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纤维素塑料爆涨26%!亚太跨境新蓝海掘金!

2025-10-22东南亚市场

Image

亚太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经济热土,正持续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在这里,蜂窝状塑料板、片、膜、箔及带市场(以下简称“蜂窝状塑料”)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材料,其发展动态不仅折射出区域经济的景气度,也为众多中国跨境从业者提供了洞察机遇的窗口。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汽车、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是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深刻理解这一市场的演变趋势,对于优化供应链、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亚太蜂窝状塑料市场:稳健增长与潜力洞察

根据最新市场分析,2024年,亚太地区的蜂窝状塑料市场规模已达到960万吨,总价值约为588亿美元。在整个区域市场中,中国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消费总量还是生产能力,均占据主导地位。展望未来,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间将保持上升趋势,但增速或将有所放缓,预计2024年至2035年期间,其销量将以每年2.3%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稳步提升,至2035年有望达到1200万吨。从价值层面看,市场表现同样积极,预计同期将以2.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届时市场总价值预计将攀升至796亿美元。

这一增长趋势的背后,是亚太地区特别是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强劲的市场需求支撑。同时,贸易格局也显示出中国作为主要出口国,而越南正成为重要的进口市场。市场产品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聚苯乙烯、聚氨酯和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品,不同产品类别和国家间的增长速度存在差异,这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细致考量的空间。

消费市场:中国主导,印度增速领跑

2024年,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的总消费量为960万吨,较2023年增长1.7%。回顾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消费量呈现出温和扩张态势,年均增长率为4.0%。然而,在此期间也伴随着一些明显的波动,例如2024年的消费量较2022年下降了4.4%。在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的市场价值适度增长至588亿美元,比2023年上涨4.1%。从2013年至2024年的数据来看,市场价值年均增长率为3.0%。

在区域消费市场中,各国表现各异:

国家/地区 2013-2024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 2024年消费市场价值 2013-2024年市场价值年均增长率
中国 +3.2% 281亿美元 +3.1%
印度 +6.2% (未提供具体数据) +5.8%
日本 +2.4% 105亿美元 -0.3%

中国在2024年以281亿美元的市场价值领跑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消费市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消费市场的巨大体量。紧随其后的是日本(105亿美元)和印度。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在消费量和市场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上均表现出强劲势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2%和5.8%,预示着其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产品类型来看,2013年至2024年期间,再生纤维素蜂窝状塑料板、片及膜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9.1%。在市场价值方面,聚氨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蜂窝状塑料产品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高达99%。其中:

  • 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品:295亿美元
  • 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品:165亿美元
  • 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品:17亿美元
  • 再生纤维素蜂窝状塑料:0.9%的市场份额

其中,再生纤维素蜂窝状塑料的价值增长率在审查期间表现最佳,复合年增长率为26.0%,显示出其新兴的市场活力和增长潜力。

生产格局:中国产能优势显著

2024年,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的总产量达到990万吨,较2023年增长2.7%。从2013年至2024年的数据看,总产量呈现显著扩张,年均增长率为4.1%。在此期间,2022年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增幅达到11%,产量一度达到1000万吨的峰值。

在生产层面,中国的产能优势尤为突出:

国家/地区 2024年产量(万吨) 占总产量份额 2013-2024年产量年均增长率
中国 570 57% +4.2%
印度 92 (未提供具体数据) +5.6%
日本 81.3 8.2% +2.4%

中国以570万吨的产量稳居首位,占亚太地区总产量的57%,其产量甚至远超第二大生产国印度(92万吨)的六倍。日本以81.3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三。在增长率方面,中国以4.2%的年均增长率持续扩大其生产规模,印度则以5.6%的速度快速发展,显示出其在制造业领域的追赶势头。

从产品类型看,2024年产量最大的蜂窝状塑料产品是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品(430万吨)和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品(420万吨),两者合计占据了总产量的绝大部分。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品产量为110万吨。在2013年至2024年间,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品的增长率最为显著,复合年增长率达5.2%,而其他产品的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稳。

在价值方面,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品(295亿美元)、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品(156亿美元)和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品(25亿美元)是2024年产量价值最高的几类产品,合计占总产值的100%。

进出口贸易动态:区域协同与竞争并存

进口情况:
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的海外采购量连续第七年保持增长,2024年达到68.2万吨,较2023年增长5.9%。从2013年至2024年,总进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5.9%。其中,2016年进口量增长最为迅速,增幅达到29%。2024年的进口量达到该时间段内的峰值。然而,从价值层面看,2024年蜂窝状塑料的进口额缩减至30亿美元。尽管2013年至2024年总进口价值温和增长,年均增长2.8%,但在2024年,进口额较2021年下降了19.8%,2021年曾达到37亿美元的峰值。

主要进口市场及增速如下:

