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息!总结余骤减70%,融资成本承压

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其金融市场动态一直备受关注。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香港特有的联系汇率制度及其与美元的挂钩关系,使得其金融市场对外部变化反应敏感。特别是债券发行这类直接融资工具的活跃度,不仅反映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也间接折射出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者信心。近期,香港美元挂钩债券的销售情况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对于我们理解香港金融市场的内在逻辑和外部传导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回顾2024年,香港金融市场在外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展现出一定的韧性。然而,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一些细微的调整开始浮现。据市场观察,以港元计价的债券发行势头在2024年10月出现了放缓,相比2024年9月创下的历史高点,发行规模有所回落。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10月,香港本地货币计价的债券总发行量达到3577亿港元(约合460亿美元),相较于2024年9月的高峰期,下降了大约30%。
这次发行量的下降并非偶然,其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织。其中一个核心因素,便是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的持续高企。作为亚洲金融中心资金成本的重要基准,Hibor在2024年9月下旬一度触及四个月高点后,便维持在较高水平运行。高企的Hibor直接推高了借贷成本,这无疑削弱了部分企业和机构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意愿,进而影响了债券市场的活跃度。
理解Hibor为何维持高位,需要剖析其背后的多重驱动力。首先,市场流动性在近几个月来持续收紧,是推动Hibor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流动性收紧,一方面受到香港股市在2024年下半年出现上涨行情的影响。当股票市场表现强劲时,部分资金可能会从银行体系流向股市,用于新股申购或股票投资,从而减少了银行间的可用资金,推高了拆借利率。
另一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为维护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所采取的行动,也是导致流动性收紧的重要原因。港元与美元挂钩,意味着在美元走强或香港与美国利差扩大的情况下,为防止套利活动,金管局会卖出港元、买入美元,以捍卫联系汇率。这一操作会从银行体系中抽走港元流动性,直接减少了市场上的可用资金,从而推高了Hibor。这种机制是联系汇率制度下的常态化操作,也是其稳定性的基石。
此外,季节性因素和银行的季度末资金需求也为2024年9月 Hibor的飙升“添砖加瓦”。每年季度末,银行通常会面临监管机构的审查和考核,需要确保充足的现金储备,这导致了对资金需求的增加。例如,2024年9月适逢第三季度末,银行的资金需求较为旺盛。同时,中国内地的国庆长假在2024年10月初到来,节日前的资金安排也可能对短期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
具体到市场流动性指标,我们可以看到更直观的变化。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Aggregate Balance),作为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关键指标,从2024年6月初的高峰期至今,已大幅缩水近70%,降至546.8亿港元。总结余的急剧下降,直观反映了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也为Hibor的居高不下提供了数据支撑。当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金减少,意味着银行可用于同业拆借的资金量减少,自然会提高资金的借贷成本。
对于债券发行量在2024年10月的回落,一些市场观察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2024年9月超常发行高峰的一种“回归”。正如林先生,上海商业银行研究部负责人所指出的,这可以看作是“夏季后发行高峰的正常回吐”。2024年9月可能因某些特定因素(如企业集中融资需求、对未来利率上行的预期导致提前锁定成本等)导致了债券发行创下历史新高,而2024年10月的回落,则反映了市场在经历高峰后的自我调整,以及高利率环境对借贷意愿的持续影响。
表格:香港美元挂钩债券发行量及相关指标变化
| 指标项目 | 2024年6月初(高峰期) | 2024年9月(历史高点) | 2024年9月下旬 | 2024年10月 | 变化说明 |
|---|---|---|---|---|---|
| 港元债券发行总量 | 不适用 | 创历史新高 | 不适用 | 3577亿港元(约460亿美元) | 环比2024年9月下降约30% |
| Hibor | 不适用 | 不适用 | 触及四个月高点 | 维持高位 | 借贷成本持续高企 |
| 银行体系总结余 | 峰值 | 不适用 | 不适用 | 546.8亿港元 | 较2024年6月初峰值缩水近70%,显示流动性收紧 |
展望未来,香港债券市场的走势将继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特别是美国联邦储备局在2025年的利率调整预期,将是影响Hibor和香港市场流动性的关键变量。如果美国继续加息或维持高利率,香港金管局为维护联系汇率,可能需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这将对港元债券的发行成本构成持续压力。
其次,香港本地的经济复苏情况和企业融资需求,也将决定债券市场的活力。如果经济持续向好,企业投资扩张意愿增强,即使融资成本较高,优质的债券发行需求仍可能保持。反之,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则可能推迟融资计划。
再者,国际资本流动和市场风险偏好也会对香港债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时,资金可能倾向于流向更安全的资产,包括政府债券或高信用评级债券。同时,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也可能影响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
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来说,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枢纽,其债券市场和整体金融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我们在港的投融资活动以及通过香港进行的国际业务。密切关注Hibor的走势、港元流动性的变化、以及香港金管局维护联系汇率的政策动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在港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同时,了解这些动态,也能为国内企业通过香港市场进行海外融资提供宝贵的市场参考和风险预警。在充满变数的2025年,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并持续关注香港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将是我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hk-liquidity-down-70-financing-cost-aler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