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狂飙5年:4亿件!国门钱袋子全拿下!

2025-08-27跨境电商

Image

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海关总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日,海关总署举行了一场重要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海关在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我国持续扩大开放、提升治理能力的生动写照。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海关总署的领导们在会上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现了海关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回顾“十四五”时期,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却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这背后离不开全国海关的忠诚履职,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决守护着国门安全,促进着贸易高质量发展。从帕米尔高原的边境口岸,到东海之滨的集装箱码头,全体海关人日夜奋战,为国把门、为民把关,确保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守护国门安全,是海关工作的首要任务。“十四五”以来,海关始终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起一体化、全要素的风险防控体系,让国门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每年监管进出口货物量达到惊人的52亿吨、货值高达41.5万亿元,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却能做到安全稳定可控。

在防范各类风险方面,海关人从未松懈。五年间,累计查获涉政涉枪涉爆等各类违禁物品515万件,这其中包含了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的危险品,有效阻止了其流入国内。同时,海关在口岸检疫中发挥了“预警机”的作用,检出传染病70余种18万例,并处置不合格商品20多万批次,坚决把不安全因素阻挡在国门之外,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消费权益。

在打击走私方面,海关更是高悬“国门利剑”,与公安等部门紧密协作,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五年间,累计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涉案案值近4800亿元,有效遏制了洋垃圾、濒危物种、毒品、管制物项等重点商品的走私行为。比如,为守护千家万户的安宁,海关发起了“使命”行动,累计侦办走私毒品案件3032起,缴获毒品15.7吨,坚决防止毒品入境。针对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洋垃圾”,海关通过“蓝天”行动持续严打,使得2024年查证的固体废物重量比2020年大幅减少了96%,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海关力量。

此外,为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健康发展,海关与公安部联合开展“护航”行动,严厉打击利用免税资格进行“套代购”走私的违法行为,查办案件案值达59亿元,为自贸港建设保驾护航。在国际合作层面,中国海关还联合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湄龙”行动,严厉打击毒品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大地女神”行动,打击固体废物走私,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通关便利化持续提升,贸易往来更加顺畅

“十四五”期间,海关在通关便利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赋能,智慧海关建设全面提速,全国通关一体化已成为常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为我国与世界贸易联通的“数字门户”,如今已涵盖25大类964项服务,线上、掌上办事成为企业的新习惯。这不仅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也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

海关持续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模式、强化互联互通,让外贸企业的获得感持续增强。例如,海关实施了“7×24小时”预约通关,对拼箱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帮助企业快进快出,赢得市场先机。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实施的“一港通”监管模式,让货物在港口转运时间从过去的5-7天缩短到2-3天,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口岸还开设了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使得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新鲜水果,最快7小时就能抵达广州,30小时内运至北京市场,让老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与1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互联互通,满足了“十四五”规划目标。这种国际间的互联互通,不仅提升了数据交换效率,也为全球贸易便利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开放通道与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使全国对外开放口岸总数达到311个,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的口岸开放布局,真正实现了“关通全球、物达八方”。无论是水运、空运还是陆路口岸,都在不断提升通行能力。例如,中老铁路的开通,使得云南等地的口岸凭借公铁双口岸联动优势,年货物吞吐量接近千万吨。全国水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比“十三五”末增长一成,航空口岸增长超过17%,陆路口岸增长超过19%,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和“全球好物”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更是成为各地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这些区域虽然只占全国不到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却贡献了全国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值。它们不仅吸引了大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国际制造业巨头入驻,还带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比如,重庆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这些区域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正全力以赴向前推进。海关正积极做好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出台监管办法、完成“二线口岸”验收、上线智慧监管平台等,预计在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外贸新动能加速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海关创新监管模式,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十四五”期间,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外贸的活力。我国出口产品的“含新量”显著提升,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比2020年增长了2.6倍,充分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创新实力。

进口来源也更加多元化,五年间新增了81个国家和地区的271种农食产品准入,大宗商品、先进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渠道日益拓宽,让国内市场选择更多、供应链更趋稳定。区域结构方面,东部地区稳中提质,中西部地区发力起势,进出口年均增长7.9%。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了43.8万亿元,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今年1-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增长7.3%,充分展现了我国外贸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海关人同样不遗余力。面对《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游戏、电影周边和LABUBU等文创产品在全球走红,假冒侵权产品也随之出现。海关重拳打假,聚焦侵权多发领域,连续开展“龙腾行动”“蓝网行动”“净网行动”等专项打击,累计查扣侵权嫌疑货物26万批、接近4亿件。同时,海关高效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便利权利人进行备案和确权,并积极与国内外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打击侵权行为。中国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对内对外一视同仁,既保护本土创新,也保护国外企业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努力维护公平健康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例如,今年以来,全国海关就拦截了涉嫌侵权LABUBU产品183万件,切实维护了正版权益。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共赢新空间

面对国际经贸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国海关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反制霸凌行径,积极拓展国际“朋友圈”,使贸易多元化之路越走越宽广。“十四五”以来,对外签署合作文件519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建海关合作机制85个,总数达到138个,极大地提升了贸易安全与便利化水平。

中国海关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2万亿元,占比超过一半。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的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国际合作共赢的优势更加凸显,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国海关还积极分享中国经验,通过对外援助培训,为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0人次提供了帮助,促进了海关法规、技术、标准和文化的友好交流。同时,深化与世界海关组织的合作,推动WCO AEO互认制度,让更多中国企业在海外享受到通关便利。这些成就不仅是海关工作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新媒网跨境获悉,海关总署将继续以实干笃行,为国家的高水平开放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海关总署表示将继续锚定目标,积极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更优的监管、更高的安全、更大的便利以及更严厉的打击走私力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新的力量。新媒网跨境认为,中国海关正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新时代“国门卫士”的忠诚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添砖加瓦。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960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海关总署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在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果。海关在保障国门安全、打击走私、提升通关便利化、支持外贸新业态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于 2025-08-27
查看人数 20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