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信贷危机!23亿蒸发,巨头股价月跌10%!

2025-10-10Shopify

Image

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动态日益复杂,其中,私募信贷(Private Credit)领域的快速扩张正成为一个焦点。这项业务在过去几年里规模迅速增长,已然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2025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外媒报道指出,投资者对全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私募信贷领域的大规模投入表现出担忧,认为其中可能蕴含潜在风险。这一现象值得我们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密切关注。

具体来看,管理着数万亿美元资产的Apollo、Blackstone、KKR和Ares等知名机构,在过去一个月里其股价平均下跌超过10%。这与同期美国更广泛的股市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华尔街的标普500指数在此期间上涨了3.4%,而今年截至目前,在人工智能(AI)热潮的推动下,该指数累计涨幅已超过15%。这些受影响的资产管理公司,最初主要以私募股权投资闻名。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它们积极拓展业务,大举进军私募信贷市场,与传统银行和公开债券市场竞争,为各类企业提供贷款。

根据相关机构分析,这一群体推动了私募信贷市场的迅猛发展,其总规模已达到约3万亿美元。仅从2020年至今的五年间,其规模就增长了1万亿美元。以Apollo为例,其目前管理的贷款规模接近7000亿美元,远超其15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这种模式的转变,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伴随着新的挑战。

随着市场对技术股泡沫引发的潜在股市波动发出警告,业界对大量借款人可能无法偿还私募贷款的担忧日益加剧。例如,2025年近期,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就此问题发出了“保持警惕”的呼吁。

近期发生的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破产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有私募贷款机构声称,高达23亿美元的资金“不翼而飞”。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执行董事西蒙·沃斯表示,现在判断这是否是“诸多失败案例中的第一个”还为时过早。摩根大通本周向客户发出警示,尽管目前的违约率看似较低,但“水面之下可能已积累了压力迹象”。该机构发现,一些陷入困境的借款人获得了更灵活的还款安排,这“可能预示着,一旦经济状况恶化,那些原本就存在风险的公司将面临更广泛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的降息要求,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这些潜在问题的显现。然而,资产管理机构Shore Capital的分析师维韦克·拉贾指出,如果真的发生危机,其影响将是巨大的。他强调,私募资本如今规模庞大,覆盖广泛,许多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都已深度介入这一领域。他提到,2023年以来,连传统银行也开始涉足其中。

私募信贷作为“影子银行”体系的一部分,其影响力的广度可见一斑。2025年6月,Apollo公司宣布将向法国能源巨头EDF公司的多个项目投资高达45亿美元,其中包括位于英格兰萨默塞特郡的欣克利角C核电站。Apollo公司已设定目标,计划在未来五年(即2025年至2030年)内,每年放贷额达到2750亿美元。这反映了私募信贷在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的渗透。
Go to the Platform

私募信贷之所以能迅速崛起,背后有多重驱动因素。首先,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寻求更高回报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非传统资产类别。私募信贷通常能提供比公开市场债券更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大量机构资金,包括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保险公司。其次,对于寻求资金的企业而言,私募信贷提供了更为灵活、快速的融资渠道。相较于传统银行贷款审批流程的繁琐和公开市场发债的严格要求,私募信贷能够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方案,满足企业特定的资金需求,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和杠杆收购等交易更具吸引力。此外,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也为私募信贷的扩张提供了空间。

然而,这种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与受严格监管的传统银行体系不同,私募信贷市场的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缺乏统一的监管框架,这使得风险更难评估和监控。一旦经济下行或特定行业面临挑战,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未在公开市场交易的私募贷款资产的估值和流动性问题可能迅速暴露。此外,私募信贷的集中度和其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关联性也值得关注。当同一机构既是股权投资者又是债权提供者时,潜在的利益冲突和风险叠加效应可能放大。

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持续的通货膨胀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对私募信贷的偿付能力构成挑战。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降息政策可能短期内缓解部分企业的还款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如果经济基本面未能改善,仅仅依靠降息可能只是将问题延后。全球金融市场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私募信贷领域的潜在波动,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传导至其他资产类别和地区。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金融机构,都在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对于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海外私募信贷市场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应关注其发展模式、风险累积机制以及监管应对策略。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私募信贷作为一种高收益资产,吸引了众多海外机构投资者。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与此类非银行信贷机构的合作或竞争。理解其运作逻辑和潜在风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国际投资决策,规避不确定性。同时,国内金融市场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也可以借鉴海外的经验教训,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筑牢风险防控的堤坝,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当前,全球金融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私募信贷的兴起及其伴随的挑战,是这一调整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对国内相关从业人员而言,持续关注此类全球金融动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风险传导路径,对于提升我们的国际视野和风险管理能力,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private-credit-risk-2-3bn-lost-stocks-down-1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下半年,特朗普执政期间,私募信贷市场迅速扩张引发担忧。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股价下跌,违约风险加剧。特朗普降息或延缓问题显现。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应密切关注,规避风险。
发布于 2025-10-10
查看人数 19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