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EPR杀疯了!2025下半年不注册,你的商品全下架!
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卖家“出海”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除了产品硬实力,更要关注当地的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在欧洲,随着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正变得越来越严格。这不,作为欧盟重要成员的荷兰,最近又对跨境电商卖家提出了新的EPR合规要求。各位正在或计划在荷兰市场销售的中国卖家,可得擦亮眼睛,抓紧时间把相关注册和申报工作安排妥当。
新媒网跨境获悉,这项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要求生产商或进口商对自己销售到市场上的产品,从生产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包括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这不仅仅是一个环保法规,更是欧洲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要求。在荷兰,目前EPR制度主要涉及以下三大类产品:
- 包装(Packaging):所有用于保护、运输、展示商品的包装材料,无论是纸箱、塑料袋,还是填充物、标签,都在其列。
- 电气电子设备(EEE):从大型家用电器到小小的电子玩具,只要含有电路或需要电流/电磁场才能正常工作,就属于这一范畴。
- 电池(Batteries):无论是独立销售的电池,还是产品内含的电池,都需符合规定。
换句话说,只要你的商品在荷兰市场上销售,并且属于上述任一品类,那么,相应的EPR注册和申报义务就成了你不可回避的责任。这不仅是对环境的负责,更是企业在欧洲市场长远发展的基石。
一、荷兰EPR,究竟是个啥?
可能有的卖家朋友初次接触EPR,会觉得有些陌生。其实,它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都逐渐推广的环保制度,全称是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直译过来就是“生产者责任延伸”。这个概念的精髓在于,把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被消费者使用,再到报废回收的全链条环境责任,都“延伸”到了最初的生产者或进口商身上。
为什么要推行EPR呢?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对地球家园的深切关怀。想想看,我们每天生产、消费大量的商品,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的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物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污染土壤、水源、空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EPR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其“生命终点”,推动产品更加环保,更易回收,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这和我们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
具体到荷兰市场,无论是你从中国直接发货给荷兰的消费者,还是通过荷兰的仓库分销,只要你的产品最终到达了荷兰消费者手中,并且属于那三大品类,你就自动成了EPR制度下的“生产者”。别以为只是卖点小商品就没关系,无论是大宗贸易还是小额零售,EPR的合规义务都是一视同仁的。
二、跨境电商平台的新要求,卖家们可别掉以轻心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欧盟内部合规监管的趋严,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为了自身的风险控制和市场规范,也纷纷行动起来。现在,包括亚马逊、全球速卖通、TEMU在内的许多主流平台,都已明确要求在荷兰市场销售的卖家提供有效的荷兰EPR注册号。
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如果你不能按时、按要求提供这些注册号,你的商品就可能面临被平台下架的风险,严重的甚至会被限制上架或暂停销售权限。试想一下,辛辛苦苦打造的爆款产品,可能因为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合规问题,一夜之间就从货架上消失,这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对于跨境卖家来说,平台是连接买家的桥梁,一旦桥梁被切断,再好的产品也无法触达消费者。
新媒网跨境认为,平台之所以如此严格,除了响应欧盟的法规要求,更是为了维护整个电商生态的健康发展。一个合规透明的市场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和优质商家,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池法规最近又有了新进展。就在2025年8月18日,新的电池法规正式生效。对于那些销售含有电池产品(比如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电动工具等)的卖家来说,必须尽快办理电池法的合规注册,并将获得的注册号上传至平台进行提交。这个时间点非常明确,容不得半点迟疑。提早布局,是卖家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中稳健前行的明智之举。
三、EPR注册与申报,跟着步骤走不迷路
面对这些新规,卖家朋友们可能会感到有些焦虑,觉得无从下手。其实,EPR的合规流程虽然有其严谨性,但只要理清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也并非遥不可及。以下是主要的几个核心步骤,建议大家认真对照,确保每一步都做到位:
