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德国促CBAM扩至下游,中国出口碳税巨变!

2025-11-07跨境合规

Image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支柱力量,其钢铁工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变幻莫测、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以及能源成本持续高企的大背景下,德国钢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国际贸易摩擦到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标准,每一项都对这个传统重工业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德国政府正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稳固并提升本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为德国乃至欧洲的经济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在2025年下半年,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明确表达了对欧盟层面保护钢铁产业举措的支持。这一立场不仅是为了维护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更直接关系到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体现了德国政府对核心产业发展的战略重视。此番表态是在总理默茨召集的一次高级别钢铁峰会之后作出的,此次峰会汇集了德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人物、联邦各州总理及政府高级官员,旨在共同商讨并敲定加强产业发展、确保就业的具体措施。这显示出德国在应对外部挑战时,政府与行业之间高度的协同性和紧密联系。

在国际贸易层面,德国政府正不遗余力地推动欧盟委员会与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其核心诉求是希望美国能够尽快取消此前针对钢铁及铝产品(包括衍生品)所征收的额外关税,从而确保欧洲商品能够通过相应的关税配额,最大限度地免税进入美国市场。这一举措对于德国乃至整个欧盟的钢铁出口商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它们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空间。欧洲希望通过对话,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开放的贸易环境,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遇。

与此同时,德国执政联盟也在积极推动更严格的贸易制裁措施。他们呼吁,作为欧盟对俄罗斯制裁的一部分,应立即全面停止从俄罗斯进口钢铁产品。当前,欧盟的制裁措施中仍存在某些例外,允许特定钢产品(特别是半成品)大量流入欧盟市场。德国政府明确表示,将继续为此努力,争取尽快堵塞这些制裁漏洞,以进一步加强对俄的经济压力。这一动向预示着欧洲钢铁供应链可能面临新的调整,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并评估其潜在影响。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德国政府与钢铁制造商在完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上达成了一致。他们认为,欧盟委员会应持续改进这一机制。CBAM,作为欧盟旨在防止“碳泄漏”(即企业为规避碳排放成本而将生产转移至碳排放标准较低的国家)并确保其高碳价政策下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其设计和实施细节对全球贸易格局,特别是对中国等主要出口国,具有深远影响。

德国方面提出,当前CBAM机制有待进一步简化,并需有效防止规避行为。更值得关注的是,德国倡导将CBAM的覆盖范围延伸至下游钢铁产品。这意味着,未来不仅是钢铁原材料,包括含有钢铁的制成品也可能被纳入CBAM的调节范畴,这将显著扩大其影响面。此外,德国政府还呼吁欧盟委员会尽快提出一个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出口补偿模式。这是为了平衡因CBAM实施而可能导致的欧盟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问题。如果通过CBAM自身或出口补偿措施仍无法有效解决碳泄漏问题,德国政府则建议继续免费分配碳排放配额给高碳排放产业,以避免对本国产业造成过度冲击。

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CBAM的优化与深化,尤其是其覆盖范围的扩大,无疑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动态。如果CBAM延伸至下游钢铁产品,那么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各种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乃至含有钢铁成分的消费品,都可能面临额外的碳关税。这要求中国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的成本和质量,更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管理。未来,绿色生产、低碳技术将不再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将直接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贸易准入门槛。中国企业应提前布局,研究CBAM的最新细则,评估自身碳足迹,探索技术升级和工艺改进路径,以适应新的贸易环境,甚至可以考虑在绿色低碳领域与欧洲企业开展合作。

总理默茨还强调,德国政府将加大力度降低工业能源成本,这是德国制造业,尤其是钢铁业当前面临的一大核心挑战。高企的能源价格不仅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削弱了其国际竞争力。为此,政府预计在2026年初推行一项备受期待的工业电价政策,以期为能源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电价。

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方面,德国政府也展现出明确的支持态度。在政府采购合同中,将优先考虑本国绿色钢铁生产商,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鼓励更多企业向低碳、环保的生产模式转型。此外,德国政府正务实推动氢能经济的发展,将其视为钢铁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也明确表示,德国政府正全力以赴,确保德国钢铁业在未来能够持续繁荣发展。他强调,德国必须保护本国工业,并通过清晰的欧洲统一应对策略,解决全球产能过剩和倾销价格等问题。政府的目标是推广气候友好型、高质量的德国及欧洲本土钢铁,并将其优先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国防、汽车制造以及其他关键工业领域,以促进国内产业链的韧性和自给自足能力。

德国钢铁协会(WVStahl)在峰会上也发出了警告,指出在全球产能过剩、高能源价格和不公平竞争的多重压力下,德国本国工业附加值面临进一步流失的风险。因此,行业迫切呼吁联邦政府、各州以及欧盟层面共同努力,制定更加清晰和有力的产业政策,以应对当前的挑战,确保德国钢铁业的长期发展。

对于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同仁们而言,德国及其欧盟盟友在钢铁产业上的一系列政策动向,无疑是观察全球经济和贸易规则演变的重要窗口。这些政策不仅关乎欧洲市场的未来走向,更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规则,特别是与碳排放相关的贸易壁垒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CBAM的实施细则与拓展范围: 关注其是否会如德国所愿延伸至下游产品,以及具体的碳核算方法和关税征收标准。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出口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 绿色技术与新能源合作: 德国在绿色钢铁和氢能经济方面的投入和发展,可能为中国企业带来技术合作、设备出口或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机遇。
  • 全球贸易摩擦与区域保护主义: 理解欧洲对美国关税和俄罗斯钢铁进口的态度,有助于我们预判国际贸易关系的演变,并据此调整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 能源成本与产业补贴: 德国推动的工业电价政策以及对绿色钢铁的采购倾斜,反映了各国政府在保障关键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努力,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其他国家产业政策的视角。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动态,中国跨境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自身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识别潜在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前布局,积极应对。理解国际市场对“气候友好型、高质量”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将成为未来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germany-cbam-downstream-china-carbon-tax-shif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在特朗普执政的2025年下半年,德国政府积极应对钢铁产业面临的挑战,支持欧盟层面的产业保护措施。德国推动与美国谈判取消钢铁关税,并呼吁更严格地制裁俄罗斯钢铁进口。同时,德国致力于完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并计划推出工业电价政策,以支持绿色钢铁发展。
发布于 2025-11-07
查看人数 10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