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被管!欧盟芯片2.0,跨境并购新警示

进入2025年,全球经济发展格局持续演变,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增长与战略竞争的关键领域。在这一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关键产业链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致力于提升本土制造能力和技术自给水平。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政策动向,无疑是国际产业界,尤其是中国跨境从业者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
近期,欧盟技术事务负责人海娜·维尔库宁女士(Henna Virkkunen)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确认将于2025年近期的一次会议中与芯片制造商恩智浦(Nexperia)进行会晤。此前,维尔库宁女士已于2025年早些时候与包括英飞凌(Infineon,德国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法国与意大利合资公司)、恩智浦(NXP,荷兰半导体公司)以及Acea(意大利能源公司)在内的多家欧洲科技企业高管举行了线上会议。此番与恩智浦的单独会晤,更是凸显了欧盟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关键本土企业的重视。维尔库宁女士在社交媒体上明确表示:“与恩智浦的此次会晤,将为我们预计于2026年初启动的《芯片法案2.0》吸取重要经验。”这表明,欧盟正积极从实践中寻求完善其半导体产业战略,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全球竞争态势。
恩智浦(Nexperia)作为一家在全球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功率MOSFET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半导体公司,其起源可追溯至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的半导体部门,后成为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部门,并于2017年作为独立实体运营。2019年,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成功收购恩智浦,成为其控股股东。尽管所有权发生变更,但恩智浦在欧洲,特别是荷兰,仍保留有重要的研发、生产和运营基地。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通信和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是全球电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2025年早些时候,荷兰政府对恩智浦采取了干预行动,宣布将对该公司实施临时管理。外媒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此举的起因在于荷兰政府担忧恩智浦当时的前首席执行官可能正在削弱其在欧洲的运营能力,并计划将部分生产业务转移到中国。对于荷兰政府而言,恩智浦不仅代表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能力,更是本土就业和技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关注供应链韧性和本土产业安全的大背景下,荷兰政府的这一举措,可被解读为维护本国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核心资产和就业机会的审慎行动。这种对本土关键产业的保护,在国际上并非孤例,反映了各国在全球产业分工调整期,对高科技产业自主可控能力的高度重视。
欧盟《芯片法案》于2023年正式生效,旨在通过提供公共和私人投资激励,支持研发创新,提升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并确保欧盟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法案的核心目标是将欧盟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从目前的约10%提升至2030年的20%。第一版《芯片法案》的出台,是欧盟对全球芯片供应紧张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积极回应。它不仅关注尖端技术,也致力于加强在成熟制程和特色工艺领域的优势,以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和韧性的半导体生态系统。
而此次恩智浦事件,以及欧盟技术事务负责人维尔库宁女士与多家欧洲半导体巨头的密集会晤,预示着欧盟在筹备《芯片法案2.0》时,可能会对法案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考量。预计《芯片法案2.0》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战略性技术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运营模式以及关键生产要素流动的监管框架。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对外资并购欧洲半导体企业的审查,设立更严格的本土化生产和研发要求,以及提供更多激励措施以确保核心技术和产能留在欧盟内部。其目的在于确保欧盟在全球半导体竞争中,不仅能拥有技术优势,也能保持关键环节的控制权,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放眼全球,对战略性高科技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已成为一个普遍趋势。2022年,美国政府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提供527亿美元的联邦资金,用于促进美国本土的半导体制造、研发和劳动力发展。该法案同样旨在增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和韧性。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产业政策,通过补贴、税收优惠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手段,吸引和留住半导体投资,强化本土产业基础。这种全球性的“芯片竞赛”实际上是各国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对核心技术主导权和产业安全的一次集体战略部署。
海外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具体数据显示:
| 细分市场 | 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 | 增长率(同比) | 
|---|---|---|---|
| 存储芯片 | XXX亿美元 | XXX亿美元 | X.X% | 
| 逻辑芯片 | XXX亿美元 | XXX亿美元 | X.X% | 
| 微处理器/控制器 | XXX亿美元 | XXX亿美元 | X.X% | 
| 分立器件 | XXX亿美元 | XXX亿美元 | X.X% | 
| 传感器 | XXX亿美元 | XXX亿美元 | X.X% | 
| 全球总计 | XXX亿美元 | XXX亿美元 | X.X% | 
| (注:具体数据待查,此处仅为示例格式,实际内容应填充海外报告中的真实数据)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跨境从业人员,尤其是那些计划在欧洲进行投资、并购或寻求合作的企业,需要对当前的国际产业政策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恩智浦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观察窗口,它提示我们:
- 强化合规意识: 在进行跨国投资并购时,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目标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潜在的政治风险。特别是在战略性高科技领域,合规性审查将更加严格和复杂。
- 注重本土化运营: 成功的跨国企业往往能够深度融入当地经济社会。保持和发展在当地的研发、生产和管理能力,创造就业,积极回馈社区,不仅能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信任,也能有效规避因“产业外流”担忧而引发的干预。
- 寻求互利共赢: 跨境合作应以实现双方共赢为目标,通过技术交流、市场拓展和产业链协同,共同提升竞争力。避免零和博弈思维,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 关注政策动态: 欧盟《芯片法案2.0》的筹备和实施,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在半导体领域的政策调整,都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及时获取和分析这些信息,有助于企业调整战略,抓住新机遇。
展望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仍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各国政府在致力于提升本土产业韧性的同时,也认识到全球化合作在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虽然产业保护主义趋势有所抬头,但开放合作、技术共享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务实理性的姿态,积极寻求与全球伙伴的合作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深耕,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此次恩智浦事件,正是全球高科技产业格局演变中的一个缩影。对于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我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条新闻,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复杂性日益凸显,只有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审慎的决策力,以及开放的合作精神,方能在波澜壮阔的全球市场中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nexperia-eu-chip-act-2-0-m-a-aler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