确认产品品类,精准定位责任范畴:
在着手注册之前,卖家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线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仔细核对所销售的每一款商品,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前面提到的包装、电子电气设备或电池这三大品类。如果你的产品既有包装,又内含电池,同时又是电子设备,那么你就需要针对这三个品类分别进行注册和申报。这是确保合规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完成生产者注册,获取合规“通行证”:
一旦明确了需要注册的品类,接下来就是找寻专业的服务商。在荷兰,EPR的注册通常需要通过特定的回收系统或环保组织进行。这些组织会作为代理,帮助企业完成在荷兰相关政府机构的生产者注册,并最终为你颁发一个独特的注册编号。这个注册号就是你在荷兰市场合法销售相关产品的“通行证”,务必妥善保管。选择一家靠谱、有经验的服务商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能指导你完成注册,还能在后续的申报过程中提供专业支持,避免因为语言不通或政策理解偏差而出现问题。定期申报销售数据,履行持续合规义务:
EPR并非一次性注册就万事大吉,它是一项持续性的合规义务。注册完成后,卖家需要根据实际的销售量和产品类型,按照规定的周期(通常是年度或季度)向注册的回收系统提交申报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你在荷兰市场投放的产品数量、重量以及所使用的材料类型等详细信息。申报的目的是为了让回收系统能够准确评估并安排后续的回收处理工作。因此,建立一套准确、高效的数据记录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确保所有销售数据都能追溯,并与实际情况相符。按时缴纳环保处理费用,支持绿色循环:
基于你申报的产品数量和重量,回收系统会核算出相应的环保处理费用。这些费用是用于支持荷兰境内的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基础资金。卖家需要按照要求,及时足额地缴纳这些费用。这不仅是履行法律责任,更是为荷兰乃至欧洲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按时缴费也是维持注册有效性的关键,一旦拖欠或漏缴,可能会影响你的合规信誉,甚至导致注册失效。
四、卖家需要警惕的潜在风险
在跨境电商的征途上,机遇与风险并存。尤其是在合规方面,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小的麻烦。对于荷兰EPR,以下几个风险点是卖家们必须高度警惕的:
未注册EPR,可能面临商品下架或账户冻结:
这是最直接也最严重的风险。如前所述,电商平台已经明确要求卖家提供EPR注册号。如果未能按时提供,平台很可能直接采取强制措施,将你的相关商品下架,甚至冻结你的销售账户。一旦账户被冻结,不仅当前销售会中断,积压的库存、后续的资金周转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对于依赖电商平台生存的卖家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数据申报不合规,存在被罚款的风险:
即使完成了注册,如果后续的销售数据申报不准确、不及时,或者故意瞒报、谎报,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就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欧洲国家对环保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通常较大,罚款金额可能远超合规成本。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未及时缴费,影响后续销售和合规信誉:
环保处理费用是EPR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卖家未能按时缴纳这些费用,回收系统可能会暂停对你的服务,甚至报告给监管机构。这将直接影响你在荷兰市场的合规信誉,甚至可能导致你的EPR注册失效,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商品被下架、账户被限制等,为你的未来销售埋下隐患。
五、给跨境卖家们的合规建议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跨境卖家们想要在荷兰乃至整个欧洲市场取得长远发展,合规经营绝不仅仅是“被迫遵守”,更是一种前瞻性的商业智慧。EPR注册并非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维护的合规义务。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 建议所有有志于拓展欧洲市场的卖家朋友们,一定要提高合规意识,将EPR合规工作提上日程。最好是在进入荷兰市场之前,就提前完成所有相关的注册工作。这样不仅能避免后期手忙脚乱,更能为你的产品在荷兰市场的顺利销售铺平道路。在后续的日常运营中,务必保持数据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并按时缴纳相关费用。
将合规视为企业运营的生命线,主动拥抱绿色环保理念,这不仅能帮助你规避风险,更能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赢得市场信任。在海外市场,“信誉”和“责任”往往比价格本身更能打动消费者。做好EPR合规,正是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负责任、守规则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netherlands-epr-h2-2025-products-delisted.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