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工业电价五年暴涨75%!高科技产业面临重压。

韩国高科技产业正面临电力成本飙升带来的巨大压力。据外媒报道,韩国工商会(KCCI)旗下可持续增长倡议(SGI)于近日发布一份报告指出,韩国工业电价在短短五年内大幅上涨,从2021年初的每千瓦时102.4韩元,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每千瓦时179.2韩元,累计涨幅高达75%。报告强调,这种能源成本的急剧攀升,已显著加重了高科技产业的生产负担,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出口竞争力构成了挑战。
报告分析显示,当前电力需求正受到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的快速扩张驱动,其增长速度已超越了现有电力供应能力。这种供需失衡进一步推高了电价。预计半导体和显示器等对电力高度依赖的产业,将首当其冲地感受到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且未来电价仍可能继续上涨。
新媒网跨境获悉,韩国国内的电力消耗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约为1.7%。根据韩国政府于今年3月发布的《第11次电力供需长期基本计划》,预计从2024年至2038年,电力需求将以每年约2%的速度持续增长。
韩国工商会援引外媒信息指出,如果电力供应未能有效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电力需求每增加2%,除了常规通货膨胀外,电价可能额外上涨0.8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生产成本增加,可能导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少0.01%。这一系列数据和分析,无疑为韩国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
在电力成本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韩国政府的碳减排目标也成为推高电价的又一关键因素。外媒报道称,韩国政府决定提高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碳减排目标,但并未同步大规模拓展核电发电量。这一策略选择,使得电力部门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间接传导至电价。
根据2035年NDC目标,韩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电力部门的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比例从目前的10%提高至50%。外媒还指出,电力和交通(汽车)部门每年必须削减7.9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种结构性的减排要求,被认为将进一步推高电力价格。
然而,外媒消息也提及,对于那些存在较高碳泄漏风险的行业,如半导体、显示器、二次电池、钢铁、有色金属以及炼油等,由于其高出口比重以及一旦国内温室气体监管收紧便可能导致生产转移海外的风险,将继续获得100%的免费排放权配额。这一政策旨在平衡减排目标与产业竞争力,避免对支柱产业造成过度冲击。
此次韩国工业电价的显著上涨,不仅是单纯的成本增加,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一个以高科技制造为核心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半导体和显示器产业作为韩国经济的支柱,其生产过程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成本的合理性有着极高的要求。电价的持续攀升,无疑将直接侵蚀这些高耗能产业的利润空间,并可能影响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韩国在半导体、显示器等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其产品是全球电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电力成本的上升,或将促使这些企业重新评估其生产布局和供应链策略。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任何成本端的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尤其对于那些需要持续大规模投资以维持技术领先地位的产业而言。
同时,韩国政府在推动碳中和目标与维护产业竞争力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也显而易见。在不扩充核电的情况下,提高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体现了其对减排的决心。然而,对高碳泄漏风险行业的豁免政策,则表明了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对于保护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审慎考量。如何在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是包括韩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必须面对的复杂课题。这些政策的调整和实施,将持续影响韩国工业的运营成本和未来发展路径。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korea-power-cost-up-75-tech-faces-pressur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