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CBAM/熔铸规则:中国钢铁出口面临大洗牌!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日益复杂,供应链韧性与成本控制成为各国企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材料,其价格波动与市场动态对全球制造业乃至跨境贸易具有深远影响。近日,国际钢材行业的年度盛事——2025年不锈钢世界大会暨展览会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展览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全球各地的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钢材市场的最新趋势与未来走向,特别是关于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关键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来自知名海外研究机构的市场分析人士分享了他们对当前钢材市场走势的深刻见解。这些专家长期深耕钢材领域,致力于收集全球多地的数据与洞察,旨在与行业伙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共同推动市场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大会不仅仅是信息发布的平台,更是行业参与者面对面交流、探讨合作机遇的重要场合。
一位资深的市场研究主管在会议期间表示,此次马斯特里赫特的不锈钢世界大会意义非凡。它提供了一个与新老客户及研究伙伴进行深入交流的宝贵机会,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合作。她强调,大会汇聚了不锈钢行业的精英,共同就行业内的核心议题展开富有建设性的讨论。特别是2025年以来,随着欧洲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诸如CBAM、欧盟进口保障措施替代方案(包括可能引入的熔炼与浇铸规则)等重大政策的推出,行业内有大量值得探讨的话题。
当前,欧洲钢材市场正经历一段不确定性加剧的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钢材价格形成了下行压力。根据行业观察数据显示,欧洲地区基准级304冷轧卷价格在2025年下半年达到了自2020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这一价格走势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能源成本、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态势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于依赖钢材作为生产原料的下游产业,以及与欧洲市场有紧密贸易往来的跨境企业而言,密切关注这些价格变化及其背后的动因至关重要。
全球主要钢材市场动态备受关注,多家知名机构致力于汇集全球多地的数据与洞察,覆盖了包括北美、亚洲及欧洲在内的主要经济体。例如,有机构的分析便涵盖了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典、丹麦、荷兰等欧洲主要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市场。这种广泛的覆盖面,为全球跨境贸易和制造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参考信息。
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及其影响
此次大会讨论的焦点之一,是欧盟自2023年开始实施、并计划于2026年全面生效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CBAM旨在通过对进口到欧盟的特定高碳产品征收碳排放费用,以确保欧盟内部企业在减碳努力上与进口产品享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并防止“碳泄露”——即欧盟企业将高碳生产转移至碳排放标准较低的国家。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CBAM的影响不容忽视。初期,CBAM主要覆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气等高碳行业。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的钢铁产品或包含大量钢铁的制成品出口到欧盟,将需要计算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并可能需要购买相应的CBAM凭证。这无疑增加了出口成本,对中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CBAM,中国企业需要:
- 提升碳排放核算能力: 准确核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是应对CBAM的基础。企业需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数据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
- 推动低碳转型: 从生产工艺、能源结构等方面入手,积极采用绿色低碳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强度。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效率等。
- 加强供应链管理: 关注上游原材料的碳排放情况,选择低碳供应商,构建绿色供应链。
- 关注政策动态: 持续跟踪欧盟CBAM的具体实施细则及过渡期安排,及时调整出口策略。
欧盟进口保障措施替代方案与“熔炼与浇铸”规则
除了CBAM,欧盟进口保障措施的替代方案以及可能引入的“熔炼与浇铸”规则,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欧盟的进口保障措施旨在保护其本土产业免受进口产品激增的冲击,而新的替代方案可能会进一步收紧进口条件。
“熔炼与浇铸”规则,顾名思义,可能要求进口到欧盟的钢铁产品,其核心的熔炼与浇铸过程必须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完成。这对于全球钢铁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该规则得以实施,它将不仅仅影响钢铁原材料的贸易,更可能对那些在不同国家进行不同生产阶段(例如在中国初级加工,在第三国进行深加工)的钢铁产品产生重大影响。
这项潜在规则带来的影响包括:
- 供应链重塑: 生产商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全球生产布局,确保产品符合欧盟的原产地要求。
- 成本增加: 为满足新规则,企业可能需要调整生产线或寻找新的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这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增加。
- 市场准入挑战: 对于无法满足“熔炼与浇铸”规则的钢铁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将面临障碍。
对于中国的跨境企业,特别是钢铁生产商、钢铁贸易商以及使用钢铁作为主要材料的制造企业(如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家电等),这些政策的变化意味着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并适应新的贸易规则。提前规划,评估潜在风险,并寻找符合新规的解决方案,将是确保在欧洲市场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对中国跨境行业发展启示
全球钢铁市场的波动和欧洲新政策的出台,对中国跨境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蕴含着转型升级的机遇。
- 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 在成本压力下,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模式将面临挑战。中国企业应致力于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及制成品,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 多元化市场布局: 欧盟市场的政策变化提醒我们,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存在风险。中国跨境企业应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风险。
- 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增加,绿色低碳已成为未来贸易的趋势。中国企业应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从源头到终端,打造绿色环保的供应链体系,不仅能符合国际标准,也能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 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对接: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过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共同探索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贸易模式。
- 关注数据与智能决策: 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全球钢材市场、政策法规、客户需求等进行深度分析,辅助企业做出更为精准的战略决策。
综上所述,2025年不锈钢世界大会聚焦的议题,特别是欧洲钢材市场价格走势、CBAM以及进口保障措施的潜在变化,无疑为全球跨境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信号。面对这些变化,中国的跨境企业应保持务实理性的态度,积极响应全球绿色发展趋势和贸易规则调整,不断优化自身的竞争策略和风险管理能力,以适应日益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国际贸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舞台上实现稳健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cbam-melting-rules-china-steel-reshuffl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