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页岩油3年破2000万吨!中国能源自主,跨境速看!

放眼全球能源格局,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与自主供给,始终是各国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我们中国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原油供应方面,提高国内产量,降低对外依存度,更是具备深远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在非常规油气资源,特别是页岩油开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这不仅有效补充了国内油气供应,也彰显了我国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就在2025年,国内能源领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位于我国西北腹地的长庆油田页岩油累计产量,已突破2000万吨大关。这相当于约1.466亿桶原油,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大规模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成就的背后,凝结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和油田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它不仅是数字上的飞跃,更是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长庆油田的页岩油生产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我国页岩地层地质构造复杂,勘探开发难度远超常规油气藏。长期以来,如何高效、经济地从这些“硬骨头”中开采油气,一直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然而,在国家能源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油气行业迎难而上,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和投入,显著提升了页岩油气的国内产量。
在2024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CNPC)运营的长庆油田,贡献了我国页岩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目前,该油田的日产量稳定在1万吨左右,约合每日7.33万桶。根据规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正致力于进一步提升产能,计划在2025年实现年均产量超过350万吨,这相当于约256万桶。长庆油田已探明的原油地质储量更是超过了10亿吨,这为我国页岩油的长期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长庆页岩油的开发历程,更可见其来之不易。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从油田开始投入开发到累计产量达到1000万吨,前后耗时12年之久。然而,从1000万吨到如今的2000万吨,这一倍增的过程却仅仅用了3年时间,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带来的巨大成效。国内媒体报道指出,这背后是压裂技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开采模式的广泛应用。
得益于长庆油田等主力产区的强劲带动,2024年,我国页岩油总产量实现了30%的同比增长,达到600万吨,约合4400万桶。同年,我国原油总产量也达到了2.13亿吨,展现了国内油气供应能力的显著提升。这些数据不仅增强了我国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也为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然,积极推动页岩油增产的并非只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一家。在2025年上半年,国家相关部门还认证了由另一家国有大型能源企业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Sinopec)在多个页岩区块发现的超过14亿桶新增储量。这表明,我国在页岩油勘探开发领域正形成多点开花、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为未来持续增产储备了充足的资源。
中国页岩油的开发,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到从地质勘探、钻井完井、压裂增产到地面集输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创新。面对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我国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页岩油开发理论和技术体系。例如,针对深层、超深层页岩,开发了耐高温高压的钻井设备和压裂工具;针对致密地层,优化了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提升了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使页岩油的商业化开采成为可能。
未来,我国页岩油产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攻克更多技术难题。通过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页岩油开发向更深、更广、更高效的领域迈进。同时,也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采用更先进的环保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对于我们从事跨境行业的人员来说,这些国内能源领域的重大进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国内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强,企业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时将拥有更强的韧性。同时,能源技术的进步也可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我们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市场机遇。因此,密切关注国内能源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对于我们洞察宏观经济走势、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angqing-shale-oil-doubles-to-20m-ton-china-energy.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