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创2024年4月新低!仓储降6.3%,跨境省钱了!
全球物流供应链的动态变化,始终是深度参与跨境贸易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密切关注的焦点。这些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商品的流通效率和成本,更是市场供需关系、宏观经济走向的晴雨表。近期,随着2025年第三季度各项经济活动的收尾,全球物流管理指数(LMI)在10月7日发布的数据,揭示了当前市场的一些关键趋势,特别是运输市场中的一些新动向,值得我们深入研判。
这份数据指出,2025年9月,全球范围内的运输运力增长速度,再次超越了运输价格的上涨幅度。在物流管理指数中,运力指数高于50表示扩张,低于50则代表收缩。当月,可用的运输运力指数录得55.1,相较于8月份有所下降,但仍然显示出运力在持续增长。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运输价格指数为54.2,这一数字明显低于运力扩张的速度。海外报告将这种现象称为“负向货运倒挂”,它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运输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当出现连续三个月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货运倒挂现象,往往预示着运输市场将迎来显著的结构性调整。虽然目前的数据并非预示着货运衰退的必然到来,但若此类动态持续,其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影响将不容忽视。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更加敏锐地观察市场走向,提前调整策略。
具体来看2025年9月的运输市场各项数据:
- 运输价格指数: 录得54.2,这是自2024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价格的缓和,虽然短期内可能对采购方是利好,但也可能暗示市场需求增长放缓。
- 运输利用率指数: 从8月的水平下降了4.7个百分点,跌至50。这不仅是2023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更是该八年数据集(自2017年开始)中,任何一个9月份的最低记录。该数据集的9月平均利用率通常高达65.1。利用率的显著下降,反映出物流基础设施的闲置情况可能有所增加。
上述数据若以表格形式呈现,则更为直观:
指标 | 2025年9月数值 | 环比变化(相较8月) | 历史对比 | 意义 |
---|---|---|---|---|
运输运力指数 | 55.1 | 下降2.2百分点 | 仍高于运输价格指数 | 运力持续扩张,但速度放缓 |
运输价格指数 | 54.2 | - | 2024年4月以来最低 | 价格上涨趋缓,市场供需压力减小 |
运输利用率指数 | 50 | 下降4.7百分点 | 2023年11月以来最低;历史9月最低 | 运力闲置增加,效率可能面临挑战 |
供应链上下游的差异化表现
在细分市场中,上游的制造商和批发商在2025年9月报告的运输价格指数为51.4。这一数字显著低于下游零售商的61.1。零售商正积极为2025年年末的假日购物季备货,因此他们的运输需求依然强劲,价格也相对坚挺。海外报告指出,按照季节性规律,下游零售活动预计在2025年剩余时间里将保持高位。然而,这种季节性需求能否足以支撑整个货运市场(如同2018年年末出现的类似动态),仍有待观察。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这意味着在备战海外假日购物季时,虽然整体运价有趋缓态势,但面向零售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或特定渠道可能仍面临较高的运输成本和竞争。
库存与仓储环节的联动效应
除了运输,库存和仓储环节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2025年9月,总体库存指数为55.2,相较于8月下降了3.1个百分点,这带动了库存成本指数的相应下降,录得75.5,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尽管如此,零售商的库存成本仍然较高,比平均水平高出近6个百分点。这可能是由于零售商为应对销售旺季而采取了更积极的备货策略。
在仓储方面,2025年9月仓储运力指数为51.6,环比增长1.1个百分点,表明仓储空间供给仍在扩张。与此同时,仓储利用率指数也提升了3.2个百分点,达到65.3,显示出仓储空间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然而,仓储价格指数却下降了6.3个百分点,至66。海外报告分析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仓储成本的持续上涨,曾促使一些企业考虑将部分运营业务内部化。但随着当前仓储价格的回落,一些公司可能正在重新评估,甚至逆转了此前的内部化计划,这为跨境企业在选择仓储方案时提供了更多灵活性。
指标 | 2025年9月数值 | 环比变化 | 历史对比/背景 | 意义 |
---|---|---|---|---|
总体库存指数 | 55.2 | 下降3.1百分点 | - | 库存量有所减少,有助于缓解压力 |
库存成本指数 | 75.5 | 下降3.7百分点 | 零售商成本仍高 | 整体成本压力减小,但零售端仍需关注 |
仓储运力指数 | 51.6 | 增长1.1百分点 | - | 仓储空间供给充足 |
仓储利用率指数 | 65.3 | 增长3.2百分点 | - | 仓储需求增加,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
仓储价格指数 | 66 | 下降6.3百分点 | 曾促使企业内部化运营计划 | 价格回落,可能促使企业重新考虑外包策略 |
LMI综合表现与未来展望
从整体来看,2025年9月的物流管理指数(LMI)录得57.4,相较于8月下降了1.9个百分点,达到了自2025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已是该指数连续第七个月低于其61.5的历史平均水平。尽管如此,在9月下半月,该指数略有回升,达到60.5。这表明市场在月末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和回暖迹象,或许预示着短期内仍有机会恢复动能。
对于未来一年的预期,受访者对运输运力的预测持略微通胀的看法,一年期远期预测指数为51.4。这意味着市场预计未来运力将继续扩张,但速度相对温和。而对运输价格的预测则显示,一年后价格预计将高于当前水平,但其预期增长率有所放缓,从上月的水平下降了5.2个百分点至66.7。这种预期,一方面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发展抱有信心,认为价格仍将向上;另一方面,增长率的放缓则提醒我们,这种增长将是理性且可控的。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当前全球物流市场的这些动态,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来说,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运输运力相对充裕而价格趋稳,对于需要大量运输服务进行出口或进口的跨境电商、外贸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然而,运输利用率的下降也提醒我们,市场需求可能并未达到预期的旺盛程度,竞争依然激烈。
此外,仓储价格的回落为企业在海外布局仓储网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企业可以借此机会优化供应链布局,例如在目标市场设立海外仓,以缩短配送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零售商在假日购物季前的积极备货,也为我们中国的供应商和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市场信号,可以据此调整生产和发货计划。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跨境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全球物流供应链的最新数据和趋势。通过精细化运营,优化库存管理,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方式,并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物流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更重要的是,要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避免盲目扩张或过度乐观,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logistics-costs-down-since-apr-24-save-big.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