上,把团队的整体效率提升上去,让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找到价值和方向。
这也暴露了很多卖家在管理上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内卷”就意味着强行要求员工去“卷”,去无休止地加班。然而,真正的“卷”,恰恰不应该体现在对员工时间上的无度压榨,而更应该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规划和运营等更深层次的方面。企业应该首先在管理创新、战略布局、市场嗅觉等方面“卷”起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压力转嫁给员工。当我们真正能够把精力放在提升企业内功、优化管理模式、激发团队潜力上时,自然就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这正是我们追求“和谐”与“富强”的生动体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hock-zibuyu-4.5-day-week-revenue-up-34.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