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钢市陷5年低谷!产量骤降13%预警!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的背景下,钢铁产业作为基础工业的核心,其每一个脉动都牵动着全球供应链的神经。特别是欧洲地区,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能源转型压力下,钢铁企业的运营状况更是全球市场观察的重点。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位于斯洛伐克的欧洲分部——美国钢铁科希策公司(U.S. Steel Kosice, 简称USSK),其近期运营数据便为我们描绘了当前欧洲钢铁市场的一些实际图景。了解这些动态,对于我们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洞察国际市场风向的重要参考。
2025年第三季度运营数据概览
近期外媒披露的数据显示,USSK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钢材发货量和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这反映出欧洲市场在当前阶段面临的一些需求挑战。
| 指标 | 2025年第三季度 | 环比(较2025年第二季度) | 同比(较2024年第三季度) |
|---|---|---|---|
| 钢材发货量 | 78.8万吨 | 下降8.4% | 下降12.3% |
| 钢材产量 | 83.8万吨 | 下降13% | 下降13% |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季度USSK的钢材发货量为78.8万吨,相较于2025年第二季度下降了8.4%;若与2024年同期相比,降幅则达到了12.3%。同样,该季度的钢材产量也随之调整至83.8万吨,与上一季度及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了13%。这些数字不仅是USSK自身的表现,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欧洲钢铁市场整体需求的相对疲软。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分析
除了产销量数据,企业的盈利能力更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USSK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3100万美元。
| 指标 | 2025年第三季度 | 环比(较2025年第二季度) | 同比(较2024年第三季度) |
|---|---|---|---|
| EBITDA | 3100万美元 | 下降26% | 下降21% |
这一数据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4200万美元下降了26%,与2024年同期的3900万美元相比也下降了21%。公司方面将盈利能力的下滑归因于市场钢材价格的下跌和销量的减少。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原材料成本的降低以及有利的汇率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负面影响起到了对冲作用,显示出企业在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努力。这提醒我们,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即使宏观趋势不利,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和外部条件的偶然利好,仍能为经营带来一定的韧性。
产能调整与战略应对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USSK也采取了相应的产能调整措施。2025年5月,位于科希策工厂的2号高炉因需求不振而暂时停产,这一决策是企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的体现。目前,该工厂的其他生产单元正以调整后的产能运行,旨在确保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这种根据市场供需关系主动进行产能优化的策略,是许多全球性制造企业在应对周期性波动时的常见做法,也是维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它表明企业在市场低迷时,并非盲目追求产量,而是更加注重运营质量和成本效益。
2024年全年回顾与长期趋势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USSK的运营状况,回顾2024年的年度数据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指标 | 2024年全年 | 环比(较2023年全年) | 备注 |
|---|---|---|---|
| 钢材产量 | 383万吨 | 下降12.8% | |
| 钢材发货量 | 358万吨 | 下降8.2% | 自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 |
数据显示,2024年USSK的钢材产量为383万吨,较2023年下降了12.8%。同时,全年钢材产品发货量为358万吨,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8.2%,创下了自2020年以来的最低销售记录。尽管202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有所下滑,但USSK作为美国钢铁公司的核心生产资产,其战略地位依然稳固。公司对欧洲市场抱有积极预期,预计2026年市场将逐步改善。这预示着虽然短期内面临挑战,但企业对未来的恢复能力仍抱有信心。
欧洲钢铁市场的深层考量与全球关联
USSK的运营状况,实际上是当前欧洲乃至全球钢铁市场复杂性的一个缩影。欧洲钢铁业长期以来面临多重压力,包括严格的环保法规、高昂的能源成本以及来自新兴市场的激烈竞争。进入2025年,虽然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有所回暖,但整体需求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特别是汽车、建筑等主要用钢行业景气度存在波动,直接影响了钢材消费。此外,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为原材料供应和贸易流通带来了额外风险。
从全球视角看,欧洲钢铁市场的波动并非孤立事件。如果欧洲需求持续疲软,可能导致全球钢材供应格局发生变化,一部分原本流向欧洲的资源可能会转向其他市场,从而影响全球钢材价格和贸易流向。对于中国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欧洲市场的需求变化会间接影响中国钢材产品的出口策略,以及相关工业品供应链的稳定性。例如,如果欧洲工业生产放缓,可能减少对中国工业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产品的需求;反之,如果欧洲市场恢复,则会带来新的贸易机遇。
展望未来与中国跨境的启示
尽管挑战重重,USSK对2026年欧洲市场逐步改善的预期,传递出一种积极信号。这种改善可能来源于多方面因素,比如欧洲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带来的新材料需求,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逐步稳定。同时,欧洲各国政府在推动工业升级和绿色制造方面的政策支持,也有望为钢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例如,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低碳钢、绿色钢材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新的竞争高地。
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USSK的案例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和启示:
-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 欧洲市场的表现与全球经济周期紧密关联。密切关注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及消费者信心指数,能够帮助我们预判市场需求变化。
- 深挖产业链上下游: 钢铁是基础工业,其波动会传导至汽车制造、建筑、机械设备、家电等多个下游产业。关注欧洲这些下游产业的复苏情况,可以为中国出口相关产品的企业提供市场预警和机遇指引。
- 审视供应链韧性: 欧洲钢企的产能调整,可能影响特定钢材品种的全球供应和价格。中国企业应评估自身供应链的韧性,考虑多元化采购渠道,规避潜在风险。
- 拥抱绿色转型机遇: 欧洲对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将催生对环保技术、节能设备和绿色产品的巨大需求。中国企业在清洁能源、高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可积极寻求与欧洲伙伴的合作机会,共同开拓绿色市场。
- 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单纯依靠价格优势难以长久。中国企业应致力于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深耕细分市场,以差异化竞争优势赢得市场。
USSK的运营数据是欧洲钢铁市场复杂现状的一个缩影。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挑战,也看到了企业在逆境中调整和应对的努力。对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保持务实理性的态度,积极分析国际市场动态,灵活调整自身策略,才能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steel-5-year-low-13-plunge-aler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