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百货106人裁员!新物流中心揭秘跨境降本增效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零售市场中,传统百货巨头们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长期以来,它们作为实体零售的代表,承载着无数消费者的购物记忆。然而,随着数字化浪潮和消费者行为模式的转变,这些企业正积极调整其运营策略和供应链布局,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最近,美国零售巨头梅西百货(Macy's)的一系列举措,便清晰地展现了这种转型中的阵痛与机遇。这些动态不仅牵动着美国本土市场,也为中国的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观察视角。
梅西百货作为美国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自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线上消费持续增长,实体零售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样的背景,梅西百货选择通过优化供应链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正是其应对策略的核心。
战略调整:南温莎运营中心的整合与人员变动
2025年,梅西百货正持续推进其“大胆新篇章”(Bold New Chapter)的转型计划,旨在简化和现代化其供应链网络,以更好地服务顾客并提升运营效率。作为这一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宣布将关闭其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南温莎市的“Backstage”业务运营中心。Backstage是梅西百货旗下的折扣店品牌,此次调整意味着其南温莎的Backstage相关物流和仓储业务将被整合。
根据公司在2025年10月28日发布的《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案》(WARN Act)通知,此次调整将导致该运营中心106个职位受到影响。裁员计划将分阶段进行,预计在2025年12月28日至2026年1月10日之间完成。受影响的职位涵盖了仓库助理、运营经理、仓库主管以及ARO协调员等,所有裁员均为永久性。
对于受影响的员工,梅西百货承诺提供相应的离职补偿信息,并提供前往附近梅西百货门店空缺职位的调岗机会。根据WARN文件,该设施的员工不享有“碰撞权”(bumping rights),且不属于工会成员。梅西百货的发言人表示,此举是为了将Backstage的运营集中到其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专业折扣商品处理设施,而南温莎的其他运营业务将继续保留。这一系列调整旨在通过优化分销网络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转型背后的动因:效率、成本与市场需求
梅西百货此次大规模的供应链调整,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深植于当前全球零售业的宏观趋势之中。这背后反映出多重动因:
首先,电商的崛起与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迁是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尤其是在2023年以来,线上购物渗透率持续攀升,消费者对物流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分散的供应链模式难以适应这种快节奏、高效率的需求。通过将Backstage这类折扣业务的物流集中化,梅西百货能够实现规模效应,统一管理库存,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和交付效率。
其次,降本增效是所有零售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永恒主题。运营一个分散的物流网络,意味着在人员、设备、租金、能源等多个方面都有重复投入。通过整合和关闭低效运营中心,并将其功能集中到更现代化、效率更高的设施中,梅西百货能够显著削减运营成本。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其短期利润,也为其长期的战略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供应链的现代化与智能化是行业大势所趋。梅西百货的“大胆新篇章”计划,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体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关闭一个仓库,更是对整个物流体系的重构和升级。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打造一个更具韧性、更可预测、更智能的供应链,是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新能力注入:北卡罗来纳州中国谷配送中心的启用
与南温莎运营中心的调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西百货在2025年10月16日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中国谷(China Grove)新启用的配送中心。这一举动,进一步彰显了梅西百货在供应链现代化方面的决心与投入。
梅西百货表示,中国谷配送中心是其整个网络中存储容量最大、生产力潜力最高的设施。这一新中心的启用,是梅西百货对自动化技术进行长期测试和学习的成果。公司供应链高级副总裁肖恩·巴伯(Sean Barbour)指出:“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从其他站点的自动化实践中进行了测试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动化如何使我们的运营更高效,并让我们的同事工作更安全、更智能。”
中国谷配送中心是梅西百货迄今为止最先进的部署,不仅全面引入了最新自动化技术,更是首次启用了全新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这一先进的系统将为公司提供更高的数据准确性、运营灵活性和处理速度。在当前零售环境下,速度和准确性是消费者体验的基石,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这一投资无疑将极大提升梅西百货在物流端的硬实力。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梅西百货的这些战略性调整,对于正在全球市场中探索、成长的中国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而言,提供了多方面的深刻启示:
供应链精益化管理是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B2B贸易还是B2C电商,高效的供应链都是成功的关键。梅西百货关闭低效运营点,整合资源,正是为了实现精益化管理。中国的跨境企业在布局海外仓、优化国际物流时,也应充分评估各个节点的效率和成本,避免盲目扩张,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定期审视并调整供应链网络,是保持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是未来趋势: 中国谷配送中心的案例表明,高水平的自动化和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已成为现代零售物流的标配。对于中国跨境卖家而言,这不仅意味着要选择合作的物流服务商具备这样的能力,更要思考自身在海外仓管理、库存分配、订单处理等环节,如何引入或利用SaaS工具、自动化设备来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出错率。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技术与智能化水平的竞争。
柔性与韧性并存的供应链: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全球贸易规则和消费者偏好都在不断调整。梅西百货的转型显示了企业需要具备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中国的跨境企业在构建供应链时,也需要兼顾柔性(Flexible)与韧性(Resilient)。例如,多渠道备货、分散风险的物流方案、以及能够快速响应季节性波动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都至关重要。
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的持续追求: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一分成本的节约,都可能转化为利润的增长。梅西百货通过优化供应链网络,期望提高盈利能力,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镜鉴。跨境企业应持续关注国际物流成本、仓储费用、关税政策等各项开支,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寻求降本增效的机会。
关注海外员工福利与合规: 虽然梅西百货的裁员是出于商业效率考虑,但其对受影响员工提供补偿和调岗机会,体现了企业在转型中的社会责任。对于中国出海企业而言,在海外设厂、设仓或进行人员调整时,必须严格遵守当地劳动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合规要求,也是构建良好企业形象、避免法律纠纷的关键。
展望未来:适应与创新并进
全球零售业的转型升级仍在持续进行中。梅西百货的案例,是传统巨头在数字化浪潮下自我革新、寻求新生的一个缩影。其通过战略性地关闭部分运营点,同时大力投资新的自动化配送中心,展现了对未来零售趋势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布局。
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和物流从业者而言,这些来自国际市场的动态绝不仅仅是新闻,更是宝贵的参考资料和前瞻性指引。在“出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市场机遇,更要学习并借鉴国际领先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技术应用和风险应对方面的经验。只有不断适应变化、勇于创新,才能在全球舞台上站稳脚跟,赢得属于自己的“大胆新篇章”。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macys-106-layoffs-new-hub-xborder-savings.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