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芦笋市场2035年将达24亿美元,德国独占40%份额!
欧洲的芦笋市场正迎来稳定发展期。外媒IndexBox最新报告显示,欧盟芦笋市场有望在2035年达到338,000吨规模,市场价值预计攀升至24亿美元。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欧盟内部持续增长的需求,预计未来十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将达+0.4%,市场价值年均增长率约为+1.4%。
市场前景显现韧性。尽管增速预计较前期温和放缓,但上升通道依然稳固。分析指出,到2035年,整个欧盟地区的芦笋消费总量将稳步提升至33.8万吨。若以市场价值衡量,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届时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站上24亿美元关口。
消费态势企稳回升
经历两年小幅调整后,2024年欧盟芦笋消费量迎来2.8%的涨幅,总量回升至32.4万吨。纵观2013至2024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3%,整体趋势平稳。其中2017年增长显著,同比增幅达6.1%。尽管2018年曾触及34.9万吨峰值,但随后几年消费量略有回调。
市场价值方面同样呈现积极信号。2024年欧盟芦笋市场总收入温和上涨4.5%,达到21亿美元。这一数据涵盖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营收(不含物流、零售营销及零售商利润)。过去十一年间,市场价值年均增长+2.9%,期间虽有波动,但2024年已创历史新高,未来增长潜力仍然可期。
消费版图:德国领跑
从消费量看,德国(12.9万吨)占据欧盟40%份额,远超位居第二的意大利(4.7万吨)和第三的西班牙(3.9万吨)。德国市场表现稳定,而意大利年均增长达+2.7%,西班牙则微调-0.5%。
市场价值分布同样凸显德国主导地位,其9.59亿美元规模独占鳌头。意大利(2.84亿美元)、法国紧随其后。德国年均价值增长+2.4%,意大利增速更快达+5.1%。
人均消费数据更具趣味性。2024年,德国每千人消费1,560公斤芦笋,西班牙、意大利分别为826公斤和794公斤。波兰在消费增速上表现亮眼,过去十一年年均增幅高达+65.6%。
生产端温和复苏
2024年欧盟芦笋产量终止两年下滑,小幅增长1.5%至30万吨。2013年以来的年均产量增速为+1.2%,总体趋势平稳。2017年曾出现7.5%的显著增长,2018年达33.5万吨峰值,此后进入调整期。产量变化主要受种植面积温和扩大及单产相对稳定的综合影响。
产值同步回升,2024年达20亿美元,十一年间年均增长+3.5%。2021年产值曾激增19%,2024年再创新高,产业前景依然乐观。
生产格局相对集中
德国(11.1万吨)以37%的产量占比稳居欧盟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为意大利(5.2万吨)的两倍,西班牙(4.5万吨)位居第三。德国生产规模保持稳定,意大利年均增长+3.0%,西班牙则小幅调整。
单产水平方面,2024年欧盟平均每公顷收获5.1吨芦笋,与往年基本持平。种植面积约5.9万公顷,较历史峰值(2020年6.2万公顷)略有回调,但较2013年仍实现年均+1.5%的增长。
进出口贸易动态
进口市场结束两年收缩,2024年欧盟芦笋进口量增长9.6%至8.5万吨,价值攀升至5.07亿美元。德国(1.39亿美元)、西班牙(8900万美元)、法国(6100万美元)为前三大进口国,合计占57%份额。波兰进口额增速领跑,年均增幅达+25.1%。进口均价维持在5974美元/吨,比利时(7083美元/吨)、奥地利(6870美元/吨)价格居前。
出口同样回暖,2024年出口量增长5.3%至6.1万吨,价值达3.95亿美元。西班牙(2.1万吨,占35%)、荷兰(9,200吨)、意大利(14%占比)为主要出口国。意大利出口额增速突出,年均增长+7.2%。出口均价上涨6.4%至6499美元/吨,荷兰出口单价最高(8759美元/吨)。
新媒网跨境认为,欧盟芦笋产业链各环节数据均释放出积极信号。消费与生产的同步复苏,配合进出口贸易的活跃度提升,共同勾勒出该市场的稳健发展轮廓。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深化,这一绿色蔬菜品类在欧洲餐桌上的地位有望持续巩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