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新政引爆跨境物流危机

2025-04-26跨境物流

Image

一、DHL暂停高价值B2C货件运输,清关政策成导火索
全球物流巨头DHL于近日宣布,自2025年4月21日起暂停收取申报价值超过800美元的企业对个人(B2C)货件,恢复时间未定。这一调整直接关联美国海关新规:自4月5日起,所有入境美国且申报价值超800美元的货物均需通过正式清关程序,此前这一门槛为2500美元。

  • 通关压力骤增:DHL表示,新规导致业务量激增,短期内难以消化,暂停高价值B2C货件是“不得已之举”。
  • 同行同步应对:联邦快递、UPS等物流企业已采取附加费、限流等措施。例如,联邦快递对来自菲律宾、中国大陆及香港的包裹征收每磅0.45美元附加费,UPS则恢复中国至美国货物每票0.29美元附加费

二、美国免税政策失效在即,跨境物流成本飙升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关税政策余波持续扩散,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将于5月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每件包裹最高征收120%或100美元关税;6月1日起关税将再涨50美元至200美元。这一变化迫使物流企业加速调整:

  • 香港邮政暂停平邮服务:4月16日起停止接收美国平邮包裹,已寄出未运输的包裹将退回并退款。
  • 货运商策略波动性增强:物流企业普遍采取阶段性收费或限流措施,未来政策落地后可能进一步调整。

三、电商平台与零售巨头被迫转型
美国关税新政不仅冲击物流链,更倒逼跨境贸易参与者重塑经营策略:

  1. 亚马逊转向欧洲市场
    • 取消部分亚洲供应商订单,限制特定ASIN发货。
    • 向卖家发送问卷,了解关税应对措施,并推荐欧洲站入驻激励政策。
  2. 零售商施压供应商降价
    • 沃尔玛、塔吉特要求中国供应商随关税上涨同步降价,幅度达10%。
  3. Temu与Shein提价减投
    • 宣布4月25日起上调美国商品价格。
    • Temu美国广告投放量从日均数万条骤降至14条,营销策略大幅收缩。

四、跨境贸易进入“高波动”周期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呈现两大特点:

  • 政策延续性: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框架被继承并强化,未来可能进一步加码。
  • 连锁反应加剧:从物流到零售,各环节成本层层传导,最终由消费者与中小卖家承担。

行业建议

  • 灵活调整供应链:分散采购渠道,探索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
  • 关注政策窗口期:例如5月前利用免税政策剩余红利,优化库存与物流节奏。
  • 强化合规能力:针对高价值货物提前准备完整清关文件,避免延误风险。

美国市场仍是全球跨境贸易的核心战场,但政策不确定性显著上升。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电商平台,唯有快速响应、动态调整,方能在新一轮贸易变局中站稳脚跟。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文章分析了美国关税新政对全球跨境物流的连锁影响,包括DHL暂停高价值B2C货件运输、物流成本上升、电商平台策略调整等,指出行业需灵活应对政策波动。
发布于 2025-04-26
查看人数 107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