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联手May Mobility推自动驾驶出租车!
新媒网跨境获悉,美国网约车平台Lyft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ay Mobility近日在亚特兰大联合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乘客现可通过Lyft应用程序呼叫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丰田Sienna Autono-MaaS车型,标志着双方合作首次进入商业化阶段。这一动作被视为Lyft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关键布局,但面对Uber、Waymo等竞争对手的强势扩张,Lyft仍需加速追赶步伐。
试运营阶段:安全员驻车+限定区域
目前,亚特兰大市中心的工作日早高峰至下午时段已开放服务,车辆配备人类安全员以应对突发情况。据外媒报道,运营初期车队规模较小,且暂未覆盖夜间及周末时段。不过Lyft表示,未来将逐步扩大车辆数量至“数百甚至数千辆”,并拓展至更多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亚特兰大已成为自动驾驶企业的“必争之地”。今年6月,Uber与Waymo已在该市推出完全无人驾驶服务,而May Mobility的加入让竞争进一步升温。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多玩家同城竞技”的局面,或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场景验证与用户体验优化。
Lyft的自动驾驶版图:合作与挑战并存
Lyft近年来通过多方合作构建自动驾驶生态。一个月前,该公司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百度合作,计划明年在欧洲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2026年还将在达拉斯部署Mobileye技术支持的车辆。不过,其过往合作并非一帆风顺——与Motional在拉斯维加斯的项目因后者裁员而暂停,与Argo AI在奥斯汀、迈阿密的合作也因Argo倒闭告终,Lyft因此承受了超1.35亿美元损失。
相比之下,竞争对手Uber已与全球20家自动驾驶企业建立合作,涵盖出行、货运、外卖等领域,年订单量突破150万单。Uber与May Mobility的合作也在推进中,双方计划今年在得克萨斯州阿灵顿推出服务。
技术路线:从封闭场景到开放道路
May Mobility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呈现渐进式特点。此前,该公司主要在美国佐治亚州桃树角、明尼苏达州大急流城等低流量区域运营固定路线的接驳车,并在日本东京湾开展带有安全员的商业服务。此次与Lyft合作,是其首次进入网约车场景,也是技术从“限定区域”向“复杂城市道路”延伸的重要尝试。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混合动力车型的选择既符合环保趋势,又能缓解纯电动车续航焦虑。不过,当前车辆仍需安全员介入操作,距离完全无人驾驶仍有距离。新媒网跨境预测,随着数据积累与算法优化,未来两年或将迎来关键突破期。
自动驾驶赛道:中美欧的差异化竞争
从全球视角看,自动驾驶技术正呈现区域化发展特征。美国企业侧重开放道路测试与网约车场景;中国企业如百度、小马智行等则在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与港口物流等领域同步推进;欧洲则聚焦公共交通接驳与低速场景应用。这种差异化布局,既受各地政策导向影响,也反映出技术落地的现实考量。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自动驾驶的普及将带来更低的出行成本与更灵活的用车选择。但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冗余,仍是行业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lyft-may-mobility-launch-self-driving-taxi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