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CBAM:高炉淘汰,电弧炉95%效率中国掘金!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欧盟正积极推动一系列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其中“欧洲绿色协议”无疑是核心驱动力。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到2050年实现欧盟的碳中和目标,并在2030年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推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逐步收紧碳排放配额、推动能源转型以及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些政策的推出,不仅对欧盟内部的传统高排放产业带来了深远影响,也牵动着全球产业链和贸易格局的神经。特别是钢铁行业,作为工业的基石,其生产过程中的高碳排放特性使其成为欧盟气候政策改革的焦点。当前(2025年),欧盟的各项绿色政策正进入关键的落地和深化阶段,这使得欧洲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审慎思考。
意大利钢铁生产商协会主席Antonio Gozzi先生近期在外媒访谈中指出,欧盟现行的气候政策,特别是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以及欧盟内部免费碳排放配额的逐步取消,正面临加速欧洲高炉炼钢生产体系衰退的风险。这一观点,从一个资深产业人士的角度,深刻揭示了政策调整对传统重工业的直接冲击。
Gozzi先生直言不讳地警告说,一旦免费碳排放配额被完全取消,欧洲的高炉将因为其高昂的额外生产成本而不得不面临关闭。这不仅仅是一个生产成本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产业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免费碳排放配额的逐步退出,意味着企业需要为每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支付更高的成本,这无疑将大幅提升传统高炉炼钢的运营压力,使其在与外部市场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
意大利钢铁生产商协会也强调,全球贸易规则的再思考已是刻不容缓。他们认为,现有的规则应真正以实现公平竞争为目标。这反映出欧盟内部产业界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深层忧虑,特别是在环保标准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如何确保欧盟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不因高昂的绿色转型成本而失去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贸易环境,对于平衡环保目标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具体的脱碳技术路径选择上,Gozzi先生对外媒表示,氢能在当前阶段并非钢铁行业脱碳的万全之策。他认为,绿色氢气的生产成本目前尚未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截至2025年,虽然技术发展迅速,但大规模、经济高效地生产绿色氢气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此外,Gozzi先生还指出了氢能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瓶颈,特别是电解槽在制氢过程中对可再生能源和水等宝贵资源的消耗。他提到,当前电解槽的效率大约只有50%,这意味着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气,再将其应用于钢铁生产,其能源转化效率并不理想。
他坚信,更具逻辑性的做法是直接将绿色能源应用于电弧炉(EAF),因为电弧炉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达95%。这意味着,通过直接使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电力驱动电弧炉,可以更直接、更高效地实现钢铁生产的低碳化。这种技术路线不仅在能源效率上更具优势,也避免了氢气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因此,Gozzi先生的观点,代表了部分行业人士在当前阶段对于技术路线选择的务实态度。
Gozzi先生进一步补充道,当前欧盟及其成员国资助的大部分钢铁行业氢能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已陷入僵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进一步印证了他对氢能在当前阶段应用于钢铁脱碳的可行性持保留态度的看法。然而,他并非完全否定绿色氢能的潜力。他强调,在拥有充足可再生能源的国家生产绿色氢气,通过规模化效应来降低成本,或许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表明,虽然短期内面临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在特定条件下,氢能仍可能成为钢铁行业脱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大利钢铁生产商协会也对意大利政府在“欧洲绿色协议”上的立场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脱碳进程需要得到与经济现实相符的工具和政策支持。这意味着,在推动环保目标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技术成熟度以及对经济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在实现绿色转型的同时,不至于损害产业的根基。
欧盟钢铁产业的绿色转型,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背后涉及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竞争以及政策协调等多个维度。当前(2025年)政策正处于深化实施阶段,其对行业的影响日益显现。从Gozzi先生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欧盟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虽然决心坚定,但在具体路径的选择和政策执行上,仍需不断权衡和调整。
例如,CBAM的全面生效,将使得进口到欧盟的钢铁产品必须为其碳排放付费。这无疑将提升部分中国对欧出口钢铁产品的成本,对中国钢铁出口企业构成新的挑战。然而,这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促使中国企业加速自身的绿色转型和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在碳排放方面的竞争力。
在技术路径方面,中国钢铁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脱碳路径。虽然高炉-转炉长流程仍是主流,但电弧炉短流程炼钢的比重也在逐步提升,氢冶金、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前沿技术也在积极布局和试验中。欧盟业界对氢能利用效率和成本的顾虑,也为中国相关产业的研发和投资提供了参考。
| 脱碳路径对比 | 高炉炼钢(传统) | 电弧炉炼钢(绿色电力) | 氢冶金(绿色氢能) |
|---|---|---|---|
| 碳排放强度 | 高 | 低(取决于电力来源) | 极低(理想状态下) |
| 能源效率 | 较高 | 极高(约95%) | 低(氢气生产效率约50%) |
| 技术成熟度 | 成熟 | 成熟 | 研发中,待规模化 |
| 资源消耗 | 焦炭、铁矿石 | 废钢、电力 | 铁矿石、绿色氢气、电力、水 |
| 投资成本 | 相对稳定 | 适中,取决于电力设施 | 极高 |
| 经济可行性 | 面临碳成本压力 | 市场认可度高 | 尚需政策补贴和技术突破 |
表格展示了当前(2025年)主要钢铁生产技术在脱碳方面的不同特性。高炉炼钢虽然技术成熟,但其高碳排放的特性使其在欧盟等碳约束日益严格的市场中面临巨大压力。电弧炉炼钢,特别是使用绿色电力驱动的电弧炉,因其高效率和低排放而备受关注。而氢冶金作为终极脱碳方案之一,虽然前景广阔,但其高昂的成本和仍在发展中的技术成熟度,决定了其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因此,欧盟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困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观察窗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脱碳之路同样任重道远。欧盟的经验和教训,包括政策工具的选择、技术路径的探索、以及如何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都值得中国业界深入思考。尤其是在当前(2025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更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政策动向、技术变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总而言之,欧盟的气候政策正在重塑其钢铁产业的未来,这不仅仅是欧洲内部的事务,更是全球产业链条上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理解并预判这些变化,是制定未来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一步。我们应该积极观察这些动态,从中汲取经验,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cbam-blast-furnace-out-eaf-95-china-gain.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