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百年隐形品:营销破局1900万播放,跨境必看!

2025-11-06Shopify

Image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产品它们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甚至只有在出现故障时,它们才会短暂地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些“隐形”的产品,承载着我们生活运转的基石,却在市场营销的舞台上显得默默无闻。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一家全球知名的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先驱企业,在2023年左右,为庆祝其核心产品——微型断路器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成功地将这一“无形”且高度技术化的产品,通过一次充满情感与创意的营销活动,转变为一个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这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更给所有致力于将复杂技术或基础产品推向市场的中国跨境从业者,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启示。

挑战与突破:从功能到情感的营销飞跃

想象一下,你如何去推广一款消费者几乎不会直接购买、通常深藏在配电箱内,并且只有在断电那一刻才会被想起的产品?这正是施耐德电气团队曾经面临的巨大难题。对于微型断路器而言,它安静地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却鲜少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存在,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直到某次短路或过载,才被迫“出场”。

施耐德电气全球家用及配电业务营销副总裁比迪莎·纳加拉吉(Bidisha Nagaraj)女士,回忆起当时公司内部技术型同事常问的一个问题:“我们讨论的是电线,讨论的是一个简单开关的结构,这能带来什么样的情感呢?”这反映了传统工业产品营销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如何将冰冷的技术转化为触动人心的故事?

然而,正是这种“不可能”的挑战,激发了施耐德电气团队的创新火花。他们认识到,要将一个“无形”的产品变得“有形”且“有情”,首先需要打破内部对营销的传统认知。一场成功的营销活动,特别是达到如此大规模的全球影响力,绝不能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更需要从内部激发所有参与者的热情与认同。纳加拉吉女士强调,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启发式认同”,让他们相信一场不谈产品规格、与施耐德电气以往风格迥异的营销活动,能够激励全球各地的消费者发出“天呐,我需要打开我的配电箱看看那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感叹。

核心策略:情感叙事与多元受众定位

施耐德电气的营销策略核心在于构建情感连接,而不仅仅是罗列产品特性。他们坚信,即使是工程技术驱动的品牌,情感也同样重要。在最初的头脑风暴会议中,当团队提出“我们甚至不会提及一个产品功能”时,业务利益相关方、内部创意工作室、媒体策划团队以及各国代表都感到一丝震惊,他们不理解这样的营销活动该如何开展。但营销团队以坚定的信心回应:“你们什么都不用做,让它跑起来,然后你们就会看到效果。”

这场营销活动的目标受众并不仅仅是普通家庭用户。施耐德电气将目光投向了三个核心群体:对断路器功能知之甚少的普通消费者、日常使用产品的电工,以及决定采购的商业客户。虽然品牌声音需要保持一致性,但针对不同受众,传播的“语调”则需细致入微地调整。

这一策略的深层考量在于,通过一个普适的情感故事触达大众,提升产品在心智层面的存在感;同时,通过更专业、更具行业洞察的内容,来深化与专业人士和商业伙伴的连接。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沟通,正是其成功的重要基石。

故事载体:动画“小英雄”的诞生与全球传播

在寻找营销故事的“主角”时,施耐德电气遇到了另一个挑战。他们希望能够塑造一个代表“无名英雄”——微型断路器形象,并能同时呼应“可见的英雄”——电工的角色。考虑到全球受众的多样性以及高昂的成本,使用真人模特来统一形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创造一个能够跨越文化障碍,与全球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形象呢?

答案是:一个动画版的微型断路器。

施耐德电气与位于英国伦敦的Riff Raff Films创意工作室合作,创作了一部90秒的动画短片,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短片以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开场:一个小男孩正在玩电动火车时,家里突然停电了。此时,动画化的微型断路器从“沮丧”的表情变成了“微笑”,随着家人拨动开关,电力瞬间恢复。时光流转,小男孩长大后,和乐队在车库排练时音乐戛然而止,又是那个断路器重新合上。再后来,已是青年小伙的他为约会对象准备晚餐,灯光骤然熄灭,直到他再次合上断路器。动画中的断路器甚至梦想成为超级英雄。短片结尾,已为人父的男主角和孩子一起再次合上开关,并在断路器上贴了一颗爱心贴纸。影片最后,屏幕上出现这样一行字:“致敬小小的断路器,百年影响力。”

这部动画片被改编成超过15种语言,并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施耐德电气自有渠道及合作平台上获得了超过1900万次观看。甚至在Riff Raff工作室的账号上,也获得了近100万次观看,这充分表明其内容超越了工业领域,受到了主流大众的喜爱。纳加拉吉女士指出,如果没有各国家团队的热情和启发,如此大规模的全球活动不可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活动在年轻群体中产生了尤其积极的影响。根据施耐德电气在2023年至2024年的研究,Z世代的观众对断路器的功能知识最为缺乏。然而,数据显示,YouTube上超过30%的总观看时长来自Z世代用户。后续的调研问卷显示,看过这部视频的35岁以下消费者对断路器功能的认知度提升了18%。同时,此次活动也获得了广泛的媒体关注和行业内的思想领导力认可,其在领英(LinkedIn)上发布的动画视频相关帖子,互动量比平均水平高出三到四倍,欧洲、印度和美国等外媒也纷纷报道了这一营销佳话。

