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rna上市151亿!BNPL助跨境转化,客单价飙升!
全球金融科技行业,尤其是“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模式,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不断重塑着全球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在这个背景下,瑞典的BNPL金融科技公司Klarna近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成为市场焦点。这次IPO不仅是Klarna自身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更被视为当前市场环境下,对全球金融科技板块投资情绪和市场信心的重要风向标。
Klarna的本次IPO,通过向市场发售股票,成功募集了13.7亿美元资金。外媒报道指出,该公司及其部分投资者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出售了3430万股,这一价格高于此前公布的指导区间,使得Klarna的市场估值达到了151亿美元。这标志着该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迈出了坚实一步,也反映了投资者对BNPL模式及其市场前景的持续关注。
这次成功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美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由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波动之后,正逐步展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在2025年上半年,市场环境一度复杂,多种因素叠加,使得包括Klarna在内的不少企业都曾暂时放缓了上市计划。而今,Klarna能够顺利完成IPO,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其他考虑上市的创新型企业注入了信心,展现了市场对优质资产的承接能力。
回溯Klarna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其估值经历了一段波动。在2021年,全球资本市场对科技股的热情高涨,Klarna的私人估值曾一度达到456亿美元的峰值。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2023年以来通货膨胀压力持续上升和利率不断走高,全球投资市场趋于谨慎,对高成长性科技公司的估值也进行了重新审视。在此背景下,Klarna的估值曾调整至67亿美元。此次以151亿美元的估值上市,虽然未能回到2021年的历史高点,但无疑是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情绪下,一个务实且具有积极意义的估值,表明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和未来增长潜力的认可。这反映出市场在经历过热与冷静之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趋于更加理性与成熟。
“先买后付”模式的崛起与吸引力
Klarna所代表的“先买后付”模式,顾名思义,允许消费者在购物时先取得商品或服务,再分期支付货款。这种支付方式在近几年迅速普及,尤其受到年轻一代和对支付灵活性有更高需求的消费者的青睐。其核心吸引力在于,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无息或低息的分期付款选项,使得大额消费的门槛降低,同时也避免了传统信用卡可能产生的循环利息和高额年费。
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消费者收入增长放缓,且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存在的背景下,“先买后付”模式的优势更为凸显。消费者在管理日常开支和进行计划性消费时,对资金的流动性需求变得更为迫切。BNPL通过提供便捷、透明的分期付款方案,有效地缓解了消费者的即时支付压力,让他们能够更灵活地进行消费决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需求。
一份海外报告的数据也印证了BNPL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该报告指出,随着消费者对灵活支付方式的偏好日益增强,“先买后付”领域正不断从传统的借记卡等支付方式中获取市场份额。这表明,BNPL并非仅仅是现有支付手段的补充,更是在悄然改变着全球支付格局,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对于商家而言,BNPL的接入也意味着更高的转化率和更大的客单价,因为消费者在面临支付压力减小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完成购买或选择更贵的商品。
Klarna与Affirm:不同的市场策略
在BNPL领域,Klarna并非孤身一人,其竞争者众多,其中美国本土的Affirm公司便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然而,两家公司在市场策略上却展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从它们的平均订单价值(Average Order Value, AOV)中可见一斑。
截至2025年6月30日,Klarna公布的平均订单价值为101美元。这一相对较低的数值表明,Klarna主要服务于日常消费场景,例如服装、美妆、小型电子产品等价格相对亲民的商品。Klarna通过与众多零售商合作,将BNPL选项无缝集成到线上和线下的购物流程中,旨在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提供高频、小额的分期支付服务。这种策略使得Klarna能够深入到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常消费的便捷支付工具。
相比之下,其美国竞争对手Affirm同期报告的平均订单价值则达到了276美元,显著高于Klarna。这反映出Affirm的市场定位更侧重于大额、高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家具、旅游、大型电子设备、医疗服务甚至健身器材等。Affirm通常与提供这些高价值商品的商家建立合作,帮助消费者将大额支出分解为可管理的等额分期付款,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决策意愿。
这两种不同的平均订单价值背后,是BNPL行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Klarna和Affirm虽然同属BNPL赛道,但它们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和服务策略,分别占据了不同的市场细分领域。Klarna以其高频、小额的支付便利性吸引大量日常消费者,而Affirm则凭借其在大额消费领域的深耕,帮助消费者实现更大规模的购买。这种差异化竞争不仅使得BNPL市场更加丰富多样,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共同推动了BNPL模式的普及和发展。
市场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BNPL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核心的挑战之一是日益趋严的监管环境。随着BNPL服务的普及,消费者保护、数据隐私、信贷风险评估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全球各地的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并逐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行业发展。未来,BNPL平台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确保合规性,这可能会增加运营成本,但也促进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BNPL企业不可避免的挑战。除了Klarna和Affirm等专业BNPL公司,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信用卡公司甚至大型科技公司也开始布局BNPL业务,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独特的竞争优势,将是每个BNPL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可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深耕垂直领域、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或拓展新的服务模式来实现。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全球通货膨胀和利率的持续变化,也对BNPL企业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带来了影响。利率上升可能增加BNPL平台的融资成本,从而压缩利润空间。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导致消费者偿付能力下降,增加坏账风险。因此,BNPL企业需要建立更为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精准识别和管理信贷风险。
尽管挑战重重,BNPL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数字化支付和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便捷化支付方式的需求持续增长,BNPL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渗透。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在风控和用户体验优化方面的应用,将持续赋能BNPL行业,提升其服务效率和精准度。同时,BNPL与其他金融服务的融合,例如与银行、保险甚至投资理财产品的结合,也可能催生出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
对中国跨境从业人员的启示与建议
Klarna的成功上市以及BNPL模式在全球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跨境电商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和参考。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了解并适应海外市场最新的支付趋势和消费习惯,对于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首先,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应密切关注BNPL这一新型支付方式在不同目标市场的普及程度和具体操作模式。海外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对BNPL的接受度较高。如果我们的跨境电商平台或独立站能够集成主流的BNPL支付选项,无疑将大大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支付体验,从而有助于提高订单转化率和客单价。例如,如果面向欧洲市场,Klarna等当地流行的BNPL服务便值得研究和接入;若聚焦美国市场,Affirm等平台的兼容性也需考量。
其次,深入理解BNPL模式的背后逻辑,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进行海外市场策略的制定。BNPL的流行反映了消费者对资金流动性和消费灵活性的强烈需求。中国跨境商家可以考虑在产品定价、促销活动设计等方面,融入分期付款或延期支付的理念,以更好地契合海外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与消费习惯。例如,在营销推广中,可以强调“小额分期,轻松拥有”等理念,打消消费者对价格的顾虑。
再者,Klarna与Affirm在平均订单价值上的差异,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市场细分的启示。如果我们的产品主要面向日常消费品,可以学习Klarna的策略,注重高频、小额、便捷的支付体验;如果产品定位是高价值、耐用消费品,则可以参考Affirm,为消费者提供更长周期、更具弹性的分期方案。精准匹配支付服务与产品定位,能够更好地服务目标客户群。
最后,随着全球数字支付领域的持续演进,合规性始终是跨境业务的生命线。中国跨境从业人员在引入或合作任何海外支付服务时,务必提前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消费者保护、数据隐私、反洗钱等方面的要求。稳健合规的运营,才是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总之,Klarna的IPO以及BNPL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是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的生动体现。对于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我们而言,这不仅是海外市场的一则新闻,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支付格局的演变方向,也为我们把握海外市场机遇,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和实践路径。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动态,积极学习借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klarna-ipo-15-1b-bnpl-boosts-cross-border-aov.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