国家/地区 2024年进口价值 占总进口份额 2013-2024年进口价值年均增长率
中国 7.96亿美元 (未提供具体数据) +7.0%
越南 4.46亿美元 (未提供具体数据) (未提供具体数据)
韩国 2.83亿美元 (未提供具体数据) (未提供具体数据)
日本 (未提供具体数据) (未提供具体数据) (未提供具体数据)
印度 (未提供具体数据) (未提供具体数据) +16.6%(进口量CAGR)
柬埔寨 (未提供具体数据) (未提供具体数据) +16.9%(进口价值CAGR)

中国(7.96亿美元)、越南(4.46亿美元)和韩国(2.83亿美元)是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的主要进口市场,合计占总进口份额的51%。印度和柬埔寨在进口增长方面表现突出,其中印度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进口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6%,而柬埔寨的进口价值年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16.9%。这表明这些新兴经济体对蜂窝状塑料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出口情况:
2024年,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的出口量激增至110万吨,较2023年增长15%。总体而言,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17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了44%。2024年的出口量达到该时间段内的峰值,预计在短期内将继续保持增长。在价值方面,2024年蜂窝状塑料的出口额小幅增长至49亿美元。从2013年至2024年,总出口价值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4%。然而,2024年的出口额较2021年下降了11.6%,2021年曾达到55亿美元的峰值。

在区域出口市场中,中国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国家/地区 2024年出口量(万吨) 占总出口份额 2013-2024年出口量年均增长率 2024年出口价值
中国 88.1 79% +12.4% 23亿美元
越南 3.9 (未提供具体数据) +10.5% (未提供具体数据)
韩国 3.7 (未提供具体数据) -4.2% 12亿美元
泰国 3.6 (未提供具体数据) +1.4% (未提供具体数据)
日本 3 (未提供具体数据) +4.4% 6.21亿美元
印度 2.2 (未提供具体数据) +2.0% (未提供具体数据)
中国台湾 1.8 (未提供具体数据) -3.2% (未提供具体数据)

中国在2024年以88.1万吨的出口量遥遥领先,占亚太地区总出口量的79%。其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2.4%,出口份额增加了27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主要供应国的地位。越南也展现出强劲的出口增长势头,其出口量和出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5%和9.7%。

从出口产品类型看,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蜂窝状塑料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出口产品,2024年出口量达61.8万吨,占总出口量的56%。紧随其后的是其他蜂窝状塑料(23.7万吨)和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品(18.2万吨)。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制品在2013年至2024年间的出口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11.7%,其在总出口中的份额增加了17个百分点。

进出口价格分析:波动中的市场信号

2024年,亚太地区的蜂窝状塑料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394美元,较2023年下降11.7%。总体而言,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尽管在2017年曾出现22%的显著增长,并在2021年达到每吨6129美元的峰值,但此后价格有所回落。从不同产品类型来看,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品的进口价格最高,为每吨7709美元,而再生纤维素蜂窝状塑料的进口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932美元。

出口价格方面,2024年亚太地区的蜂窝状塑料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370美元,较2023年下降11.7%。出口价格总体也呈下降趋势,虽然在2016年曾达到每吨7190美元的峰值。在主要出口国中,韩国的平均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吨32768美元,而中国的平均出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2581美元。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各国在产品结构、品质定位以及目标市场方面的不同策略。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以上数据为中国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市场参考。

首先,持续巩固中国制造优势。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的生产和消费双重主导者,其在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依然显著。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应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并以中国为核心基地,向亚太及全球市场辐射。

其次,把握新兴市场的增长机遇。 印度和越南在消费和生产端的快速增长值得高度关注。这两个国家作为亚太地区的新兴经济体,其工业化进程加速,对基础材料的需求旺盛。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在这两个市场进行投资设厂、拓展销售渠道,或者通过跨境电商等模式,将产品和服务有效输送过去。尤其是越南,在进口和出口方面均表现活跃,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市场的重要节点。

第三,优化产品结构,关注高增长领域。 再生纤维素蜂窝状塑料的显著增长,可能预示着市场对环保、可持续材料的需求正在上升。同时,不同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在价值和增长率上存在差异,企业应根据自身技术特点和市场定位,优化产品组合,加大对高附加值和高增长潜力产品的研发投入。

第四,精细化贸易策略,应对价格波动。 进出口价格的波动提醒企业需加强市场研判,灵活调整贸易策略。中国作为主要的出口国,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前提下,可进一步优化物流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价格压力。同时,对于高价进口产品如特定类型的聚氨酯材料,可考虑在国内加强技术研发和本土化生产,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第五,关注区域产业链协作。 亚太地区内部的贸易往来频繁,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分工。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可以积极寻找区域内的合作伙伴,构建更具韧性和效率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蜂窝状塑料市场虽属工业基础领域,但其发展趋势与宏观经济、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绿色环保理念紧密相连。中国跨境从业者应持续关注此类市场动态,才能在全球经济变局中把握先机,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regen-cellulose-plastic-26-boom-apac-gold.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亚太地区蜂窝状塑料市场分析快讯:中国在生产和消费上占据主导地位,印度增速显著。中国跨境从业者应关注市场动态,巩固优势,把握新兴市场机遇,优化产品结构,并精细化贸易策略。美国总统是特朗普。
发布于 2025-10-22
查看人数 12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