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器出口2.53亿台!年增13%跨境卖家新蓝海

2025-10-16Shopify

Image

当下,个人护理家电正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等产品更是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这一细分市场的动态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国内消费趋势,更直接映射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与对外贸易的活力。通过观察这些产品的市场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全球消费者需求,为中国制造的扬帆出海提供有益的参考。

市场动态洞察:稳健生产与出口导向

根据海外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及理发器市场经历了一次显著的结构性调整。虽然国内消费量较2017年的高峰有所回落,降至1800万台(价值1.38亿美元),但我国的生产总量却保持在4.2亿台(价值32亿美元)的较高水平,展现了强大的制造韧性。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出口量强劲增长至4.04亿台(价值24亿美元),美国仍然是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与此同时,进口量约为220万台(价值8800万美元),主要以德国和荷兰的剃须刀产品为主。预计到2035年,该市场将实现温和复苏,销量有望达到2100万台,市场价值或将增至1.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1.5%至1.7%之间。

这些数据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图景:中国在全球个人护理电器供应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生产能力远超国内需求,对外出口已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引擎。

国内消费市场:结构性调整与需求演变

2024年,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的国内消费量下降至1800万台,较上一年减少了72.3%,这是继2017年达到3.67亿台的峰值后,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从价值上看,市场规模也缩减至1.38亿美元。

这种消费量的显著收缩,可能反映了多方面的市场变化。一方面,个人护理电器产品的耐用性提升,消费者更换周期拉长,导致短期内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人们消费观念可能更趋理性,对非必需品的支出更加谨慎。此外,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选择空间加大,也可能分散了单一产品的购买力。当然,这种下降并非全然消极,它也促使品牌商和制造商更加注重产品创新、提升用户体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例如,更加智能、个性化、便捷的产品正逐渐受到青睐,未来市场复苏将依赖于这些新趋势的驱动。

中国制造的坚实底盘:生产保持稳健

与国内消费的波动形成对比的是,2024年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的生产总量保持在约4.2亿台,与前一年基本持平。这清晰地表明,尽管国内需求有所调整,中国作为全球“世界工厂”的地位依然稳固。

中国制造业在个人护理电器领域具备深厚的积累,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高效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控制优势。这种稳定甚至略微增长的生产量,主要得益于强大的国际市场需求。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生产能力曾多次在2014年实现0.6%的增长,并在2022年达到4.2亿台的峰值。稳定的生产不仅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也为国内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应对市场挑战时的强大韧性与供应链的稳定性。

全球布局:出口市场持续发力

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我国的出口量增至4.04亿台,同比增长13%,这是连续两年实现增长。从价值上看,出口总额也显著扩大至24亿美元。
电动剃须刀、脱毛器、理发器出口值

这一强劲的出口势头,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个人护理电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在2018年,出口量曾实现424%的快速增长。中国产品以其性价比和多样性,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国、印度和德国,其中,美国作为最大的单一市场,其需求变化对我国出口具有重要影响。

从产品类型来看,理发器是主要的出口品类,占总出口量的63%。2024年,理发器出口量达到2.53亿台,是剃须刀(8200万台)的三倍。这反映出全球消费者对家用及专业理发工具的广泛需求,也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市场方向。在价值方面,理发器出口额为14亿美元,占总出口的57%,而剃须刀出口额为6.31亿美元,占比26%。

细观进口市场:品质与多样性的需求

尽管中国是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但国内市场对进口个人护理电器的需求也持续存在。2024年,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的进口量为220万台,同比下降21.5%,总价值为8800万美元。这是进口量连续第五年下降,但从长期趋势看,进口量曾在2015年实现了188%的显著增长,并在2019年达到440万台的峰值,这表明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和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仍在。
电动剃须刀、脱毛器、理发器进口值

中国消费者在追求更高品质和品牌价值时,会倾向于选择来自德国和荷兰等国家的剃须刀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在技术、设计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各类进口产品中,电动剃须刀占据了主导地位,2024年进口量达到190万台,占总进口量的90%,进口价值达8400万美元,占总进口的96%。这说明,国内消费者对高端或特定品牌的电动剃须刀仍有较强的购买意愿。

不同产品类型的进出口格局:

产品类型 2024年出口量(百万台) 2024年出口值(亿美元) 2024年进口量(千台) 2024年进口值(百万美元)
理发器 253 14 193 3.3
剃须刀 82 6.31 1900 84
脱毛器 数据未提供 数据未提供 数据未提供 数据未提供

从上表可以看出,理发器在出口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无论是在销量还是价值方面都遥遥领先,这反映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度和需求。而剃须刀虽然在出口方面不如理发器,但在进口市场却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可能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对进口高端剃须刀的偏好。

价格趋势的分析:市场竞争与价值体现

在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的平均出口价格稳定在每台5.9美元。虽然这一价格在2015年曾经历207%的显著增长,并在2017年达到24美元的峰值,但此后有所回落,趋于平稳。这可能反映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中国企业在规模化生产下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产品类型不同,出口价格也存在差异,其中剃须刀的平均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台7.7美元,而理发器为每台5.4美元。
电动剃须刀、脱毛器、理发器平均出口价格

而在进口方面,2024年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台41美元,较上一年略有下降。尽管进口价格在2018年曾有26%的增长,并在2013年达到55美元的峰值,但近年来也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进口产品来源多元化、关税调整以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有关。不同国家的进口价格差异明显,荷兰的产品价格最高(每台107美元),而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每台13美元)。
电动剃须刀、脱毛器、理发器平均进口价格

未来发展展望:稳中有进的预期

展望未来,海外报告预测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市场将在未来十年实现温和复苏。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销量预计将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末达到2100万台。市场价值预计将以1.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末达到1.66亿美元。

这一预测表明,虽然市场可能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但其内在的增长动力依然存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多功能、个性化的个人护理电器产品将持续涌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线上渠道的普及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购买体验。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将是推动未来市场实现稳健增长的关键。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当前,中国在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领域的市场动态,为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多维度思考与发展机遇。

首先,把握全球市场需求。出口数据的强劲增长,特别是理发器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热销,提示跨境从业者应持续关注海外消费者对不同品类个人护理电器的具体偏好。深入研究主要出口国如美国、印度、德国的市场特点,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

其次,注重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尽管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具有价格优势,但随着消费升级,海外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设计和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跨境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例如结合智能科技、人体工学设计、环保材料等,以提升品牌附加值。

再者,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效率。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稳定的生产和高效的供应链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利用我国完善的制造业基础,跨境企业应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物流效率,确保产品能够及时、有效地送达全球消费者手中。

最后,积极进行品牌建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是长期发展的方向。跨境从业者在产品出海的同时,也应注重海外品牌的塑造和推广,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逐步提升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消费市场经历调整,但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和理发器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依然积极稳健,尤其在国际市场展现出强大活力。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抓住机遇、拓展全球业务的广阔舞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hair-clippers-253m-export-13pct-growth-biz.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中国电动剃须刀、脱毛器、理发器市场在2024年经历结构性调整。国内消费量下降,但生产总量和出口量保持高位,美国是主要出口目的地。理发器出口量显著。预计未来市场将温和复苏,跨境电商应关注全球需求、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
发布于 2025-10-16
查看人数 13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