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线运费暴跌7%!上海至纽约跌329刀!跨境物流预警:或持续疲软
根据日本国际货运代理协会(JIFFA)的数据显示,世界集装箱指数(WCI)在第30周继续呈现下跌趋势。截至2025年7月底,该指数下跌3.3%,最终收于每FEU(Forty-Foot Equivalent Unit,即40英尺标准集装箱)2517美元。新媒网跨境获悉,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第六周出现下跌,与2024年同期相比,跌幅高达57%。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下跌之前,美国在2025年夏季早些时候宣布了提高关税的政策,这一度引发了运费的短暂上涨。然而,市场并未对此做出持续反应。具体来看,运费从2025年5月开始攀升,并在6月初达到峰值。但自6月中旬以来,运费开始呈现稳步下降的态势,表明关税政策所驱动的上涨势头已经逐渐消退。
具体到各航线,跨太平洋即期汇率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其中,上海至洛杉矶的运费下降了5%,相当于每FEU减少了142美元,最终价格为2675美元。上海至纽约航线的下跌幅度更大,下跌了7%,相当于每FEU减少了329美元,最终价格为4210美元。
外媒报道称,由于2025年8月中旬美国关税暂停期即将结束,各航运公司正在逐步撤离。随着赶在关税恢复征收前进行运输的热潮逐渐消退,越来越多的航班被取消。总部位于英国的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预测,这种疲软的趋势预计将持续到下周。
新媒网了解到,世界集装箱指数(WCI)由德鲁里编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集装箱运费指数,反映了全球主要航线的集装箱现货运费水平。该指数每周发布,被广泛认为是衡量国际贸易和航运市场的重要指标。
2023年的数据也值得参考。彼时的数据显示,集装箱运费在经历了2020年至2022年的大幅上涨后,于2023年开始显著回落。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趋势,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需求下降、供应链瓶颈缓解以及运力供给增加等。
具体而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导致整体贸易需求减少,直接影响了集装箱运输的需求量。同时,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进一步抑制了进口需求。此外,随着港口拥堵状况的缓解和新造船的陆续交付,集装箱运力供给得到有效提升,供需关系的变化也对运费形成下行压力。
外媒分析认为,2025年集装箱运费的持续下跌,与全球经济形势、贸易政策以及航运市场的供需变化密切相关。虽然短期内运费可能存在波动,但整体下行趋势或将持续。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