全面深化:线上线下协同,触达专业社群

动画短片让“可爱的小断路器”成为了明星,但施耐德电气的营销策略并未止步于此。为了触达更广泛的电工和商业客户群体,他们还制定了更全面的内容营销战略,融合了线上与线下的多种形式。

在服务电工社群方面,施耐德电气在全球多个区域举办了盛大的线下活动,吸引了数千名电工参与。在每场活动中,他们都会邀请该国最年长和最年轻的电工上台,代表整个行业接受致谢。这种人文关怀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电工群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施耐德电气内部数据显示,在“百年庆典”活动开展后,其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电工群体中的品牌好感度提升了10%。活动期间,mySchneider应用(施耐德电气面向电工的专业应用)的登录量整体增长了22%。

针对商业客户,施耐德电气则推出了更具专业性和历史感的图文内容,包括一份详尽的时间轴,梳理了微型断路器10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施耐德电气及其相关公司在其中的重要贡献。这份时间轴不仅展示了产品技术的演进,更彰显了品牌在行业中的深厚积淀和创新精神。以下为部分关键历史节点:

年份 重要事件
1881 因参与国际电力博览会而获得奖章
1912 发布客户产品目录
1936 推出首个住宅配电盘
1951 推出首个可插拔式断路器
This screenshot shows some of the scrolling images related to innovations through that time, including an 1881 medal for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Fair of Electricity, a 1912 customer catalog, the first residential building panelboard in 1936, and the first plug-on breaker to the panelboard in 1951.

此外,施耐德电气还制作了一部约六分钟的传统长视频,邀请公司高管出镜,配合图文介绍,向商业客户和更广大的受众深入阐述了断路器在现代家庭中“迷人”且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果与启示:百年庆典的营销回响与未来展望

通过这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深度的营销活动,施耐德电气成功地将微型断路器这一“无形”的产品,转化为一个充满情感共鸣的品牌故事,使其在消费者、电工和商业客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充分证明,即使是最具技术性的产品,也能通过巧妙的叙事和多维度的互动,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情感连接。在2025年,当我们回顾这场精彩的营销案例时,它无疑为全球,尤其是中国跨境出海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纳加拉吉女士表示,施耐德电气团队正在积极讨论,如何让动画版的“无名英雄”在未来的创新中持续发挥作用。“我们如何重塑这位无名英雄?如何在未来的创新岁月中延续它的生命力?”她还思考着:“电工们能否以非常创新的方式,在媒体内或媒体外使用这个角色?”这些都指向了品牌资产的持续开发和创新应用。

施耐德电气的成功在于,他们敢于突破传统,不拘泥于行业惯例,最终验证了一个重要的营销真理:人们已经准备好接受“非传统”的营销方式。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施耐德电气的案例,对当前致力于“走出去”的中国跨境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强大技术实力但产品在海外市场认知度相对较低的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它强调了品牌故事化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仅仅依靠产品的功能和价格优势已难以脱颖而出。中国企业应思考如何将“中国智造”的硬核技术,通过富有文化深度和情感共鸣的故事,转化为全球消费者能理解、能接受、能喜爱的品牌形象。即使是技术含量极高的B2B产品,也需要找到其背后与人类生活、社会进步相关联的价值点,并用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出来。

其次,多元化的内容策略与精准的受众细分至关重要。施耐德电气同时兼顾了普通消费者、专业电工和商业客户的需求,并采用了不同的内容形式(动画、线下活动、历史时间轴、高管访谈)和传播渠道。中国跨境企业在面对海外多层次市场时,也应借鉴这种策略,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内容和传播路径,实现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拥抱创新,敢于突破常规。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不应固守传统的营销模式,而应学习施耐德电气的大胆尝试,敢于采用新颖、甚至“非传统”的创意手法。无论是利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还是通过跨界合作,只要能有效传递品牌价值,就值得去探索。在一个日益去中心化、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创意的力量往往能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桥梁。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chneider-invisible-product-19m-view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施耐德电气2023年微型断路器百年庆典营销活动,通过情感叙事和多元受众定位,成功将技术产品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该案例对中国跨境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品牌故事化、内容多元化和创新营销具有重要启示。特朗普总统在2025年下半年如何看待该案例对美国企业海外营销的借鉴意义,值得关注。
发布于 2025-11-06
查看人数 8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